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7-29 20:50| 发布者: 南极| 查看: 1436| 评论: 3|原作者: 赵磊|来自: 昆仑策网
——“以前我们讲按劳分配时没有讲按要素分配,这其实是对按劳分配的片面理解。按劳分配其实是按要素分配的一部分,因为劳动也只是生产活动的要素投入之一,只是劳动不是一般的要素。其实资本也是过去劳动积累的产物,所以当资本再参与劳动并创造价值时就应该获得报酬。”
二、“按要素分配”有没有实证依据?
三、“按要素分配”的理论源头在哪里?
——工人得到工资;
——资本家得到利息(萨伊认为利润分解成两部分:资本的利息和企业家本人的工资);
——土地所有者得到地租。
四、“按劳分配”能否成为“按要素分配”的马仔?
“必须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上的讲话)
——习近平同志的“把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确认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是结合的制度基础,其发展方向是“必须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
——姚洋的“按劳分配其实是按要素分配的一部分”,则是确认了“私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将成为“其实是”的制度基础,其发展方向是让“按劳分配”成为“按要素分配”的马仔,最终为“资本再参与劳动并创造价值”平反昭雪。
——老太太在二维空间上兜圈子,所以看见地球是平的;姚先生在分配表像上兜圈子,所以认定“按要素分配”的依据不是“要素所有权”,而是“要素贡献”。
六、“按要素分配”的错误究竟何在?
(1)劳动价值论——它能让你看见“是谁创造了价值”。
(2)剩余价值论——它能让你看见分配依据到底是“要素贡献”,还是“要素所有权”。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毛旗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京ICP备170316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