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时期,有一著名典故: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州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州官就是市长。该市长姓田名登,作风专横嚣张,他要求人们避其名讳,不准提“登”,谐音也不行。 元宵节时,照例要点花灯,但他手下的办事员不敢提灯,于是只好说要“放火”。 这出闹剧引起了一场混乱,百姓不堪其扰,愤怒地说道:“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什么叫做有权任性,这位田市长做出了表率。然而吐槽归吐槽,官员仍然为所欲为,只要不是欺人太甚,老百姓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毕竟人家是市长,收拾一个小民还不是像捏死一只蚂蚁一样容易。 市长发威就算了,没想到连九品芝麻官都算不上的乡官也“不许百姓点灯”了。 时下正是麦收时节,华北平原上的产粮大市邢台下面的一个乡镇上演了一出闹剧。当地说收麦污染空气,必须同时喷水降低扬尘。 好家伙,当地农民开了眼界,他们感慨道:“种了一辈子地,第一次见这么割麦的。”因为收麦需要抢时间,没办法只能每天多花几百块钱喷淋收麦。 农民收点麦子就污染空气了? 那么多污染企业和城市汽车尾气排放都处理了吗? 这不是专挑软柿子捏,只许乡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吗? 如果当地官员做到了一视同仁,那我们不得不佩服当地乡镇干部的想象力和狠抓环保的敬业精神,割麦扬起的这点灰尘都引起了他们高度重视。 想必当地污染空气的工厂都给关停了吧? 满大街跑的机动车的尾气也是一大污染源,当地人都骑自行车或者电动车出行了吧? 放屁虽然是个小事,但要除恶务尽,为了将彻底根除污染,应该给每个人屁股后面装个废气处理装置吧? 但这“几位”敬业的干部没有得到表扬,反而遭到了通报处理。 通报说该区个别基层干部“宗旨意识薄弱,作风不严不实,工作方法简单”。 但是,如果没有舆论的关注,故事的结局会不会有所不同呢? 我们的这些基层干部,作风什么时候变成这样子呢? 要是没人关注,乡官也能一言九鼎了? 他们在做这些决策时,为什么就没有考虑一下普通老百姓的感受呢? 好在如今是网络世界了,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故事,再也难以长久的上演了! 而小编更关心的是,我们为何不能杜绝这种现象的出现呢? 我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什么在一些人那里总得不到落实呢? 这也许更值得我们思考! 而在毛主席那里,伟大的毛时代的实践,则无疑给今天的我们能提供很多借鉴! 红色卫士 2021年6月1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