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女士在集团股东大会上发言说:“在人才培养当中绝不用一个海归派,因为海归派里面有间谍,我不知道谁是谁不是,在无法辨别是否是间谍的能力下,我只能保守的选择,在国内的高校培养我们自己的人才。” 此话一出,立即引起了轩然大波,各路公知大V纷纷举起道德的大棒砸向了这个奇女子!他们认为,董明珠的言论透射出极端和偏见,这对中国对外开放,吸引境外人才是不利的,负面影响颇大。 在他们看来,董明珠就是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方向标,一言一行都影响中国的改革开放。然而问题的实质却不是这样,一个企业领导人的话,充其量其实际影响力,只限于企业内部,这与国家对外开放政策无关,毕竟每一个企业的选择都有其自主性,。企业本就是以经营为目的,就像每家每户过日子一样,各有各的发展道路,各有各自的选择,有的企业为了提高竞争力,甚至高薪争抢海归于门下。 祛除高大上的意识形态后,董明珠的本真则是企业自我保护意识的觉醒。因为格力集团是混合所有制大型企业,是各种技术专利的云集重地,所以做为董事长的董明珠,其每一个决策都显得举足轻重。换个角度看,如果董明珠治下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微企业,说这话就不会被道德绑架了,董明珠也没有必要说这种话。问题是,董明珠对海归有偏见吗? 据我观察,董明珠的话貌似极端,实则透射出一种现实的焦虑。 格力电器集团多年位居中国发明专利授权量榜单前列(如2022年位列中国企业前三)。国际专利(PCT)申请活跃,目前正在加速技术全球化布局。 根据格力电器公司的公司年报(2022年数据)及公开报道,格力每年将营收的约5%-6%投入研发,拥有近1.6万名研发人员。重点布局空调、新能源、芯片、智能家居等领域,专利技术覆盖全产业链。 截至2022年底,格力电器累计申请专利超过10万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超3万件,发明专利占比非常高,涉及核心技术领域(如压缩机技术、节能技术、智能家电等)。还有实用新型与外观设计,涵盖产品结构优化和工业设计,支撑产品多样化。 其实,相较于企业的硬件,企业的软实力才是企业的命脉。只要企业的软实力在,企业的生产设备即使全部丧失,企业也会保有东山再起的实力。 然而企业的软实力其实是非常脆弱的! 打个比方,中国人的家庭喜欢存钱,除居家场所外,家庭存款也许占据这个家庭财富的90%以上,家长如果不慎把存折密码透露了出去,也许会在一夜之间家庭的90%财富就会流失掉。 相较于家庭,企业的技术专利,就同存款密码一样重要!这就涉及到了企业的用人制度。 企业用人可不是请客吃饭,核心技术岗位人员成千上万,所以必须牢牢把控。格力每年砸60多亿搞研发,这么厚的家底,其实更经不起折腾。 有人会好奇,董明珠为何会产生“海归易成商业间谍”的判读? 提起“海归”,我们就会联想起钱学森那一代中国科学家的中坚群体,他们为中国科技起步乃至腾飞,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他们的开拓,就没有当今的中国科技腾飞。 纵观中国近代史,从19世纪末清政府派出的第一代留学生归国参与洋务运动,到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的第五代留学生回国投身祖国建设,百年来,五代海归尽管面临不同的历史条件和机遇,但回国之后都为国家的发展建设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可以说,从洋务运动起,中国的五代海归对中华民族从贫弱走向富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事情总是有其两面性,在此需要了解不同时期海归的背景。 就拿钱学森那一代人的背景为例。他们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回国的,当时国家急需建设人才,国际环境也比较封闭,他们回国的动机更多是出于报效祖国的使命感。 当今时代的人会觉得奇怪,心里总有一个疑问,那就是老一辈海归为什么会有如此强烈的归属感? 原因是因为,他们那几代人受传统儒家文化和革命精神影响非常大。