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首页 焦点述评 查看内容

“三书”先生于幼军首课的媒体报道析

2015-12-13 11:15| 发布者: 红色记忆| 查看: 3023| 评论: 8|原作者: 刘金华

摘要: “三书”先生于幼军首课的媒体报道析 刘金华 这几天网上很热的议论是关于于幼军就任中山大学的首课:“文革的缘起和发动”。 不准录音录像,所以只传出一些只言片语,难以做全面的分析批判。我只能根据网上所载的 ...

   “三书”先生于幼军首课的媒体报道析

                      刘金华

 

这几天网上很热的议论是关于于幼军就任中山大学的首课:“文革的缘起和发动”。

不准录音录像,所以只传出一些只言片语,难以做全面的分析批判。我只能根据网上所载的上述有引号的引文,谈自己的看法。

 

一、于幼军在中山大学做的是秘密报告

 

于幼军开场白说:“不用自我介绍,大家对我都有所了解”。“现在退休了,回到了人生和事业原点,重新当一名教师,与书本为伍,与学生为伴。读书、写书、教书做一个‘三书’先生,实在是人生一大幸事,一大乐事。”但是,于幼军第一堂课讲文化大革命,说他“有任务让大家自觉拒绝文革”。 “任务”通常指交派的工作,担负的职责、责任。如果是上级或某个组织交派的工作,这无疑不是教书的任务,批判毛泽东发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可以发表个人观点,也不能作为教书职责、责任。不准录音录像,这就更不像是教书,记得过去领导人对重大政治问题做内部报告时有个这种情况,形式联想内容,类似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

 

二、于幼军要发起一场大批判

 

据《凤凰资讯》20151209日来源于《南方都市报》记者贺蓓 薛冰妮的报道,中大校方称,于幼军长期关注社会现实问题,敏于思考,勇于探索,在马克思主义史特别是社会主义的历史与实践研究领域,在政治哲学特别是民主政治研究领域,卓有建树。【http://news.ifeng.com/a/20151209/46596144_0.shtml

这证明于幼军并不仅乐于教书,更注重社会现实问题。他批评“对文革缺乏客观剖析,文革研究都变成了不成立的禁区”,说现在“文革阴魂若隐若现,侵蚀执政党和人民肌体”,所以,他连开七讲,首先在教育界带头开展对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大批判,“让大家自觉拒绝文革”,“不让文革在新时代穿上一件马甲就粉墨登场”。

 

    三、于幼军为何“求索民主政治”

 

于幼军在文革开始时,年仅十三,可以说,他是在文革中长大的,不知道他是否参加了文革的“红小兵”,但肯定他不是批判的对象。所以,正如他分析文革缘起时排除“权力斗争说”和“不宜品质性格当做主要原因”一样,可以说于幼军反文化大革命,不是他对文革有个人恩怨,也不完全是因他的个人品质,从他把“拒绝文革”作为他的“任务”看,真可能是“多因一果”,有个人品质的因素,有世界观的因素,还担负有某种使命。

据说于幼军写了一本书,叫《求索民主政治——玉渊潭书房札记》。他在书的后记中写道,“唯望知我者,怨我者,骂我者,尤其是广大读者,能理解体念序言结尾的小诗:序言结尾的小诗:穷达皆思报民恩,浮沉不改忧国情,愚者竭诚千百虑,诉与君仔细吟。”幼军“穷”时怎么样,我不知道,但他“达”的时候,则正如他说的,“大家对我都有所了解”。我知道于幼军,始于山西黑砖窑案事件曝光。

200761930日,我写了《必须清除“必须牺牲劳动者”的“改革”“发展”观》的系列文章,共5篇,其中24日的第三篇写的是《于幼军关于“黑砖窑事件”的检查不能让人接受》。之所以不能接受?因为他不是谈黑砖窑非人性的恶劣,不检讨自己在践行一些精英的“必须牺牲劳动者”的“改革”“发展”观,而是指斥说“国内外媒体广泛报道和批评这一事件的时候,未能……提供事件真相,政府正在采取的措施和进程等真实可靠的信息,以至于一些不实的传闻没有得到及时的澄清,在国内外造成恶劣的影响。”

中央对于幼军的检查也不满意,把他被调离山西省,到北京担任文化部副部长,不久,20089月,又给了他留党察看两年的处分,一个月后,他的中央委员职务在十七届三中全会上被撤销。什么原因,具体情况,我不清楚,有传闻称,原因是“担任深圳市长期间,亲友所属香港公司利用其影响力中标而获取巨额利润”。

所以,于幼军发达时,并不是“思报民恩”,“浮”的时候也没有“忧国情”,而是纵容资本家残酷剥削劳动者发财致富,为亲友谋利益。

所以,仔细听他吟罢他的《求索民主政治——玉渊潭书房札记》序言结尾的小诗,联系他的所为,也就基本上能理解他的人生观,体验他求索的是何种民主政治,清楚他为什么说文革缘起“民粹主义、君主专制思想、无政府主义泛滥”社会思潮,“违背民主原则”的体制。

四、于幼军在说古论今

 

可以说,于幼军纵容资本家残酷剥削劳动者发财致富,为亲友谋利益,不仅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斗争批判的对象,就是在今天,也是党纪国法所不容的。实际上于幼军只是在文化大革命中的一位过客,是“沉”的,他说的清楚,他是几年前“经历了一场人生沉浮起落”。所以,于幼军没有直说“文革在新时代穿上一件马甲就粉墨登场” “马甲”是什么?但是,他说文革缘起“君主专制思想”,“违背民主原则”,说“文革阴魂若隐若现,侵蚀执政党和人民肌体”,这可是明白的含沙射影,是中国文人惯用的说古论今,或直白说,就是借古讽今。

 

于幼军做的是秘密报告,我无法直接分析其内容,只能就网上的信息,指出他不是在教书,而是在完成“任务”,在“求索民主政治”,尽管传出来的是若隐若现地象“马蹄沙”似的诗话。也因此,我的分析不能象过去批判黑砖窑时那么直截了当,如果分析得不对,于幼军可以反驳,切不可默认。

我也认为“对文革缺乏客观剖析,文革研究都变成了不成立的禁区”,但我主张应该解放思想,联系现在两极分化,许多党的高级干部腐败,资产阶级重新产生实际,对文革做客观的科学剖析,而反对像于幼军那样定任务,先定论,强行要“大家自觉拒绝文革”。



 

4

握手

雷人

路过
1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5 人)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毛旗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京ICP备17031636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