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蒋梦珊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3528124/answer/943868059 来源:知乎 关于所谓的“列宁收了德国皇帝钱”的问题,我都不知道这帮人是不是弱智——早在20世纪50年代,麦卡锡主义大行其道,美苏冷战的时代——臭名昭著的铁杆反共分子,率先提出“对苏遏制论”的美国政客,俄罗斯问题专家乔治·凯南都已经证明“列宁是德国奸细”完全是一派胡言。“列宁收钱”的所谓证据“西森档案”也是为彻头彻尾的伪造作品。 凯南指出所谓的“列宁德国间谍论”是建立在违背基本历史事实和逻辑的荒谬论断上,包括:从十月革命到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条约签署期间,苏俄领导人都在暗地里站在德国总参谋部的立场上,他们不仅在当时成功地做到了,而且在今后几十年都做到了,甚至对最亲密的党内同志也隐瞒了;德国总参部不仅实际上操控了1918年1月的最高苏维埃选举,还掌握了大批群众的选票,包括大多数党的领导人;等等。 凯南指出,只要对列宁的生平和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条约签署期间苏维埃党内激烈斗争的历史有基本了解,就应该知道,无论你如何理解列宁,他都不可能是反苏维埃共产主义运动的奸细。 同样,从德国方面说,关于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条约签署的历史档案中,包括参与签署的外交部、军方以及德皇本人,都没有发现任何与西森档案相关的信息,相反,这些档案都实实在在地证明列宁里通外国的关系并不存在。[ George Kennan:The Sisson Documents,Journal of Modern History ,vol.28,June 1956,pp134-135.] 凯南列举了大量西森文件中的硬伤,多为文件中描述的机构、人物和事件不符合既有的历史史料或史实。还有很多文件违背了间谍工作特别是在战时状态的基本要求,需要高度保密的文件列出了不必要的人名和机构名。比如文件7 是德国总参部通告他们“坚持”在选举中必须被选上的苏俄外交部委员名单,但是德国会把这样的要求用一个正式信函来递交吗?苏俄会接受这样的信函还把它放在文件里存档,不怕在党内引发争议?[ Ibid,pp136-138.] 威廉•格勒纳 (Wilhelm Groener)将军代表德国军方签字,否定西森文件中提到的大量存在。西森本人不认可这个德国的官方声明,因为来自敌方。但是,凯南指出,这个声明是以完全政府权威作为担保的,如果卷入谎言,极易被德国反对派抓住把柄来攻击。 凯南详细列举了所谓证明“列宁是德国间谍的证据”西森档案在七个部分的硬伤:1,信的抬头错误,比如所谓“德国文件”号称总参部的下属部门Grosser Generalstab, 这个部门的确存在过,但在1914年就取消了,战争时也从没有恢复,还有很多类似的案例。另外,很多抬头德语的拼法其实极少出现在1918年的德国官方文件里,比如用Bureau代替Büro等。 2,语言问题,来自德国官方的信函都是用完美的俄语写就,而当时大多数苏俄领导人都懂德语,列宁和托洛茨基更是精通德语。作为德国总参部在俄国的派驻机构,如果翻译和打字员都是俄语为第一语言的雇员,意味着保密有问题。 一些德国高级官员在签名用的居然是斯拉夫语字母,这对德国人来说是完全没有必要。 3,日历问题,1917-1918年冬天是俄国政府从旧历(儒略历)到新历(西式格里高利历)的转换期,官方正式使用新历开始于1918年2月1日,在这前后,为了避免混乱,是同时标注两种日期的。但是西森档案中没有一件同时有两种日期。 4,形式,所有的德国官方文件都有两个签章,一个来自高级官员,另一个来自副官。这种签名制度在俄国常见,但在德国军方从未实现。 5,封印,所有来自德国总参部驻俄国办事处的文件都没有封印,来自俄国的文件同样也没有封印。 6,签名,根据笔迹鉴定——所有“德方”签名都来自三到四个人的手,而“苏方”签收很可能都出自一个人之手。 7,打字,同样根据鉴定——所有的“俄方”、“德方”文件都是来自相同的五台打字机。[ Ibid,pp138-143.] |
微信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