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首页 焦点述评 查看内容

雄关漫道从头越——评俄共全面恢复斯大林历史公正决议

2025-7-10 22:24| 发布者: 南极| 查看: 154| 评论: 0|原作者: 季立东|来自: 季立东公众号

摘要:   2025年7月5日,俄罗斯联邦共产党第十九次报告—选举代表大会通过《俄罗斯联邦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关于全面恢复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历史公正的决议》。正如当年我党1963年发表的《关于斯大林问题— ...
  2025年7月5日,俄罗斯联邦共产党第十九次报告—选举代表大会通过《俄罗斯联邦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关于全面恢复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历史公正的决议》。正如当年我党1963年发表的《关于斯大林问题——二评苏共中央的公开信》(以下简称《关于斯大林问题》)所言,时至今日,“斯大林问题,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大问题”。虽然当今的俄共不是俄罗斯的执政党,其影响力远不如当年的苏联共产党,但是斯大林评价问题的重大且重要性,依然不减当年。因为,正如《关于斯大林问题》所言:“中国共产党一贯认为,怎样认识和对待斯大林的问题,不只是对斯大林的个人评价问题,更重要的是,怎样总结列宁逝世以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的问题,怎样总结列宁逝世以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的问题。”进一步来就是总结当今世界百年大变局加速演进的时代背景下,世界第三次大战再次爆发可能性大大提高情况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如何应对以及自身如何发展的问题。因此,评价斯大林决不是俄罗斯共产党一家的事情,依然是世界共产主义者们共同的事情。“关系到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共同的重大原则问题”(《关于斯大林问题》)。这样,我们就不得不对俄共这次决议给以高度重视和评价。

  如果总的评价那么就是这是可喜的,是进步的,但是远远不够!

  如果对比当年我党做出的《关于斯大林问题》一文中的关于斯大林问题,关于赫鲁晓夫二十大秘密报告的评价,相差甚远,实际上是倒退的。所以,对当今俄共这份决议不能给以太高的评价。这也说明,客观科学地评价斯大林及其领导的苏联共产党的时代还没有全面到来。我们一方面要为之奋斗,另一方面也要耐心等待历史的契机。正如上文提到,这决不是对一个人的评价问题。

  1、没有给以斯大林应有的历史地位评价

  下面我们看俄共决议的中文译文:

  在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和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所处的时代,发生了20世纪一系列重大事件——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创建、战胜德国法西斯主义与日本军国主义、驯服原子能以及征服宇宙空间。也正是在那个时期,在与国内外敌人的激烈斗争中,艰难地探寻着国家发展的正确道路。

  可是我们要问的是列宁和斯大林和这些伟大事件的关系是什么呢?这里没有提到。如果我们看看我们党的《关于斯大林问题》的表述,就明白当今俄共的用意在哪里了。

  《关于斯大林问题》中说:

  伟大的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这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党和政府的主要领导人,起初是列宁,在列宁逝世以后,是斯大林。

  斯大林,在列宁逝世以后,他不仅是苏联党和政府的领导人,而且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公认的领袖。

  从十月革命开始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到现在只有四十六年。斯大林作为这个国家的主要领导人,近三十年之久。无论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上说,或者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上说,斯大林一生的活动,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这三个自然段是对斯大林的历史地位的评价,我们党的评价一言以蔽之“无论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上说,或者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上说,斯大林一生的活动,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具体来说就是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第二任领导人;列宁逝世后还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领袖!

  这种极为明了、简单的历史评价,俄共的决议却没有!

  如果斯大林没有一定的历史地位,做这个决议有什么价值?岂非多余也乎哉?!

  没有评价其历史地位是什么意思啊?就是在打压其历史地位,历史贡献,或者说在模糊其历史地位,历史贡献。

  这绝不能说不是本决议的硬伤!

