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4月8日发了一篇《揭开孙正清源算糊涂账的秘密》的文章,文章发出后,引起了前三十年黑子们的一片质疑,他们惊喜万分,自以为终于抓住了我的小辫子。 原来我使用了一张元宝HunYuan回答我问话的图片出了问题。 我问元宝 Hunyuan:“按现今的物价水平,现今的一元钱,应该是1977年的一元钱的多少倍?” 元宝 Hunyuan回答道:“要计算现今的一元钱相当于1977年的一元钱的多少倍,我们需要考虑物价水平的变化。根据搜索结果,1977年的一万元相当于今天的1447万元。这意味着物价水平上涨了约1447倍。因此,现今的一元钱相当于1977年的一元钱的约1447倍。” 这个图片运用到我的文章上后,在前三十年黑子们中间引起了轩然大波,他们纷纷发文发帖对此激愤万分,质疑不已。 看到他们的这种歇斯底里状态后,我决定复核一下与元宝Hunyuan的对话。由于先前元宝 Hunyuan给出的答案单一,而且还没有特别说明这个图片数据是基于货币供应量计算的,所以我才将其采纳于我的文章中,而我的问话是没有任何毛病的。 这次我再一次向AI人工智能求证,并且把质疑的情况输入进去,元宝 Hunyuan表示,出于先前疏漏的考量,它重新审视了这个问题,为了谨慎起见,它给出了三个不同视角的答案。 其中这次新提供给我的第二个数据,是基于购买力计算出来的。购买力为经济学术语,顾名思义即是取得收入之后购买货品和服务的能力,所以采纳第二个数据应该是最靠谱的。然而由于给出的这个数据的区间幅度太大,无法精准定位取用,所以我又让元宝HunYuan结合国家统计局的CPI数据基准进行修正,然后又把修正后的结果发给DeepSeek人工智能系统进行重复验证,最终DeepSeek得出的结果与元宝HunYuan修正后得出来的结果高度一致。 因为AI人工智能给出的答案,其区间幅度依然较宽,为了公平起见,我将500元和1500元合一取中,即:合理区间的中间值。 基于购买力计算:1977年的30元相当于当今的(500+1500)÷2≈1000元 即:1977年的一元钱大概相当于当今的1000÷30≈33.3元 就是说,从1977年到现今,历经48年,当时的一元钱的购买力相较于现今的一元钱,购买力已经翻了33.3倍。 根据DeepSeek给出的答案,改革开放前农民人均年纯收入是133.6元。 相当于现今的:133.6元×33.3倍≈4448.9元 就是说,1977年农民的年人均纯收入133.6元,已经大约相当于当今4448.9元人民币。 相较之下,当今中国农民仅靠种地的年人均纯收入约3000-6000元(合一取中后,为4500元。) 把1977年的农民在农业上的平均年收入与当今农民在农业上的平均年收入相比较:4448.9-4500≈-51元。 就是说,相较之下,1977年的农民一年在农业生产上的平均纯收入,比现今农民一年在农业生产上的平均纯收入大约仅仅少了51元。 4448.9÷4500×100%=98.86% 最终结果是: 土地承包前农民在农业上的平均净收入是当今农民在农业上的平均净收入的98.86%。 在农业机械生产力和农业科技水平不可与当今同日而语的情况下,公社时期农民在农业上的平均净收入水平比当今农民在农业上的平均净收入水平仅仅少了1.14个百分点,这还要啥自行车?黑子们倒什么苦水?这个结果虽然二者收入几乎持平,但依然让黑子们贬损前三十年的论点产生崩溃! 关键问题在于,事物的发展往往呈现出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趋势,不断提升着品质和水平,这种发展趋势才是合情合理的,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空中楼阁。 例如,人类社会的发展从最初的原始社会到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再到信息社会,每一次转变都是在前一次基础上的提升与升华。虽然这种前进并非直线式的,而是呈现出曲折迂回的特点。在向前发展的过程中,会出现多种挑战和障碍,需要不断应对和解决。 将这种发展规律对映整个共和国农业史,结果就会发现,共和国农业就是沿着这种规律逐渐演化发展过来的。就是说,没有之前基础的铺垫,根本就不可能有中国农业的今天。 因此,求全责备,甚至把前三十年的中国农业,骂得一文不值,像苦大仇深般歇斯底里的控诉,都是一些不安好心,不懂人言的不肖之徒所干的事! 举个例子,有一个叫李华的网民是这样比较的,他说: 按大米比较,77年是0.138元一斤,今天普通的米是3至5元,按4元计算,大约是77年的28倍。77年按工资50元算(属高薪了)可买大米约360斤。而今天按工资中位5000元算,可买大米约1250斤。按猪肉比较,77年是0.78元一斤,今天是14元一斤,大约是77年的18倍。按77年50元工资,可买猪肉64斤,而今天按5000元工资,可买猪肉357斤。按衣服与工资比较,77年绝大多数人工资在30至50元之间,一件衣服3至5元,大约可买10件。