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跟帖好极了! 巩 献 田 为了纪念“一二·九”运动八十周年,我推荐了一组文章,包括:李大钊同志的“今”、“《晨钟》之使命”,毛泽东同志的“五四运动”、“青年运动的方向”、“ 青年团的工作要照顾青年的特点”和“在文化大革命中召见首都红代会‘五大领袖’时的谈话”以及奥斯特罗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关于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的名言。 在毛泽东同志的文章后边“椰林风情”一个跟帖的评论,我觉得非常好,在此予以推荐,与大家共赏。 最 新 评 论 我们纪念五四运动,一二九爱国运动,就是宣传和推动人民群众参政的权力,积极推动中国的人民民主运动的到来。————————没有人民民主制度的保障,什么回归社会主义,什么回归毛泽东思想,都只能是个梦想而已。 五四运动之前,在中国的历史上,有许多起农民大起义,但是,从来就没有过思想文化的大革命。从有文字纪年以来,各家各派所有的学者思想家都是主张愚民的,是所谓“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对中国老百姓的影响,就是“民不言政”。一直到清末,由于洋务运动,很多海归的青年学子,才意识到自己身负的历史使命,这才有了辛亥革命。可我们看鲁迅的【阿Q正传】,直到武昌起义胜利,中国人的思想几乎还是被传统儒家思想控制着,尤其是宋明理学的维护封建秩序的忠君思想在束缚着人们的思想。直到五四运动,觉醒的知识分子青年学生们才喊出了反封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五四运动给中国的思想界带来了新气象,文化界出现了白话文取代死样活气的古文,结束了中国的青年人仅仅为了能读懂能会用文字就耗尽了半生的精力的时代,白话文使中国的知识分子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