  我们党的《关于斯大林问题》正是基于首先肯定了斯大林的历史地位,所以才接着说:

  中国共产党一贯认为,怎样认识和对待斯大林的问题,不只是对斯大林的个人评价问题,更重要的是,怎样总结列宁逝世以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的问题,怎样总结列宁逝世以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的问题。

  也就是说才得出作这样的决议的重要性,必要性。否则就是多此一举。

  2、俄共决议把斯大林描述为一个爱国主义者而不是无产阶级革命领袖

  俄共决议把斯大林描述为一个爱国主义者而不是无产阶级革命领袖、无产阶级革命家,这是这份决议最大的问题。我想俄共这份决议提出的恢复斯大林的历史公正,可能就是恢复其“爱国者”的身份,也就是说是从民族主义角度来描绘斯大林,而不是从阶级角度,不是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角度来描绘斯大林。我们来看下面的正文:

  在那些为缔造祖国的荣耀与强盛、拯救本国人民免遭奴役与灭亡的伟大先辈当中,斯大林的形象熠熠生辉。他与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德米特里·顿斯科伊、库兹马·米宁、德米特里·波扎尔斯基、伊凡三世、彼得大帝、亚历山大·苏沃洛夫、米哈伊尔·库图佐夫等伟大人物并肩而立。他的名字与苏联国家制度的奠基人弗拉基米尔·列宁的名字一道,永远铭刻在历史长河之中。数百万的爱国志士高呼“为了祖国!为了斯大林!”的必胜口号,投身于与法西斯恶魔的殊死搏斗中。

  我们注意这里的关键词句“在那些为缔造祖国的荣耀与强盛、拯救本国人民免遭奴役与灭亡的伟大先辈当中”、“数百万的爱国志士”、“为了祖国!为了斯大林!”、“投身于与法西斯恶魔的殊死搏斗中”。

  特别是捎带脚把列宁也拉入到这个爱国者的行列来了,注意这里对列宁的评价是“苏联国家制度的奠基人”,这当然也是从国家的角度,而不是从无产阶级专政的角度来说的。这样,连列宁的形象也给改变了。

  于是乎,俄共决议居然得出这样的观点:

  今天,北约侵略集团正不断加剧对俄罗斯的侵略,弗拉基米尔·列宁和约瑟夫·斯大林与我们并肩战斗,捍卫祖国的自由与独立。

  俄共此文的撰写者想必是忘了十月革命前,列宁“让祖国失败”的英明决定了。如果是列宁在世,他会如此的支持当今政权?我想不一定吧!

  俄共决议对于斯大林的历史作用也是从国家领导人,不是从无产阶级领导人的角度出发的:

  即便把党与国家发展过程中已知的种种代价加在一起,也无法与斯大林在捍卫列宁路线、维护共产党员团结、奠定苏联工业强国基础以及组织抗击法西斯化欧洲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相提并论。他为取得战胜德国纳粹主义和日本军国主义的伟大胜利所作出的贡献是巨大的。

  在这里,斯大林的敌人都是外部敌人,而没有内部敌人。我们党《关于斯大林问题》中说:

  斯大林,他在反对各种机会主义的斗争中,在反对列宁主义的敌人托洛茨基分子、季诺维也夫分子、布哈林分子和其他资产阶级代理人的斗争中,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二者一比较,两者的区别,俄共这份决议的问题就一目了然了!

  关于这里提到的“苏联工业强国”,如果对比我们党《关于斯大林问题》的提法,区别也是非常明显了:

  斯大林,他领导苏联共产党和苏联人民,在国内坚持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路线,取得了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我们党的评价是从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的角度,是从路线的角度说的,重点提到了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建设!这都是从与资产阶级区别的角度来说的。这些伟大的历史成绩决不是一句“苏联工业强国基础”所能概括。

  此外需要点明,斯大林的历史作用不等于其历史地位,二者不能混淆,俄共这份决议没有肯定斯大林的历史地位!这是毋庸置疑的。

  这种把列宁,斯大林和俄罗斯历史上的那些杰出的统治阶级的人物并列,就是抹杀了二人作为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性质,地位,抹杀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对立,就是典型的阶级调和论嘛!

  试看《关于斯大林问题》如何说的:

  斯大林,他站在历史潮流的最前面指导斗争,是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的不可调和的敌人。

  斯大林的一生,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的一生,是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一生。

  这种爱憎分明的语言是当今俄共这份和稀泥的决议中绝不会出现的!

  这样的对列宁,斯大林的重新评价,当然是今天的俄罗斯当局所喜欢的!

