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改革初探 欲知中国政治改革之必需,首先要认识中国之国情。 新中国诞生60多年,中国的现状如何?包括“文革”在内的前三十年,新中国在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领导下,在旧社会的废墟上,渡过了新民主主义阶段,实现了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初步建成了社会主义的雏型。“文革”反映了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苦心探索。这一时期,中国处于带有封建色彩的社会主义幼稚阶段。毛泽东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的奠基人和探索者,由于其历史的局限性,他的思想更多地继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对西方资本主义研究不深入,他的主导思想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穷则思变,他倡导集体主义,忽视个性的发展,崇尚精神对物质的反作用,他更像当代的“愚公”。然而他过多地强调矛盾中的斗争性,把阶级斗争扩大到不应有的程度,无休止的政治运动冲淡了经济建设潮流,他力图把中国直接从封建主义社会,跃过资本主义阶段,带进社会主义的理想,没有真正实现,因为那时中国刚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出来,各级干部、群众的思想水平和民主意识还不高,经济上也不那么发达,当时总体上只能是温饱社会。民风淳朴,政治清明,人心安定,是那个时代的特征,即使在“文革”期间,总体上经济也在发展、社会还是稳定的。 历史总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可以用“退一步,进两步”,来形容后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历程。邓小平作为毛泽东时代集体领导的成员,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直深受“毛”的器重,“文革”前长时间担任着总书记的要职。他在后“毛”时代,吸取了“毛”成功的经验和挫折的教训,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他顺应世界潮流,作风务实,注重给予老百姓实惠,崇尚个性发展,重视经济建设,强调矛盾中双方的同一性,把资本主义的有用的东西拿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这后三十多年,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这实际上是一种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制度,在某种意义上的“退步”,却适应了当时的国情。对外开放,引进和利用外资,对内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扩大私营资本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中国成为世界的原料供应基地和初成品加工厂,以及国际大市场。通过出卖资源和劳动力,并牺牲一部分环境的代价,赢取国家和私企的发展资本。这三十年,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目共睹,大多数人获得了实惠。随着城市化进程,大批农民进城成为工人阶级的新军,一部分新生的资本家也同时产生。在城市开发的同时,一批城乡土地使用权拥有者和房屋产权拥有者成为社会的寄生族。随着中国与世界的交往日益密切,资本主义的各种腐朽文化也渗透进来。由于中国独特的政治制度,官商勾结滋生日益严重的腐败,黑恶势力强劲发展,许多层面社会道德堕落。 社会现实是,除去国有经济占有主导成分,使得国家尚保有社会主义的基本体制,其它方面已经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天下了。三十年的变革,中国社会发展成了同样带有封建色彩的半社会主义半资本主义社会。我们的党已经蜕化为全民党或社会民主党。大批新生资本家进入党内,并担任各级要职。人大代表和党员代表的组成中,已经鲜见真正的工人农民了。许多地方政府领导官员,即使不是腐败分子,他们的屁股也坐在老板那边嘞!工人阶级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低下,中国工会在上层是个摆设,在下层是老板的附庸。美国权威性的“时代”杂志,评选“中国工人”为2009年年度经济人物,肯定了“中国工人”在09年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但在国内有谁把工人当人物了呢?中国近几年年度经济人物,有几个不是资本家? 中国究竟往何处去?是社会主义利用资本主义来发展社会主义呢,还是资本主不断渗透进社会主义,演变成资本主义呢? 由此国情可知,中国的政治改革势在必行!我们说政治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健全民主,巩固法治。 中国政治改革可以从工会建设开始。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也就是我们国家的本质。在我国工人阶级的领导是通过共产党的领导来实行的。 民主就是人民大众有发言权和决策权。如何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健全民主呢?首先是党内的民主,包括组织的民主和制度的民主,还有基层党员对党的各级组织的民主监督。关于党内的民主,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我们关注的是在新的社会变革时期,如何从健全民主的角度来防止执政党的腐败和蜕变,如何在新的时期体现工人阶级的领导作用;事实上在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工人阶级的领导作用已经成了一个空壳,而人民民主也变为人民被民主了。中国几千年封建制度的影响深深地嵌入在年轻的社会主义共和国肌体内。人民领袖毛泽东曾经非常开明,也难免一言堂的失误。邓小平是一向务实的伟人,也有独断专行的时候。封建社会的烙印在我们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身上都程度不等的存在着。资产阶级的腐败就从这儿打开缺口。没有民主监督的政权很容易走向腐败。 在现阶段工人、农民、劳动知识分子、还有新的民营工商业主,都属于人民的范畴。人民民主最重要的是体现工人阶级的作用,而事实相距甚远,现在的中国基层工会,完全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大量的非公企业工会,工会主席都是老板钦点的唯老板是从的挂名人员,政府部门的工会组织也基本是一个摆设,因为他们不是工人选出来的,不可能真正维护工人的合法权益。 中国政治改革请从工会建设开始,首先要改革现行工会组织制度,给工会以实际的参政权:省以下各级政府领导班子,由现在的四套调整为五套,党委一把手、人大委员长、政府行政一把手、工会主席、政协主席。党委一把手兼人大委员长,工会主席兼人大副委员长。中央相应设五套班子,全总主席兼人大副委员长和中纪委副书记。 基层企事业和街道工会主席的选举由工会会员直接海选(视情况经大差额选举过渡)。县级以上工会主席经大差额选举后公开竞选产生,全总主席在全国大差额选出委员后,竞选产生。最终逐步实施各级工会主席的海选和竞选制。各级竞选费用由工会经费开支。 修改工会法,保证工会组织在党的领导下独立自主开展工作,工会主席有职有权。真正在组织上制度上保证工人阶级领导作用的落实。加强工会对各级 政府机构的民主监督作用。同时严格工会会员制度,完善会员交纳工会费制度,保证工会组织的纯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