而今天按100元一件算,工资按中等水平5000元算,现如今可买50件。其他的电子产品,自行车之类的就更不用比较了,懂的都懂,只要不是极左们,都能算得清。 我对他的反驳: 随着代的变迁,许多商品的性质和品质已经今非昔比,虽然粮食至今没有品质上的变化,虽然今天的粮食还是过去的粮食,然而现在一斤玉米的价格还不值一瓶矿泉水的钱,说明当前的粮食价格已经低得不可理喻了,因此用粮食价格来证明一元钱在不同时代的购买力,是不足以为据的,这么做也是不够厚道的。同样是住房,当时住的大多是干打垒平房,怎么能和现在的楼房比呢?而当时猪肉、布料、自行车都是紧缺凭票供应产品,与现今都已是过剩产品怎么能有性价比的可比性呢?要是这样比下去,1977年的医疗和教育几乎免费,现今需要巨额支出才能摆平,这账你该怎么算呢? 中国年年都从境外进口大量的农副产品,这也导致中国土副农产品过剩。而今轻工产品生产也过剩严重,出口不畅,积压严重,你拿这些降价促销出售的商品来比较,从根本上就是不客观的。 如若拿品质一直丝毫未变,而价格一直跟随时代变化的茅台酒来比较,都比你举例所说的那些商品种类客观。 1977年一瓶茅台酒8元钱,当年的8元相当于2023年约200-300元(按CPI估算),但茅台实际价格涨幅远超通胀,更多由市场炒作和品牌溢价驱动,因收藏和投资需求旺盛,单瓶均价可能更高,整箱价格可达18000-22000元(单瓶约3000-3700元)。 为了客观起见,我用茅台官方建议零售价为1499元/瓶来算,因为官方建议价是由政府相关部门(如发改委、市场监管总局等)或行业协会发布的参考性价格,旨在规范市场秩序、保障合理利润或保护消费者权益,所以和计划经济时的政府定价的性质差不多,因为它已经充分考虑到了时代变迁中的通胀因素,所以非常合理。 现今茅台酒的官方建议价是1499元一瓶。 1499元÷8元=187.4元 就是说,如果以茅台酒的涨幅为标准来计算,1977年的一元钱的购买力,相当于现今的187.6元。 那么按这个数值,再按你李华的算法,以前的50元工资相当于现在的187.6×50=9380元,可购买670斤猪肉,比你李华说的当今5000元工资水平只能买357斤猪肉,还能多买313斤。 问题是,单纯拿一样或几样商品来做比较,根本就不科学。 DeepSeek所给出的结论,也印证了我的话。那就是:“单纯用几样商品对比购买力是不科学的,若严格限定范围、校准参数,也可作为辅助参考。但还是推荐优先采用统计局CPI、实际工资指数或学术界的购买力平价(PPP)研究来推算。” 可见,李华的算法根本就不科学。 而我先前询问DeepSeek和元宝HunYuan,得出基于购买力计算结合CPI的结果,则是非常靠谱的。因为它基础数据的真实性,是根据两个不同AI人工智能的相互印证,相互认可而成立的。 所以黑子们还想比吗?越比黑子们越掉链子。 后记: 那位以诋毁社会主义为己任的孙正清源,竟然造谣说:“实际上不管怎么算,到1977为止全国农业人口人均产值0.328元的现实,是改变不了的。” 我为什么定性他在造谣?因为他的话毫无根据!请看DeepSeek所给出的数据: (注:DeepSeek给出的结果才是真的) 再看元宝HunYuan对孙正清源这个数据的评价: 尽管孙正清源擅长用撒谎来蒙蔽他的受众,然而在我反驳孙正清源的文章下,依然有被孙正清源忽悠得懵懂糊涂之人来替他为虎作伥。只不过人数寥寥无几。他们的特征大多只会喊几句打倒极左的口号,然而他们口中的“极左”却在用铁证和严谨的推论说话,反观他们这些极右,却在用无证之论与撒谎、蒙蔽和扣帽子来说话,二者谁的话才具有公信力呢?这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孙正清源们常常贼喊捉贼,然而良心的网友还是居多,他们纷纷以自身经历来留言,用真实事例来现身说法,以此反驳孙正清源。 在这里我摘录几段给大家看: 1、只知道当时都是三四十元可以养全家六七口人,并可以供孩子读大学毕业,这是事实。你口中的不明真相群众还是明白的。 2、我62年人,上小学一年级时,一学期的学费是0.8元。 3、1977年的物价具体情况我不清楚,1988年我在卫生局业务科负责统计工作,当时一个阑尾炎的手术费是25元,一个人如果因此病在乡镇卫生院住院7天治疗,其手术费、药费、输液费、治疗费加在一起不会超过100元。反观现在,传统开腹阑尾炎手术费用一般在8000 - 12000元,腹腔镜手术则在10000 - 15000元左右,太吓人了。 4、面条那个时候是一大碗,真正的一大碗,才多少钱?现在也是一大碗,是上口大,底浅的一大碗,是多少钱!过去的0.09元和现在的10元?该打脸的是... 5、本人75年在区卫生院生俺闺女,连住院三天共花了三元捌角。 结论: 综上所述,归根结底,到底还是真实合理的数据,才会产生令人信服的公信力。真实的数据往往来源于科学的评估计算方式,这样才能揭示那个时代的真相,摒斥一切诋毁不实之词,打脸和揭穿前三十年黑子的丑陋面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