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日新:闻屠呦呦获诺奖断想三则 开头几句话。本文不是写大块文章,而是一些思想片断,把它写出来,叫断想。闻屠呦呦获诺奖,于是我年轻时学得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苹”的诗句,在脑子里几天转悠不停。但记不得出处,翻箱倒柜,在古诗词集子中找不着,后来终于在《诗经》中找出来了。于是有断想之一。 多年前在一次学术会上,一位稍有名气的物理学家说:“中医是伪科学。”我不同意,与他争论起来了。我说你相信的西医,才三百年的历史。中医是中华民族的优秀的传统文化。神农氏尝百草,发现药材,就为人治病了。那时西方文明还没有开化呢。中医药对中华民族几千年繁衍生息,治病防疫,起了重要作用。我国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对中医很重视,在《史记》里对春秋时期的两位名医扁鹊仓公写了列传。英国著名的史学家李约瑟编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在“作者自序”中提到医学和医学史,但不知为什么在目录和正文中没有医学这一篇。 毛主席传承并发展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对中医药也有许多重要论述和指示。屠呦呦的发明创造,是对中国医药学的发扬光大,因之也是对世界医药学的重大贡献。于是有断想之二。
听了有关屠呦呦获诺奖的新闻报导,看了她的简历,知道她是社会主义新中国培育出来的优秀人才。她的医药学的重大成就,主要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取得的。我国的文革反对派公开说,文化大革命与文化无任何联系,是摧毁文化的动乱。可是屠呦呦在文革十年中却取得了医药学的光辉业绩。于是有断想之三。下面是断想三则。 一、 屠呦呦的名字取自《诗经》。三千多年前的《诗经》,小雅篇中有“鹿鸣”一首。此诗似寓意呦呦与蒿草有缘。诗不长,转录如下: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视民不佻。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二、 毛主席说:“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屠呦呦这个中医药学家,就是一辈子沿着毛主席指引的方向,脚踏实地,不畏劳苦,一步一步攀登到了世界医药学光辉的顶点。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她就读于北京的大学药学系,毕业后即在中医研究院从事研究。1956年,她对防治血吸虫病有效药物半边莲和中药银柴胡,进行了生物学研究,两项成果相继收入《中药志》。1959年,参加了中药炮制研究,收集整理了28个省区市的中药炮制经验,是编著《中药炮炙经验集成》一书的主要成员。这是向群众学习的成果。此书1978年获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大会成果奖。 屠呦呦还向古人学习。东晋著名的道教理论家、医学家葛洪,著有《抱朴子》一书,收集了战国以来神仙家的方术,其中的《肘后备急方》说:“表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屠呦呦几经实验,从中悟出,用低沸点从青蒿中获得提取物,药效高,更稳定。由此可见,发掘中国古代医学对现在的研究,也大有启发和帮助。 屠呦呦及其团队经过多年的努力,发明和研制出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还原(双氢)青蒿素,1978年获“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1979年获国家科委授予的发明奖。1987年世界文化理事会授予阿∙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2011年获拉斯克临床医学奖。2015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获奖时曾表示,自己在作为中国医药学宝库中有所发现,并为国际科学界所认可的中国科学家,她为此感到自豪。 三、 屠呦呦获诺贝尔奖,是2015年评定的,但发明青蒿素的核心研究工作,是在1967-1975年文化大革命时期完成的。文革时期那种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敢想、敢干、敢革命的气慨,对科学工作包括医学工作者的发明创造,无疑是有很大促进作用的。文革前夕毛主席的1965年“ 党的传统工作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被运用到屠呦呦的研究工作中去了。1969年屠呦呦担任中医研究院“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项目科研组长,她收集整理历代医籍、本草、地方药集的单方、验方,走访院内的老中医专家,搜集建院以来的群众来信,整理出了一个从两千多个方子中,选编出640药物、包括青蒿在内的《抗疟单验方集》。1971年在广州召开抗疟专业会议,周总理作了重要指示。屠呦呦参加了会议,并领承了新的任务,投入新的攻关研究。 失败是成功之母。屠呦呦的课题组的抗疟实验,在失败190次之后,在1971年10月的191次实验时,终于成功了,青蒿素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这是一个重大突破。1973年屠呦呦又合成出了双氢青蒿素,这种化合物比天然青蒿素的效果还要强。以后屠呦呦等人为了证明这种新的药物对人类的安全有效,在自己身上进行实验。这种以身试药的勇敢行为,是科学家多么可贵可敬的精神!以后他们发表论文,作学术报告,治愈了成千上万疟疾患者的消息传遍了全国,世界各地特别是非洲也普遍采用这种新药,于是这种安全高效的抗疟新药走向了世界。总之,屠呦呦及其团队对青蒿素药物科研实验的成功发明,是世界抗疟药物的重大突破,也是具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医药实现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先声。 ( |
微信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