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贪成果—中纪委机关报:有贪官家藏上亿现金 骑车上班 2015-12-18 06:53:00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反腐资料图(图文无关) 原标题:官员“造假”为哪般? 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党员有不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篡改、伪造个人档案资料,弄虚作假,骗取职务、职级、职称、待遇、资格、学历、学位、荣誉或者其他利益等违反组织纪律的行为,将被给予不同程度的党纪处分。 然而一段时间以来,在巡视和组织调查的过程中,党员干部“三龄两历一身份”造假、谎报瞒报个人有关事项等问题不断暴露。一些官员为了躲避党纪审查、满足一己私利,选择铤而走险,谋划出各种各样的手段蒙骗组织,混淆视听。这些“烟幕弹”背后隐藏了官员怎样的心理动机?如何才能有效破解官员“造假”问题? 1 “造假”花样翻新,目的却很“单纯” 随着党和人民群众对党员的思想、政治、文化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纪律规矩越来越严,监督越来越密,“造假”成为一些违纪官员规避监督的“障眼法”。通过梳理案例发现,虽然官员“造假”的内容和手段五花八门,但目的都是千方百计地捞取利益、保全自己。 ——假档案,人为拔高自身条件以满足干部选拔任用要求。“三龄两历一身份”造假是官员谋求升迁的常用手法。2015年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通报了对一名涉嫌档案造假骗官的处级干部进行立案调查。这名干部从外省调入之前仅为副科级,但通过年龄、履历造假“洗档案”,一跃成为正处级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执行研究员刘山鹰指出,干部选拔任用、领导退居二线都有具体年龄限制,很多干部为争取提拔、延长任期,往往不择手段将年龄改小,以至于出现部分干部的履历推算结果显示,读初中时就已参加工作计算工龄等怪象。 ——假报告,谎报、瞒报个人有关事项,糊弄组织。今年3月,中组部下发通知要求加大对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的核查力度,包括扩大抽查比例到10%,实行干部选拔任用“凡提必查”。这一措施为干部行为套上紧箍,也使一些隐藏很深的贪腐分子露出了马脚。如此高压态势下,一些领导干部还是不收手,企图瞒天过海、混过组织的审查。 被立案审查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政厅原党组书记、副厅长莫涓曾为本人和其儿子办理假身份证,随意出国(境),隐瞒不报个人有关事项,严重违反了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 ——假表态,对全面从严治党的政策阳奉阴违,台上反腐、台后贪腐。“腐败没有后悔药。”“官以不贪为宝,民以清官为宝。”“大贪是从小贪开始的,针尖大的窟窿斗大的风……‘全家腐’必然是‘全家哭’。”河北省委原书记周本顺曾在各种场合多次谈反腐,而这些轰轰烈烈的反腐表态最终成为他自己落马的注脚。 王敏、万庆良……已查处的官员中有不少都在台前维持着“反腐斗士”的光辉形象,甚至于落马消息传出后,许多干部还颇感“意外”。这些言行不一的“两面人”想通过摆出积极的姿态滥竽充数,从而转移组织的注意力、隐藏自身问题,然而再精彩的表演只是欲盖弥彰,假面具终会被党纪的利剑戳穿。
2 “造假”背后,是党性不纯的心理演变 中国矿业大学廉政研究中心副主任刘金程认为,官员造假现象是由于官员存在侥幸心理,总想着“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性地适用纪律和规矩。不管出于什么样的心理,本质上都反映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造假者对纪律和规矩没有心存敬畏。 为求利益去冒险——贪婪、侥幸心理。贪图权位和名利,为了取得“位子”、保住“帽子”,达到个人提拔、延迟退休等目的,一些党员干部明明知道自己不符合条件,却依然想方设法改年龄、造身份。有的为了方便自己经商办企业或者个人享乐,摆脱纪律和规矩约束,假证件、假票据一应俱全。 随着大流走捷径——从众、跟风心理。一些党员干部看到有人通过造假获得提拔、升迁、调岗,也不甘人后走“捷径”。“别人都改,我不改不是要吃亏?”