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阳:新型集体化是全体农民实现小康的惟一出路 ——读何平同志“三农”问题系列文章感言 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和时间表,而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的小康,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中国,有不少颇有建树的“三农”问题专家,而我以为,湖北昌平、山西何平这两位非主流“三农”问题专家的观点,比之许多高高在上的主流专家的所谓“顶层设计”更加符合实际,更为贴近人心,更能代表中国最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李昌平同志早已成为大名鼎鼎的公众人物,故而对他的主张不必赘述,我这里只是挂一漏万地介绍何平同志的主要探究成果:新型集体化是大多数农民实现小康的惟一出路。离实际愈近,离群众愈近,就一定离真理愈近。倘若党和国家最高领导层能够像近平同志那样进一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面对面地听取何平同志——来自中国农村、农业、农民生产和生活第一线的研究报告,并采纳他的合理化建议,尽快完善“三农”政策和制度,必将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昌平同志多年前所泣血呼吁的“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的老大难问题,进而开创一条全体农民共同富裕、实现小康的中国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金光大道。 多年以来,无论在农村乡镇担负主要领导职务,还是在县委党校主持全面工作,何平同志始终念念不忘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信仰和历史使命,始终念念不忘自己作为农民的儿子应尽的政治义务和道德责任,始终念念不忘如何改革开放才能让绝大多数父老乡亲稳定增收、实现小康。正是基于这种以农民之心为心的无私奉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从广大农民最真实的生态和心态出发,从毛泽东时代和邓小平开创的改革开放时代的历史对比中深度思考,从中国的“三农”政策“不能让农民哭,只能让农民笑”的政治和道义制高点寻找出路,为此而写出了一篇篇有理论、有实践、有可操作性的好文章,受到民间社会、非主流经济学家和上层有识之士的高度评价。何平同志的“三农”问题系列文章,主要包括《中国农村六十年反思及未来走向——集体化仍将成为中国农村发展的主流》、《“三农”的六大危机与集体化出路》、《对“三农”问题的感悟》、《坚持三条底线的首要任务是解决“四地”问题》、《民营集体经济:中国农村希望所在》、《发展民营集体经济才是正道》和《建议全党重新认识经济危机的症结》等,几乎每一篇都是精品,读后让我受益匪浅,感动之至。近日重读何平文章,特别是读他的最新力作,再次令我大发感慨:共产党内确有许多经天纬地的人才,何平同志就是这样的人才!像何平、昌平同志一类人才,他们身上绝没有鲁迅先生所批评的那种“官瘾”,他们埋头苦干,拼命硬干,舍身求法,为民请命,不愧为中国共产党员的称号,不愧为鲁迅先生所称道的中华民族的“脊梁”。 作为中国农民的伟大儿子,毛泽东主席一生关注农村,关心农业,关怀农民。从土地改革,到农业合作化,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再到农业学大寨,毛主席始终站在中国式社会主义工业化、现代化的国家和全球战略高度,思考和解决“三农”问题。虽然在艰辛探索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确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是,把最广大农民组织起来,一步一步地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其大方向是完全正确的。历史、现实和未来,必将证明毛主席的伟大,同时证明中国农民集体奉献的伟大。如果没有毛主席领导的农业集体化所创造的生产力,没有几亿农民对国家的集体奉献,就绝不可能在较短时期内奠定中国工业化的基础;就绝不可能在较短时期内搞出“两弹一星一潜艇”;就绝不可能在较短时期内拿出钱来无私支援第三世界穷朋友,从而让穷朋友把我们“抬进联合国”;就绝不可能在较短时期内取得“包产到户,分田单干”的“改革红利”。一句话,没有毛泽东时代农业集体化和举国农民的集体奉献,就绝没有中国今天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和改革发展的一切成就,这丝毫不是什么夸张!万丈高楼平地起,打基础是最难最难的,也是最看不见“红利”的。