  3、没有对赫鲁晓夫进行真正的批判

  肯定斯大林,就必然要批判赫鲁晓夫,但是,俄共这份对赫鲁晓夫的批判简直可以用“一笔带过”来形容。俄共决议说:

  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的闭门报告《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于1956年2月25日发表,此时苏共二十大的全部工作已完成。报告文本并未提交中央委员审议批准,因此带有明显的片面性,从而违背了党的生活准则,而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成立时期曾为维护这些准则而积极斗争。

  注意我加下划线的“因此带有明显的片面性”这个短语,片面性是说有片面的错误,另外的地方是正确的。换言之,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还是不能全盘否定。至于片面到什么程度,俄共决议也没有详细说明。

  至于说违背了党的生活准则,首先二者不具有因果关系。即使是党的集体决议也可能做出具有片面性的决议,因为对世界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即使一个集体也不能全面认识他们的对象。无产阶级政党也需要一个逐步发展成熟的过程,逐步科学地认识他们面对的环境,敌人。说决议有片面性就违背党的生活准则,这是牵强的,或然的,而非必然的。

  问题是党的生活准则是什么?当然是民主集中制。这里居然连这点都没有敢提到。真是慎之又慎呐!

  问题在于,这依然是捻轻避重。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不是什么违背了党的生活准则,而是根本背叛了无产阶级,背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倒向了资产阶级的路线问题,是大是大非的问题,不是什么党的生活准则问题!

  我们看我们党《关于斯大林问题》如何批判赫鲁晓夫的:

  赫鲁晓夫同志和苏共其他某些领导人,从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以来,对斯大林采取了一种什么态度呢?

  他们不是对斯大林一生的活动进行历史的、科学的全面分析,而是不分是非,全盘否定;

  他们不是用对待同志的态度对待斯大林,而是用对待敌人的态度对待斯大林;

  他们不是采取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总结经验教训,而是把一切错误都推到斯大林身上,或者把任意编造的所谓“错误”硬栽到斯大林身上;

  他们不是摆事实,讲道理,而是用煽动的、蛊惑人心的语言,对斯大林进行人身攻击。

  赫鲁晓夫咒骂斯大林是“凶手”、“刑事犯”、“强盗”、“赌棍”、“伊凡雷帝式的暴君”、“俄国历史上最大的独裁者”、“混蛋”、“白痴”,等等。当我们不得不列举这些污秽的、下流的恶言毒语的时候,我们实在担心弄脏自己的纸笔。

  赫鲁晓夫咒骂斯大林是“俄国历史上最大的独裁者”。这岂不是等于说,苏联人民在长达三十年之久的一段时期内,不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活,而是在“俄国历史上最大的独裁者”的“暴政”下生活的吗?伟大的苏联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绝对不能同意这种诬蔑!

  赫鲁晓夫咒骂斯大林是“伊凡雷帝式的暴君”。这岂不是等于说,伟大的苏联共产党和苏联人民在三十年内向全世界人民提供的经验,不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经验,而是在封建主义“暴君”统治下的经验吗?伟大的苏联人民、苏联共产党人、全世界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绝对不能同意这种诬蔑!

  赫鲁晓夫咒骂斯大林是“强盗”。这岂不是等于说,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曾经在一个长时期内,是以一个“强盗”为首的国家吗?伟大的苏联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绝对不能同意这种诬蔑!

  赫鲁晓夫咒骂斯大林是“混蛋”。这岂不是等于说,在过去几十年中进行着英勇革命斗争的苏联共产党曾经是以一个“混蛋”为其领袖的政党吗?苏联共产党人和全世界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绝对不能同意这种诬蔑!

  赫鲁晓夫咒骂斯大林是“白痴”。这岂不是等于说,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伟大苏联军队,曾经是以一个“白痴”为其最高统帅的军队吗?光荣的苏军将士和全世界一切反法西斯的战士绝对不能同意这种诬蔑!

  赫鲁晓夫咒骂斯大林是“凶手”。这岂不是等于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几十年内竟然把“凶手”作为自己的导师吗?全世界的共产党人,包括苏联共产党人在内,绝对不能同意这种诬蔑!