“那么多人改了都没事,我也要改。”有些党员领导干部面对不良风气害怕成为“异类”“被边缘化”,逐渐被“投机取巧走捷径,弄虚作假好做官”的潜规则同化,对组织虚与委蛇,对所谓“兄弟”掏心挖肺,台前照本宣科,私下妄议大政方针。 迫于形势装“两面”——伪装、粉饰心理。随着反腐败斗争不断深入,监督问责等各项制度日趋健全,对党员干部的管理日趋严格,一些官员为了平安着陆,成为一名“粉饰太平”的伪装者:家里放着上亿现金却“坚持”骑自行车上班;前脚高唱“清廉自守”,后脚潜入会所大吃大喝;白天向组织拍胸脯坚决落实,晚上就在饭局上坦白意思意思就行了…… 专家指出,不管是贪婪下的主动造假,还是迫于形势的被动伪装,官员“造假”形形色色的心理动机归根结底是党性不纯,信念不坚,是对纪律和规矩的漠视,让个人欲望和侥幸心理占了上风,把“对党忠诚”这一基本要求抛在了脑后。 3 严纪律,强党性,用制度打“假”较“真” 造假,对于党员干部尤其是有一定级别的党员领导干部而言,它不仅触犯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关于组织纪律的有关规定,更违背了对组织的忠诚原则,是党性不纯的表现。对这种行为,必须坚决予以纠正、遏制和打击。 要对党员领导干部加强党性党纪教育,尤其有针对性地开展政治纪律、组织纪律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时刻把自身置于纪律和规矩框架之下,牢记“对党忠诚”是第一位的政治要求。 西南政法大学教授陈步雷等专家提出,应建立干部档案数据库并全国联网,即使干部异地交流也能实现查询。改变人事档案的“黑箱”化管理模式,加大干部基本信息的公开力度,为社会监督创造条件。 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和频次,提高造假成本。既要追究造假者的责任,更要追究档案管理者以及授意或参与篡改、造假的相关人员的责任。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擦亮执纪的火眼金睛,不被官员刻意营造的表象所迷惑;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发现涉嫌“造假”问题,立即调查、纠正,严肃处理。 对官员“造假”行为“较真”已成为制度性的常规工作。王岐山提出,巡视工作要与时俱进,创新方式方法,对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进行抽查。中央巡视组在首轮巡视中就已经使用这一巡视手段——看看报告得实不实,查出来的问题和报告的情况能否反映问题线索,借此把“老虎”和“苍蝇”找出来。 从干部自身来讲,要想符合要求、监督合格,忠诚实干、守戒知止是正确途径、最好办法,再想依靠“造假”蒙混过关,无异于自毁前途、自投罗网。(段江卫) 【延伸阅读】贪官们的特殊癖好:有人爱杀猪 有人爱写性爱日记 今天,中国纪检监察报发文《违规逾矩必“翻车”》,对河北省大名县委原书记边飞案进行了剖析。文中提到,作为入党30多年的党员、担任县委书记多年的边飞,不信马列信鬼神,妄图通过搞封建迷信活动来掩盖自己的违纪违法。 此前人民日报还刊发《警惕“从吾所好”的“软抵抗”》一文,严批干部沉迷“雅好”。文章认为,干部沉迷“雅好”,看似远离了旧弊歪风,却一样会玩物丧志,甚至滑入腐败泥淖。对于领导干部来说,爱好往往是自己的“致命弱点”。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不少落马官员拥有各种“特殊癖好”,海南省原副省长谭力喜欢字画古玩,托他办事一般不收金钱;安徽原副省长倪发科搞收藏,收受350万元的玉石;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秦玉海则钟情于摄影,有公司为其在海外举办摄影作品展等等。 另外,还有一些落马官员爱迷信,请大师挑选“黄道吉日”;还有的人爱杀猪等。 四川省委原副书记李春城 封建迷信,聘请风 河北大名原县委书记 请“高人”念咒画符;痴迷奢侈品买3辆玛莎拉蒂 2013年12月,边飞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被立案调查。今年6月23日,边飞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经查涉案金额达一亿多元。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边飞非常迷信,为祈求自己不受已落马者的牵连,随身携带3个护身符,写着“保佑边飞化恶成祥”等字句,这些都是边飞专门请“高人”念咒画符保佑他的。