他们那个时代,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相互撞击,耳闻目染列强对中华民族的欺凌和掠夺,中国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意识被激励出来。当时的这一群体更强调“家国一体”的集体主义,报效祖国的情绪就会非常浓烈。他们学成后,归国思乡之情溢于言表,甚至不惜放弃了国外优渥富足的生活,毅然回到贫穷落后的祖国,开始了为国打拼的生涯。 而当今时代的海归,境遇已经和老一代海归大相径庭。由于后四十年在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人们的思想意识已大不如以前。 教育体系的变化,导致过去强调的集体主义和奉献国家意识被边缘化。教育是神圣的事业,然而从某些教授被戏称作叫兽的现象,就能看出其中所隐匿的校园政治生态,其中所产生的思想异化是触目惊心的。比如,某高校政治教授专门在课堂上贬损前三十年,甚至公然在网上将毛主席污蔑为“神主”。 广东顺德的和美术馆里,公开展出了多幅辱军油画。这些丑陋的画作出自一个名叫岳敏君的画家之手。有资料显示,岳敏君是河北师范大学、天津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吉林艺术学院和鲁迅美术学院等多家院校客座教授。此人污辱解放军、污辱革命领袖的画作在国外颇受欢迎,其作品多次刷新个人画作拍卖纪录和中国当代艺术品拍卖纪录。 无独有偶,有个名字叫张发志的画家,此人不止一次地利用其不堪入目的画作丑化和侮辱革命英烈。张发志任教于四川大学艺术学院,他所创作的“红军”系列作品,把长征通过自己的邪恶构想,勾画出极具负面效应的红军形象。 这种情况不是孤立的,一些教师在大学讲台上,不加分析和判断地随意传播西方价值观,有的甚至公开发表抹黑社会主义的言论,也有老师‘乐于’在课堂上向学生们传递一些消极、负面的内容,造成学生价值观念的混淆、理想信念的动摇。当年高校学生“占天事件”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催发的。 高校的意识形态阵地被西方价值观所“攻占”,其思想形态在学生中如瘟疫般扩散。受到这种意识形态的深刻影响,身染思想病毒的大学生,国家认同感非常淡薄,如果出国深造,则进一步耳闻目染浸润于西方思想的海洋之中,从而加剧这种离心意识,难免会成为宣称“只有在美国才能呼吸到又甜又新鲜的空气”的杨舒平或者许可馨们。 与中华民族传统的家国情怀意识所不同,海归的价值取向更趋向于个人发展。比如那个让董明珠道歉的胡锡进,他的女儿胡维佳是一位有着复读考入名校、赴美当志愿者、环球网驻美记者的经历,是个妥妥的“海归派”。她在某次访谈中曾吐露过自己的真实想法:“如果我说我自己爱国,是不是有点假?因为,我的祖母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 这种转变源于教育理念的基因突变,是历史背景与时代变迁所产生的差异。 老一辈接受的教育受“为国家而学”的使命驱动。钱学森等老一辈海归成长于国家积贫积弱、民族危亡的年代。他们留学的目的往往与“救亡图存”直接相关,回国后承担了建设新中国、突破技术封锁的使命。当时的国际环境(如冷战时期的铁幕封锁)也迫使许多科学家将个人理想与国家需求高度捆绑。 而当代教育更注重个人价值。海归群体的价值观多样性增加,家国情怀已不再是唯一标签。 社会环境的变化,导致人们的心态发生了变异。说句难听的话,在这种异化性教育的影响下,学生对家国的忠贞不渝程度必然会大打折扣。特别是到境外求学后,他们会受到西方的意识形态更充分的影响。而西方意识形态强调个人主义和个体权利,每个独立的个人作为社会的一分子,都有自己独立的个性与利益。这种思想体系接触多了,海归的思想更容易形成了全新的意识体系,那就是所谓的“现代意识”。而现代意识更尊重个体价值,所以海归的选择可能会更多元,例如追求个人理想、技术创新或商业成功。现代社会价值观更多元化,所以家国情怀不再是海归的唯一追求,更重视的则是个人成就和生活质量。 所以此海归非彼海归,他们回国的动机已不能和老一代海归报效国家的意识同日而语了。他们更多的是全球化身份的认同,现代海归往往具有双重文化背景,对“家国”的定义可能更复杂。部分人更倾向于以国际化视角参与中国发展,而非传统的“奉献式”报国。 