谁要否定毛泽东时代的伟大历史成就,否定中国农民在那个时代的无私奉献,谁就丧尽天良,禽兽不如!同时应当指出,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上崭新的社会制度,农业集体化是开天辟地的伟大实验,其间发生各种各样的错误和问题都是很正常了,也是绝然难以避免的。经过30年的艰难探索和大干苦干,到1979年,中国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取得前无古人的伟大成就,中国的粮食问题基本解决,中国农民30年内所创造的生产力,超过了过去时代3000年创造的全部生产力的总和。据官方统计,截至1979年底,全国有三分之一的农村集体经济搞得好,三分之一的农村集体经济达到中等水平,还有三分之一的农村集体经济较为落后,这些集体经济搞得不好的地区,一些农民要求“包产到户,分田单干”。对于不完善、不规范、不成熟的农村集体经济,实行改革是完全正确的,十分必要的。当然,这种改革是宪法明文规定的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体制的自我完善,而绝不是废除30年广大农民辛勤劳动、流血流汗所建立起来的集体经济本身。令人万分遗憾的是,中国农村的改革在总体上背离了宪法的根本精神,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背离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其最终结果是极大地损害了最大多数农民长远的根本利益。“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的农村改革,是最典型的泼脏水连婴儿一起倒掉,对于集体经济搞得比较好的农村而言,它绝不是什么“第一次飞跃”,而是地地道道的复辟倒退!中国农村几千年不就是一家一户分散的个体小农经济吗?那种私有制经济可以产生极少数“大户”,造就极少数“大院”,但绝对没有大多数农民的共同富裕和小康生活。我的兄弟姐妹大多在农村,他们的收入来源主要有两条:一个是在家种地,一个是外出打工。种地不赚钱,打工不保险,这是尽人皆知的事实。我的妹夫拖着残疾的病体拼命干活,一年毛收入不过1万多元,一家几口人,平均纯收入不达3000元,他们怎么能够实现小康?前些时在我外甥的婚宴上见到我的一个表弟,我打问他的生计,他说没有多少地,况且种地不赚钱,打工一年最多能挣1万多,他家有4口人,人均不到3000元,他们怎么能够实现小康?不久前跟一个进城打工的史姓青年农民聊天,我问他是哪里人,他说是介休张兰人,我说你们张兰出了一个山西省林业厅长,你知道不知道?小伙子说不知道。我问他家里几口人、几亩地?打工一年能挣多少钱?他说,家里有4口人,3亩地,种地不赚钱,打工太艰难,一年最多挣2万元。我相信这个介休张兰的年轻人说的是实话,照这样的收入,他们怎么能够实现小康?山西的经济条件在全国处于中等以上水平,山西多数农民难以实现小康,其他地方农民怎么能够实现小康?30多年的改革开放,产生了极少数千万富翁、亿万富翁,但同时产生了数以千万计的贫困农民,贫富悬殊,两极分化,堪称天下第一!在21世纪的今日中国,如果继续沿用新自由主义主导的农村发展模式,继续坚持“分田单干”不动摇,继续虚化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性质,亦即拒绝走新型集体化的中国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道路,那么,我敢十分肯定地、负责任地说,全体农民如期实现小康就是一句完全彻底的假话、大话、空话,大多数农民的“中国梦”绝对是白日做梦、痴人说梦、黄粱美梦! 关于集体化30年与私有化30多年的农村改革,何平同志用大量具体事实说话,他坚持“既要毛主席,又要邓小平”,理性分析了毛泽东时代农村集体化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理性分析了邓小平开创的改革开放时代农村改革的巨大成就和致命弊端,对“两个历史时代”都予以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评价,对毛主席、邓小平都不搞“两个凡是”,而是取其所长,避其所短,扬长避短,开创未来。针对在“三农”问题上的两种极端思潮,亦即针对全盘照搬西方模式的彻底私有化的极端右翼思潮,针对全盘照搬毛泽东时代集体经济模式而根本否定农村改革开放必要性的极端左翼思潮,何平同志在全国第一次提出了“民营集体经济”的改革方向,并且已经亲力亲为地组织实践试点。在一切条件基本具备的农村,党和政府应当在自愿的基础上把农民重新组织起来,发展“民营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的新型集体化道路,这是何平同志对根本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实现农民小康的独创性的理论和实践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