找回密码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首页 历史研究
订阅

历史研究

秦明:张文茂老师揭开了毛时代被指责“饿肚子”的奥秘
  听闻张文茂老师病逝的消息,深感悲痛。  张文茂老师关于人民公社历史的研究视角独特、价值极高,笔者之前的几篇介绍毛时代社队企业、农村工业化历史的文章,都受过他的启发和教诲。  斯人已逝,笔者忽然想起 ...
2024-6-10 20:25
孙成民:澄清知青上山下乡中的一些模糊认识
  知青上山下乡是在中国特定历史发展阶段出现的特殊历史现象,在对其研究和评价的问题上,见解不同,观点各异,实属正常现象。近些年来,由于多方面原因的影响,也出现了一些较为模糊的认识,这里略举几例。  一 ...
2024-6-10 19:59
晓雁:走近父母的苏中公学——追寻铁军之旅(三)
4月14日,第二站在宝应寻访。我们姐弟兄妹四家昨离高邮,傍晚赶至宝应。宝应新四军研究会高度重视,华兆昌、吴宝海两位副会长当晚就来酒店和我们见面,确定行程安排。今儿一早,在两位副会长的亲自陪同下,我们直奔 ...
2024-6-8 10:30
师伟:拍案惊奇之北大论文
  一个奇闻:2024年6月2日,北大历史系某学生的论文《英国对太平天国政策研究》参加学校论文评审,各项皆优良、初始分数名列第一,然而就因为论文中提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了太平天国”,被学位分会某老师批为 ...
2024-6-7 12:43
替太平天国说话导致论文被毙?北大教授们该好好读读历史
  今天,一则“北大历史教授尚小明辞职”的新闻,在各种热点里显得非常低调。但我仔细看了看事情经过,不由得对我们国家的文科发展非常担忧。  根据尚小明的辞职声明以及各方的表态,这起争议居然是由“太平天国 ...
2024-6-7 12:39
陈先义:开国上将李聚奎去世前给子女留下了什么遗产?
  已经过去快三十年了,但开国上将李聚奎的音容笑貌依然时时在我眼前浮现。这位被称作“将圣”的红军战将,一生战功卓著。作为他麾下的一名老兵,他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那句带着浓重湖南口音的口头禅:“共产党员, ...
2024-6-6 19:56
王立华:从“红大”改名“抗大”看主要矛盾转变的意义
  从“红大”改名“抗大”看主要矛盾转变的意义  ——王立华同志在“弘扬抗大精神,赓续红色血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建校88周年座谈交流活动的发言  今天是纪念抗大建校88周年,也是纪念抗大二分校校长 ...
2024-6-6 12:19
刘润为:也谈秦桧的人权问题
  荐者秦柏来信:红色文化网:现在,关于投降、叛徒、内奸的议论多起来了,这使我想起2006年《学习与研究》杂志上发的一篇文章《也谈秦桧的人权问题》,而且翻检出来重读一遍,觉得尚有意思,特推荐给你们,盼能转 ...
2024-6-5 04:07
晓雁:这里收藏着一份永恒的信念——追寻铁军之旅(二)
4月13日中午,我们走出《抗战最后一役纪念馆》,顾不及吃饭,又走进旁边的《苏中抗战老报馆》。这可是我们在高邮的活动重点——这次我们姐弟兄妹四家寻访父母新四军革命历程之旅,到高邮的由头,就是因为母亲张颖194 ...
2024-6-2 10:14
顾凌英:上海解放我最深的体会是什么?
  上海解放时我只是一个初中学生。  解放区最吸引我的是那种民主的活泼的新氛围。  这种氛围是由解放区传过来的新鲜的革命歌曲和少数民族的舞蹈和秧歌舞、集体舞构成的。再加上解放区的文艺作品:小说《李有才 ...
2024-6-1 09:43
高戈里:还原国军抗战的历史真相
重温评价国民党抗战的经典结论——国民党正面抗日战场为何屡战屡败高戈里  2007年9月,央视的崔永元和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共同发起成立了“崔永元公益基金”,并将基金的长期目标定为“乡村教师培训”和“口述历史· ...
2024-5-31 20:55
奇文共赏:“援军”被稍挫其锋,亲国民党台媒恼羞成怒
  【编者按】一位网友推荐的这篇台湾《中国时报》的评论,推荐给大家看一看。中时的创办人长期在国民党的宣传系统任职,曾任国民党中央常委,这份报纸基本上反映了“正统”的国民党立场。  一个简单的事实是,台 ...
2024-5-30 18:03
《援军明日到达》,心平气和谈谈方先觉
  今年是衡阳保卫战80周年,战争大片《援军明日到达》即将在6月下旬上映。  但《援军明日到达》却因为片中的男主人公,也就是于和伟扮演的第10军军长方先觉形象过于突出,引发网友广泛争议。  争议焦点在于方 ...
2024-5-29 22:23
秦明:依靠人民还是依靠精英?读毛主席评“衡阳失守”有感 ...
  前天写了篇《援军明日到达:替蒋介石洗白“降将”方先觉?》(点击标题链接可查看内容),发出当天就被删。  关于衡阳之战的历史细节,很多学者、网友做了考据,笔者那篇文章前半部分不过是综合了大家考据的成 ...
2024-5-29 18:44
洪钧:关于方先觉的定性问题——复“石浩”网友
拙文《浅谈〈援军明日到达〉》发表后,受到广大网友的肯定。也有人反对,比如这位:原文:在抗日战争的时代背景下,带领1.7万名官兵,带着支撑半个月的弹药用9成的伤亡成功阻击战斗力更强悍的10万日军47天,在真假投 ...
2024-5-28 22:41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毛旗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京ICP备17031636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