  赫鲁晓夫咒骂斯大林是“赌棍”。这岂不是等于说,各国革命人民在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动派的斗争中,曾经是以一个“赌棍”作为自己的旗手吗?全世界各国革命人民,包括苏联人民在内,绝对不能同意这种诬蔑!

  赫鲁晓夫这样咒骂斯大林,是对伟大的苏联人民的莫大污辱,是对苏联共产党的莫大污辱,是对苏联军队的莫大污辱,是对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莫大污辱,是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莫大污辱,是对全世界革命人民的莫大污辱,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莫大污辱。

  在斯大林领导时期也曾参与党和国家的领导的赫鲁晓夫,现在这样捶胸拍案、声嘶力竭地咒骂斯大林,究竟是把自己放在一个什么样的地位上呢?是把自己放在“凶手”、“强盗”的同谋者的地位上呢?还是放在“混蛋”、“白痴”一类人的地位上呢?

  赫鲁晓夫这样咒骂斯大林,同帝国主义者、各国反动派和共产主义的叛徒对斯大林的咒骂有什么不同呢?为什么对斯大林有这么深的刻骨的仇恨呢?为什么要采取比对待敌人更加凶恶的态度来攻击他呢?

  赫鲁晓夫反对斯大林,实际上是疯狂地反对苏维埃制度,反对苏维埃国家。在这方面,他所使用的语言,比起考茨基、托洛茨基、铁托和德热拉斯等叛徒,都毫无逊色,甚至有过之无不及。

  可见,我党当年决不是认为赫鲁晓夫犯下的只是违反党的生活原则的错误!而是“疯狂地反对苏维埃制度,反对苏维埃国家。”(这里的黑体字是我加的)这就把赫鲁晓夫的性质说明白了。

  我们党当年的评价对不对呢?看看苏联解体就知道我们党当年的这份决议是何等英明了!

  既然俄共这份决议没有上升到这种敌我斗争的高度,那么,对赫鲁晓夫的形象的描绘也就不能不走样了。俄共决议中的赫鲁晓夫居然是“无政府主义者”!该决议说:

  各代共产党人都应牢记布尔什维克主义创始人的教诲:“要更加相信党的全体工作人员的独立判断能力:他们,也只有他们,才能够抑制那些爱闹分裂的小小组的狂热,才能够慢慢地、不知不觉地、而又坚持不懈地影响他们,使他们产生遵守党的纪律的‘善良愿望’,才能够使无政府个人主义的狂热冷却下来,用自己毫不计较的态度来说明、证明和表明,被爱闹分裂的人所夸大的那些分歧并没有多大意义。”通过自己的行动背离了列宁的遗训,赫鲁晓夫充分展现出了无政府主义的个人主义、狂热和分裂倾向。(黑体字依然是笔者我加的)

  试问,无政府主义者的个人主义的性质和“疯狂地反对苏维埃制度,反对苏维埃国家。”能划等号吗?

  再者说赫鲁晓夫决不是无政府主义的个人主义者,因为他反对斯大林,是一大批人在支持他,是斯大林去世后,苏共中代表资产阶级路线的人支持他的结果,他不是一个人逆历史而动!

  他是以当时苏共领导人身份作的报告,也不可能出现什么无政府主义!

  可是,俄共这份决议为什么突然给赫鲁晓夫戴上无政府主义者的帽子?不过是当今俄罗斯寡头统治阶级为了自己的统治需要树立国家权威的结果。既然要树立所谓的俄罗斯国家权威,当然要反对无政府主义者个人主义。在与乌克兰,西方的战争中,爱国主义不一直是当今俄罗斯政权的口号吗?

  4、对于“个人迷信崇拜”一笔带过

  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的核心问题是揭露斯大林所谓的“个人崇拜”、“个人迷信”。但是俄共这份决议对秘密报告的主题则一笔带过:

  围绕揭露“个人崇拜”的喧嚣,给真诚的共产党员带来了沉重打击。这成了送给苏联政权敌人的丰厚大礼,导致苏联在国际舞台上的朋友和盟友产生动摇。

  而这是恢复斯大林声誉,恢复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批倒赫鲁晓夫秘密报告的核心、钥匙。可是俄共这份决议却蜻蜓点水后,悄然放过了。而这却是我们党《关于斯大林问题》一文的重头戏:

