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报道,据俄罗斯内务部网站消息:当地时间6日凌晨,俄内务部将乌克兰前外交部长克利姆金、最高拉达(议会)前议长格罗伊斯曼和前国家安全与国防委员会秘书达尼洛夫列入通缉名单。 来源网络图片 此前,当地时间5月4日,俄罗斯内务部宣布根据《刑法典》,将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和乌克兰前总统波罗申科列入通缉名单。其被通缉的条款依据尚未透露。这是三年俄乌战争以来,俄罗斯采取的最新“报复“手段之一,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按司马南先生对背后动向的观点解读,俄罗斯内务部通缉乌克兰总统领导人班底,意味着俄罗斯首先不再保证泽连斯基们的“安全”或者不再承诺“不会被斩首”可能之前达成的某种“默契”;二是意味着泽连斯基们失去了与俄罗斯政治与和平谈判的地位与筹码,等于关闭了这届乌克兰政府与俄罗斯展开谈判的最后大门或可能性;三是意味着俄罗斯对乌克兰可能准备发动更大的“五月攻势”。 需要指出的是,一国的内务部有没有国际法上的权力去“通缉”另一国的总统?这种做法一看,明显的是俄罗斯向美国学习的啊!依据国内法的国际长臂司法管辖,这在国际法的实践中是无论如何说不通的。但美国硬是开了先例。 对于当年巴拿马总统“诺列加事件”,今天有必要再回放一下: 1988年2月经美国司法部批准,迈阿密联邦法院大陪审团向诺列加正式起诉,指控他参与走私贩毒活动。1989年12月20日美军出兵巴拿马,迫使诺列加到美国受审。1992年被迈阿密法庭判处40年有期徒刑,后改为30年,诺列加在2007年9月9日出狱。2010年被引渡至法国,判处7年有期徒刑。2017年5月29日,曼努埃尔·安东尼奥·诺列加在医院过世,事件以这种方式收场。 美国《时代周刊》上的诺列加 由此可见,美国是一个“无底线”的国家,首先打开了破坏国际法与国际关系秩序的“潘多拉盒子”。中国有句俗话叫“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意思是想治你的罪,不愁找不到理由。这是当年偌列加开罪美国无视强权的无辜结果。 至于俄罗斯通缉泽连斯基们的国际法依据,目前不得而知,由之不予置评。只是觉得围绕乌克兰局势背后的各种力量较量尤甚是大国较量还在进一步升级,事态发展正在超乎人们预期。而中俄正常关系发展也因乌克兰局势受到美国无理打压。 据法新社4月24日报道,美国国会参议院当地时间23日晚批准了一项价值610亿美元的对乌一揽子援助计划。美国总统拜登已将该法案签署成法,并承诺将迅速向乌克兰提供援助物资。同时,对援俄实体发起了多达200多项制裁,中国又有数十家企业在列。 来源于网络图片 此外,美国众议院此前通过了没收俄罗斯国家主权资产、用于“重建乌克兰”的法案,在该援助法案中提到了“禁止解冻俄联邦主权资产”“有权使用扣押的俄资产确保对乌的赔偿”等,这不就是在用被冻结的俄罗斯资产来“重建”乌克兰吗?用“公开抢劫”也不为过。美国敢对俄罗斯这样一个核武大国“下手”,“疯了吗?”对此,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谢尔盖·里亚布科夫25日警告称,如果俄罗斯资产真的遭到没收的话,俄罗斯可能会降低与美国的外交关系级别,且还将进行经济和政治“报复”。 今天,我们可不可以将“俄罗斯通缉泽连斯基事件”与“美没收俄罗斯主权资产的法案事件”两者之间作些联想呢? 看来,今天的世界因“无底线”的循环报复已变得十分危险,动荡正在加剧……这次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法国发表书面讲话时说:“中法关系发展不仅给两国人民带来福祉,也为动荡不安的世界注入了稳定性和正能量。” 这里请注意:习主席用了“动荡不安”来描述当今世界。 对于造成当今世界“动荡不安的原因,首先在于美国为首的西方奉行“冷战思维,挑动“阵容对抗”,并想从中“乱中谋利”。 欧盟负责外交事务的博雷利5月3日在英国发表演讲时说:“我知道如何停止战争。停止供应武器就行。停止武器供应后,乌克兰应当会在两周内投降。但我不想让战争以这种方式结束。”这被俄罗斯讥讽为“伟大的坦白”!博雷利还说了一句大跌眼镜的话,他声称“外交是管理双标的艺术”,这反映出美西方外交赤裸裸的“双面镜像”。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 正是这种“坦白逻辑”与“双面镜像”,现在俄美关系、俄欧关系、俄乌关系、巴以关系开始走向失控,有可能滑向第三次世界大战…… 这对世界包括中美关系都敲响了新的警钟! 前不久,在布林肯访华之际,“由之说天下”公众号发表了《牢牢把握中美关系的正确舆论导向》的万字长文,看来,观点还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 今天,从耶伦、布林肯回到华盛顿的这段时间就对美“观其行”来看,美国并没有真的打算将美中关系“搞好”,一个明显的风向标是——其对华制裁的清单越拉越长…… 不过,据消息灵通人士说,虽然中国作为礼仪之邦,给了耶伦与布林肯足够的外交礼遇,但两个人也是“两手空空”回去的。这就对了,中国凭什么“以德报怨”呢?! |
微信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