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中国舆论场上奇葩现象层出不穷,其中很突出的一个,是经久不息的一股“胡适热”。一些人把已经过世很久的民国文化名人胡适抬出来加以讴歌赞美,甚至将其描述成古今第一完人。 既然这样,乘着这股热劲,我们不妨设想,如果胡适其人活在当下,面对霸权对华“战略竞争”及特朗普当局发起关税战,他会做怎样的选择取舍呢? 依其人历史上的表现,可以判断,活在当下的胡适一定不甘寂寞而积极活动,其具体举措一定是大声疾呼中国不要反抗反击,而要顺应和满足美国的要求,避免中美之间的对抗。为此,他可能要给政府领导或决策层写信,提出相应的意见建议,也注定将奔走呼号搞出足够大的社会影响,也可能穿梭在中美之间义务充当说客,劝说美国当局对中国手下留情、适可而止,劝说中国政府赶紧放弃抵抗、举手投降,一如当年“九一八”事变以后所主张、所践行的那样。 也就是说,如果胡适真的活在当下,其人依然还还将坚定地奉行他的投降主义。因为对胡适这种人而言,现如今向美国投降是相当不错的好事情。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其一,对美国感情深厚。对美国感情深厚,这是胡适这类人的突出特点。这种人尽管原来还是中国人的底胚原胎,但因为吃饱了洋面包,喝足了洋墨水,经历长期熏染蜕变再造,在此之后,就从里到外、从形而下到形而上,一概都高度西化洋化,因此实质上已经成为一个洋奴了。这些人对美国本就在精神情感上已经跪拜臣服,表面形式上再举一下手,也是乐得其所,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其二,同美国联系密切。由于曾在美国的土地上学习和生活过,胡适这类人同美国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那里构筑起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这些关系并非局限于个体之间,还包括个体同特定团体的关系,譬如高校、研究所、民间学会等,其中很多团体都有着厚重的官方背景。依靠这些联系,形形色色的胡适们在美国社会发展出各种形式的关系户,编织成各种类型的关系网,彼此之间互相借重、互相利用,造就了胡适们在美国社会的一定地位,也有足够广阔的政治与社会活动空间,甚至能够得到美国官方的器重。 其三,在美国资产丰厚。没钱在哪儿都玩不转,文化名人也不例外。而美国更是一个赤裸裸的金钱社会,没有巨额资金的支持,胡适也不成其为胡适。但正如人们所看到的那样,不管中国穷富,不管中国是不是缺钱,但形形色色的胡适们却从来都不缺钱。他们通过各种手法在中国捞钱,然后将其转移到美国,日积月累之下,往往都在美国存下有丰厚的资产,足够支撑他们在美国吃喝享乐而无后顾之忧了。 相反,如果拒绝投降而走坚决反抗斗争的路子,则将给胡适们带来沉重的打击与损失: 一是思想精神层面将遇到沉重打击。以为美西方是先进世界,先进世界不但科学技术先进,而且政治经济等思想理论都先进,相当一些中国人就是秉承这样的逻辑与思路,而胡适这类人就是接受和传播美西方先进思想的代表与典范。在这样的逻辑思路下,过去的胡适也好,现在的胡适也罢,理所当然就被打扮成中国人的教师爷与启蒙者,而且身价百倍、高人一等。但前提必须是中国对美国的臣服与归顺,如果不是这样,而是同美国打起来了,彼此成为仇雠,那么大大小小的各色胡适们所拥有的履历资本与学术学位头衔等也就都完了,都一概变成了负资产,他们所奉行的价值逻辑和思想理论体系自然也要被中国人民所唾弃,一钱不值而无法变现兑换了。这将使他们在精神思想层面遭遇严重的打击。如果他们在中国生存没有了价值,那么在美国那里还有价值吗? 二是资产财富上将招致致命损失。虽然像胡适这样的文人不一定做生意,但他们中的一些人在美国也存有可观的动产和不动产,同时手里还可能攥着大把的美元。如果中美关系恶化,不但其手里的美元堪忧,更加岌岌可危的是他们在美国的那些资产。当今中国的胡适们甚至早已将自己及其家族的利益转移到美国,可以说中美关系承载着这些人的身家性命。这种依附性的人身财产关系,在他们眼里其实就是政治底线,是万万不能被摧毁的。 三是狡兔多窟的个人生活受到强烈冲击。对抗美国的霸凌,拒绝美国的支配,来自美西方的各种对华封锁和制裁就可能愈演愈烈,中美之间的联系可能面临中断。这将给那些“美国有家”的人带来诸多烦恼与障碍,将全面颠覆他们现代贵族的人生优越性和荣誉感。这其中当然包括以美西方为家的胡适一类文化人。 在中美矛盾与对抗关系之下,过去与现在的胡适们都会站队美国,这种历史选择的比较和联想,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 第一,胡适路线是典型的精英路线。在中国不是谁都可以当胡适、学胡适的,相关条件相当高端。一些精英人士当然可以,但绝大多数人则完全没有可能性。因此,胡适路线是典型的精英路线,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未来还将是这样。 第二,“胡适热”有深刻的背景和原因。胡适之所以成为一些人的楷模和崇拜对象,歌颂赞美胡适的声音大噪且持续不断,折射出中国社会严峻的现实生态,有着深刻社会经济原因。突出的一点,就是现如今的中国体制内外也有一大批胡适式人物,他们拥有与当年胡适类似的海外背景及联系,又在中国占据一定社会地位和政治经济条件,与胡适一样具有洋奴的本质,代表着美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及其资本利益的要求。形形色色的胡适们活跃在中国社会生活中,把胡适当偶像和榜样树立起来,既是这些新胡适们的精神渴望,也有着深刻的政治企图。 第三,怎样解决胡适问题,是中国社会意识形态斗争的战略挑战。胡适现象已经构成严峻的社会问题,有人认为中国的胡适太少,有人认为现今的胡适太多;爱国似乎有罪,投降反倒有理;该臭的不臭,该香的不香,往往官媒态度暧昧不清,社会共识严重分裂。从这个视角看,面对当前的反霸斗争,中国社会究竟对胡适式的主张采取什么态度?面对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斗争,中国未来会不会走胡适代表的方向和道路?这不仅是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不可回避的一个重大挑战,而且事实上决定着中国改革发展的前途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