  苏共领导全盘否定斯大林,是在所谓“反对个人迷信”的幌子下进行的。

  苏共领导提出的所谓“反对个人迷信”,并不是像他们自己所宣扬的那样,要恢复什么“列宁主义的党内生活准则和领导原则”。而是恰恰相反,违背了列宁关于领袖、政党、阶级、群众相互关系的学说,违背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马克思列宁主义者认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政党,要成为真正的无产阶级的战斗司令部,就必须正确地处理领袖、政党、阶级、群众之间的相互关系,就必须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组织起来。这样的党,要求有一个比较稳固的领导核心。这个领导核心,要由一批久经考验的、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的领袖们组成。

  无产阶级政党的领袖,不论是中央委员会委员,还是地方委员会委员,是在阶级斗争中、在群众的革命运动中产生的,是对群众忠心耿耿,同群众有血肉联系的,是善于把群众的意见正确地集中起来和坚持下去的。这样的领袖,是无产阶级的真正代表。这样的领袖,是群众公认的。一个无产阶级的政党有了这样的领袖,是这个党在政治上成熟的表现,是无产阶级事业胜利的希望。

  列宁说得完全正确:“在历史上,任何一个阶级,如果不推举出自己善于组织运动和领导运动的政治领袖和先进代表,就不能取得统治地位。”(列宁,《我们运动的迫切问题》,《列宁全集》第四卷,第三三一页)他又说:“培养一批有经验、有极高威信的党的领袖,这是一件长期的艰苦的事情。但不这样做,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的' 意志统一' ,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列宁,《给德国共产党员的一封信》,《列宁全集》第三十二卷,第五〇五页)

  中国共产党历来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的学说,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领袖、政党、阶级、群众相互关系的学说,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我们历来坚持集体领导,但是反对贬低领袖的作用。我们重视领袖的作用,但是反对对个人进行不符合实际的过分颂扬,反对夸大个人的作用。早在一九四九年,中共中央就根据毛泽东同志的提议,决定禁止给党的领导者祝寿,禁止用党的领导者的名字作地名、街名、企业的名字。

  我们这些一贯的、正确的主张,同苏共领导提出的所谓“反对个人迷信”,是根本不同的。

  事情越来越清楚,苏共领导提出所谓“反对个人迷信”,并不是像他们自己所说的,是为了什么发扬民主,实行集体领导,反对夸大个人的作用,而完全是别有用心的。

  苏共领导的所谓“反对个人迷信”的实质,究竟是什么呢?

  揭穿来说,无非是:

  一、借口所谓“反对个人迷信”,把党的领袖斯大林同党的组织、同无产阶级、同人民群众对立起来;

  二、借口所谓“反对个人迷信”,丑化无产阶级政党,丑化无产阶级专政,丑化社会主义制度;

  三、借口所谓“反对个人迷信”,抬高自己,打击忠实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者,为修正主义的阴谋家篡夺党和国家的领导开辟道路;

  四、借口所谓“反对个人迷信”,干涉兄弟党、兄弟国家的内部事务,力图按着自己的意愿颠覆兄弟党、兄弟国家的领导;

  五、借口所谓“反对个人迷信”,打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兄弟党,分裂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赫鲁晓夫提出所谓“反对个人迷信”,是一个卑鄙的政治阴谋。这种人,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如果说他在理论上一窍不通,那末他在干阴谋勾当方面却是颇为能干的。”(马克思,《致弗·波尔特》,《马克思恩格斯文选》(两卷本)第二卷,第四六七页)

  从我们党的这份文件看,处理“个人迷信”问题正是全面解决评价斯大林问题的核心,如果不处理这个问题,那么,就谈不到重新评价斯大林,就谈不到给斯大林以应有的历史地位,也就谈不到肯定苏联那段伟大的历史时期的巨大而杰出的,光辉永存的贡献!

  因此,俄共这份决议与其说是解决了问题,不如说是再次提起老话题,提出问题,这也是俄共这份决议的历史贡献。至于解决问题,俄共这份决议还远远谈不到呢!