边飞脖子上还挂着一个花大价钱来保佑自己平安的翡翠观音。 边飞疯狂敛财,原因何在?任县委书记之后,他收受钱款不敢存银行,就购买珠宝、玉石,到后来一发不可收拾,痴迷上了奢侈品。据边飞自己交代,他在办公室没事的时候就看时尚杂志、奢侈品杂志,关注名表、珠宝、豪车信息,看见出了新款,就想买,舍不得自己掏钱就找商人“借”。 经查,边飞用于购买翡翠玉石的费用高达4300余万元;调查人员起获28块名贵手表,有几块是全球限量版,最贵的一块手表价值500多万元;仅玛莎拉蒂轿车,他就换了两辆,第三辆已交定金还没提车就案发。 海南省纺织工业局原副局长 写95册“性爱日记”,藏带密码锁铁皮柜中 海南省纺织工业局原副局长李庆普,以“另类收藏”著称。 据公开报道,在其储藏室里4个带有密码锁的铁皮柜中,有着李庆普记录其本人性爱全过程的日记本95册。 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李庆普将每次的嫖娼过程用摄像机录下,然后制作成光盘冲洗出照片。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李庆普在这方面的支出也是惊人的:购买淫秽书刊花费港币11594余元,嫖娼支出2万余元。 中纪委机关报:有贪官家藏上亿现金 骑车上班(6) 张二江 曾先后担任湖北十堰市委常委兼丹江口市委书记、天门市委书记的张二江,因违法乱纪,张二江被时任湖北省委书记痛斥为“吹、卖、嫖、赌、贪”五毒俱全。当时,人称“五毒书记”。2002年,张二江因犯贪污罪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 据媒体报道,张二江在接受纪委审查时供认,他从担任丹江口市市长开始,10余年间利用职权玩弄女性超过百人。对此,出狱后的张二江在2015年接收采访时表示,承认这个事情是真的,但是数字是假的。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据《楚天风纪》记载,1997年12月,张二江到武当山经济特区检查工作,看到一些宾馆、饭馆用啤酒机等搞博彩,觉得对旅游业发展和财政创收有好处,表示“这样搞很好。”1999年春节前,天门宾馆负责人向时任天门市委书记的张二江请示,说外地有人公开开赌场,天门宾馆能不能开?他说,“人家能搞,我们就能搞”。 2015-12-18 06:53:00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责任编辑: 广东韶关市原公安局长 爱好杀猪,下属准备肥猪供其“小试身手” 叶树养 2008年,广东省纪委成立专案组,对韶关原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市公安局局长叶树养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立案调查后,叶树养被开除党籍。 据报道,这位群众印象中的威严的公安局长,却有一个特别爱好——杀猪。 知道这位局长有此特殊爱好后,有个别基层领导为投其所好,在其下来检查工作时备好肥猪供其“小试身手”。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一位基层民警曾向记者回忆一次杀猪经过:“猪在楼后被捆好后,连刺几刀,未中要害。猪挣扎,久不断气。旁人上来,补上一刀,猪死。”
苏州某基层官员 贪300万分文未花,最大乐趣是没事翻存折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曾经有一位基层官员,贪300万分文未花,最大乐趣是没事翻存折。 这位官员便是苏州吴县市渔政管理站阳澄湖分站站长李永元。公开资料显示,他最终侵吞国家资产300万元,创出“全国内湖渔港渔政贪污第一大案”。 据报道,李永元并不奢侈、张扬,有人甚至说他“某种程度上倒很像'葛朗台'”。他平时生活十分俭朴,早晨一碗泡饭加一点酱菜,一年四季常穿制服,从不乱花滥用。 钱是他的命根子,亲戚向他借几万元买房子,晚了一点还,他就三天两头追着屁股讨。单位里值班打几圈牌,如果输了几块钱,他的脸能阴上整整一天。 广州一处长 猥亵男童3人9次 广州市民政局民间组织管理局稽查处原处长李军利诱男童进行猥亵,2012年8月经媒体曝光后备受关注。 据当时检察机关调查,李军此前无婚史。他涉嫌9次猥亵3名男童,每次都会给受害男童一两百元不等的购物卡或现金,以此利诱对方。 据报道,案发后李军一直拒绝认罪。他称自己是受民间组织的委托调查同性恋课题,只是请三个男童到自己家中接受调查。 (2015-12-11 13:08: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