然而虽然经历决定思想,但也不能一概而论,现今还是有很多现代海归家国情怀未泯,只是表现方式不同,比如在科技、创业领域支持国家发展,或者通过其他方式贡献力量。 数据显示,中国海归群体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文化交流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许多海归科学家参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推动芯片、航天等领域突破。所以也不能一杆子打翻一船人,商业间谍活动毕竟是少数行为,与个体选择、外部环境有关,与“海归”这一身份无必然联系。将间谍问题简单归咎于某一群体,既不符合事实,也可能加剧社会偏见。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董明珠的这番言论也反映出当下企业在用人方面的困惑和担忧。在全球化的今天,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在引进人才的同时甄别安全风险,保证企业的安全和稳定,是每一个企业管理者都需要思考的问题。董明珠之言虽然有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之嫌,但是也有惊弓之鸟式的焦虑心态。 董明珠作为格力的掌舵人,肩上担负企业的兴衰成败,她的每一个决策都关系到格力的未来。她从企业安全和利益的角度出发,出于对格力核心技术和商业机密的保护,才会如此坚决地拒绝“海归派”,这也无可厚非的,毕竟她没有国安人员的本事。 格力拥有36项国际领先专利,11个国家及实验室空调专利,可谓是全球第一。 特别值得强调的是,格力集团是一家涉及军工、边防、基建等关乎国家机密和核心数据安全的企业,商业间谍能不心心念念的惦记吗?有句话叫“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心理阴影肯定是亲身体验的结果,所以董明珠的话一定是吃过亏才说的。 2019年,格力曾起诉一名前员工曹某,指控其跳槽至竞争对手公司后泄露格力技术机密。此后,2020年格力子公司的海归高管王某,涉嫌窃取公司自主研发的“高精度数控机床”核心技术机密,试图向境外出售,后被警方查处;2023年,又连续两次发生海归技术人员对外泄密事件,给格力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董明珠对此应该是刻骨铭心的,所以不应该对董明珠上纲上线。 中国的发展需要开放包容的国际交流,同时也需依法维护国家安全,保护企业的自主经营权。胡锡进不是总是呼吁“包容”和求同存异吗?他不是一直反对“打打杀杀”吗?这会怎么不包容了?怎么也开始喊打喊杀起来了?他能包容诋毁八路军的莫言,能对鸭脖鼠头实行宽容,却不能包容民族企业家董明珠,如此双标,难道不是屁股决定脑袋吗? 不可否认,部分海归在尖端领域(如人工智能、生物科技)有专长,有国际视野,或者在国外有广泛的人脉。这些因素可能会让他们成为某些国家情报机构的目标,有可能被境外势力盯上,被外部势力通过金钱收买、意识形态渗透、胁迫利用等手段进行拉拢。 商业间谍活动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日本企业普遍将情报视为竞争的关键因素。为了应对对手的科技发展与商业竞争,美国国会中部分民主党人已经开始主张,必须通过情报机构来协助提升美国的经济实力。许多大型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庞大的经济情报网络,该网络不仅覆盖了全球主要企业,还扩展至大学和研究机构,形成了一个高效的情报收集和分析系统。 中国核心企业所面临的威胁非常严重。而国际间企业竞争非同儿戏,不似胡锡进嘴巴动一动那样轻松愉快,而是刀刀见血,一不小心企业就会全军覆没,每年都有大把企业因为核心数据泄露直接损失上亿元,为此某国产芯片企业每年都会将营收的8%用于信息安全建设。 近年来媒体报道了多起针对中国科技企业(如华为、大疆)的间谍案件,涉及境外势力通过技术合作、派遣间谍伪装成求职者、网络攻击等手段进行窃密。如某军工企业的海归工程师倒卖设备图纸。某研究所留美学者窃取基因数据。桩桩件件触目惊心! 2023年7月20日,美国中情局局长伯恩斯在出席阿彭斯安全论坛期间,对外宣称近年来美国在中国的情报网络建设工作取得很大进展,并且正在构建更为强大的人力情报系统。