  如果要深入解剖这个问题,自然就要涉及到领袖和阶级的关系,自然就要深入到阶级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框架之中,这无疑是当下俄罗斯的政治生活所不允许的。至少是合法的俄罗斯共产党人无法获得的政治空间。如果看看我们党的文件就知道该如何正确地解决这个问题了。因此,俄共目前实际上无法解决重新全面评价斯大林的问题。

  5、俄共决议没有深入研究斯大林的错误方面

  由于没有认真研究斯大林的“个人迷信”问题这个斯大林问题的核心,所以,对于斯大林的评价工作事实上是浮在水面的,对于任何问题都不敢去深入触动,对于历来被作为斯大林“错误”方面的问题也是一笔带过。

  如果看看我们党的《关于斯大林问题》中的论述也是一目了然:

  斯大林,作为一个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他为苏联人民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建立功勋的同时,也的确犯了一些错误。斯大林的错误,有些是原则性的错误,有些是具体工作中的错误;有些是可以避免的错误,有些是在无产阶级专政没有先例的情况下难以避免的错误。

  斯大林的思想方法,在一些问题上,离开了辩证唯物主义,陷入了形而上学和主观主义,因而有时脱离了实际情况,脱离了群众。他在党内和党外的斗争中,有的时候,有的问题上,混淆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和处理这两类矛盾的不同方法。他领导的肃清反革命的工作,正确地惩办了很多必须惩办的反革命分子,但是也错判了一些好人,在一九三七年和一九三八年,曾经造成过肃反扩大化的错误。

  他在党和国家组织中,没有充分地实行或者部分地违反了无产阶级的民主集中制。他在处理兄弟党和兄弟国家的关系方面,也犯过一些错误。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他也出过一些错误的主意。这些错误,给苏联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造成了一些损失。

  斯大林一生的功绩和错误,是历史的客观存在。斯大林的功绩同他的错误比较起来,是功大过小的。他的主要方面是正确的,错误是第二位的。每一个正直的、尊重历史的共产党人,在总结斯大林的全部思想和工作的时候,一定会首先看到斯大林的主要方面。

  因此,在正确地认识、批判和克服斯大林的错误的同时,必须保卫斯大林一生的主要方面,保卫他所捍卫过和发展了的马克思列宁主义。

  对于斯大林的只占第二位的一些错误方面,应当作为历史教训,使苏联共产党人和各国共产党人引以为戒,不再重犯,或者少犯一些,这也是有益的。正、反两面的历史经验,只要是总结得正确,合乎历史实际,而不加以任何歪曲,对于一切共产党人,都是有益的。

  列宁曾经不止一次地指出,马克思主义者对于有些虽然犯过错误但仍不失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如倍倍尔、卢森堡等人所采取的态度,同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者完全不同。

  马克思主义者并不掩饰倍倍尔、卢森堡等人的错误,而是通过他们的错误例子,“学会避免这些错误,应当符合革命马克思主义的更严格的要求”(列宁,《沃依诺夫(安·瓦·卢那察尔斯基)论党同工会关系一书的序言》,《列宁全集》第十三卷,第一五〇页)。与此相反,修正主义者对倍倍尔、卢森堡的错误,只是“幸灾乐祸”、“欢喜若狂”。为此,列宁引用了俄国的一个寓言讽刺修正主义者说,“鹰有时比鸡还飞得低,但鸡永远不能飞得像鹰那样高”。倍倍尔、卢森堡是“伟大的共产党人”,虽然他们犯过错误,但他们始终是“鹰”,而修正主义者,则是“工人运动后院粪堆里”的一群“鸡”(列宁,《政论家的短评》,《列宁全集》第三十三卷,第一八〇、一八一)。

  倍倍尔、卢森堡等人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远不能同斯大林相比。斯大林是一个历史时代的无产阶级专政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的领导人,对他的评价,应当更加慎重些。

  苏共领导人指责中国共产党为斯大林“辩护”。是的,我们是要为斯大林辩护。在赫鲁晓夫歪曲历史、全盘否定斯大林的情况下,为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利益,我们理所当然、义不容辞地要起来为斯大林辩护。

  中国共产党为斯大林辩护,是为斯大林的正确方面辩护,是为十月革命创造出来的世界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光荣斗争历史辩护,是为苏联共产党的光荣斗争历史辩护,是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全世界劳动人民中的声誉辩护。一句话,是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实践辩护。不仅中国共产党人要这样做,一切忠实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共产党人,一切坚决革命的人,一切正直的人,也都已经或者正在这样做。

  我们为斯大林辩护,并不是为他的错误辩护。对于斯大林的一些错误,中国共产党人是早有切身体会的。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曾经犯过“左”倾和右倾机会主义的路线错误。这些错误,从国际方面的原因来说,有几次就是在斯大林的某些错误的影响下产生的。早在二十年代末期和整个三十年代,随后又在四十年代的初期和中期,以毛泽东同志和刘少奇同志为代表的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就在抵制斯大林的某些错误的影响,并且逐步克服了“左”倾和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路线,终于把中国革命引导到胜利。

  但是,由于斯大林的一些错误主张,是被某些中国同志所接受和实行的,中国人自己应当负责,所以我们党进行的反对“左”倾和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从来只限于批评我们自己的犯了错误的那些同志,而没有把责任推到斯大林身上。我们进行批评的目的,是为了分清是非,接受教训,推进革命事业。对于犯错误的同志,只要改了就好了。如果他们不改,也可以等待他们在实践经验中逐步觉悟过来,只要他们不组织秘密集团,暗中进行破坏活动。我们采取的方法是党内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正常方法,是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或斗争,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团结,因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们认为,这是人民内部的矛盾,不是敌我矛盾,所以应当采取这样的方法来处理。

  我们党用近两千字来阐述斯大林“错误”的一方面,具体来说论述斯大林错误的根源,表现,错误和正确、成绩的对比问题,以及该如何看待斯大林错误的问题,最后特别是论述论我们党是如何对待斯大林那些关乎中国革命不合实际的地方的。我们党的评价是既科学,又诚恳,而且以身说法,不是枯燥说教。进而言之,我们党早就科学地处理了斯大林不正确的方面了,不是现学现卖的。这与俄共这份决议一笔代过,完全不同。

  6、俄共决议肯定了我们党对毛主席的历史评价的经验

  俄共文件说:

  拒绝全盘否定斯大林的路线始终存在。在这方面,中国共产党以明智的态度看待毛泽东的功过得失,树立了一个值得借鉴的典范。

  我们当年《关于斯大林问题》的评价的基本做法其实也是如此,对斯大林的功劳和错误进行了两面的分析。

  这是当今俄共对我们党的伟大致敬!

  写在最后的话

  当下俄罗斯肯定不具有全面重新肯定斯大林,科学地认识他和领导的政权,时代还不到时候。我想,当世界局势出现一战即将爆发的那种状况,或者俄罗斯再次面临十月革命的情况,那么这个时代就到来了。到那时,人们也许就不会再次用所谓的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两个方面的综合来评价他,而是基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基于存在决定意识的基本唯物论原理来评价。正如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答蒲鲁东先生的“贫困的哲学”》一书中说道:“蒲鲁东先生认为,任何经济范畴都有好坏两个方面。他看范

  畴就象小资产者看历史伟人一样:拿破仑是一个大人物;他行了许善,但是也作了许多恶。”我们今天不也是在用这个方法评价历史人物吗?而这个方法的结果不就是不停地打嘴仗吗?你说的功绩我就说不好,你说的不好,我就说好。这种评价历史人物的二分法最终形成了法庭打官司的那种诡辩论的结果。

  历史证明,当我们还不能用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地评价历史人物而是用貌似公正的二分法评价的时候,那就还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时候。

  看着2022年以来俄乌战争带来的连绵不断的战争日益向第三次大战发展,看着美帝国主义统治阶级使劲挣扎自我挽救却越陷越深,我想,那个科学地评价诸如斯大林这样的历史人物的时期为时不远矣!

  纵然俄共这份决议远不如预期,充满了机会主义的论调,但是能再次提出重新评价斯大林问题,这就是一个巨大的历史功绩。

  科学地评价斯大林及其领导的政权,阶级,和时代,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得慢慢来。但是伟大转折时代到来,一日等于二十年的时代到来,也许就很快!

  俄共决议中文版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tOSSOEn1buaAc5_ts7nAeg

支持红色文化,请打赏本站

微信打赏码

微信打赏


握手

雷人

路过

鲜花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毛旗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京ICP备17031636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