这等于明目张胆地向全世界宣布,美国在中国安插的间谍的数量已经多到了让他们感到非常满意的地步。 2018年法新社曾发表一组数据,中国国内的间谍至少在11万人以上,最多的是美国间谍,其次是日本间谍。据法新社统计,目前在华的间谍一共有115675人,其中外国籍人士48564人,中国籍人士67111人。美国在华商业间谍有9695人,法国在华商业间谍有5592人,日本在华商业间谍有10302人,德国及欧盟其他国家在华商业间谍有10219人。 2021年,我们自己的调查数据更加怵目惊心,光是日本一个国家,在我们国内的间谍数量就不少于50万人。 美籍华人潘婉芬在中国境内活跃了20年,建立起自己庞大的情报网络,向美国提供了无数珍贵情报,给中国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其中涉及的人数多达近2万人,其中商业间谍达9600余人,军事间谍多达9800余人。 2023年曝出的曾某某和郝某两起案件,进一步揭示了美国中情局对中国的深度渗透。两人均为公派留学人员,在美国学习期间被策反。 高科技企业的涉密岗位覆盖研发、产品、法务、供应链等核心环节。高科技企业中常见的涉密岗位,首先是研发部门,比如芯片设计工程师、算法工程师,他们直接接触核心技术。然后是产品经理,尤其是负责未发布产品的经理,掌握市场策略和产品细节。法务和知识产权岗位处理专利和法律文件,自然也是涉密的。供应链和采购岗位可能涉及供应商信息和成本数据。信息安全岗位本身负责保护机密,所以也是涉密的一部分。高管层如CEO、CTO,以及财务和审计人员,处理财务数据和战略规划,同样需要保密。 普通底层员工的“涉密”的岗位也很多。如底层员工所接触的生产工艺流程、设备参数、设备维护手册、基础代码库、良率数据、会议纪要、产品基础技术标准及专利技术的应用层面等等。 胡锡进拿劳动法说事,其实企业自主经营本就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比如华为只要世界级人才,马化腾招游戏工程师,只要985硕士,这犯法了吗?没有。这是保障企业安全发展的自主性,是小心无大错的风险意识心态,这就像银行金库安防盗门,目的不是怀疑所有人,而是防那种0.1%概率倾家荡产的意外,因此此事关乎着企业生死。 美国联邦调查局指出,经济间谍行为已经成为国家安全面临的最大威胁,估算每年给美国经济带来了1000亿美元的损失。 所以事关企业命运的大事,应由企业自己定夺,不应该成为圣母心泛滥辩论场的焦点问题。现实里,新能源车企海归高管带队跳槽,芯片企业里留美高管倒卖工艺,这些血淋淋的教训还不够吗?企业不是慈善机构,核心技术领域宁可错过1000个人才,也不能放一个隐患。人才虽然难得,隐患更能使企业遭受灭顶之灾。这种极端可能不利于社会,但却对企业安全加了一把安心锁。当企业都学会了拒绝隐患,都建立起自主可控的人才体系,企业的安全才会有充分的保障。 数据不会说谎, 2023年商业秘密纠纷案例,海归背景占比37%,现今还在以每年15%的速度上涨,可谓是山中有老虎。 对企业来说, 1%的风险都可能是灭顶之灾!所以董明珠之所以说这样激烈的话,道理很简单,因为企业毕竟不具备国安的能力,企业涉密事件一旦发生,所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几乎是无法弥补的,因为所涉及的是专利技术,一旦泄出,则对企业的竞争力几乎是毁灭性打击,虽可亡羊补牢,但是为时已晚。为了防患于未然,在企业没有辨别间谍能力的情况下,董明珠只能选择保守,在国内的高校培养格力的人才,这种自主风险意识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相较于国内院校生,海归接触境外间谍人员的机率要大得多。 近年来我们有太多留学生因到国外留学而被腐蚀拉下水的案例,一些人甚至在公派留学期间被外国机构招募,从事间谍活动。所以胡锡进让董明珠道歉的逻辑太荒唐!如果照此办理,政府公布64个拒绝录用海外留学生的岗位,中科院限制外籍院士参与机密项目,航天集团审查涉密人员海外关系,这些岂不是都应该道歉才是?按理说,要道歉的反而是胡锡进们,因为他们疏于对子女的教育,导致他们的儿女民族意识和家国情怀越来越疏淡,如果他们进入到涉密部门,谁会放心依赖他们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