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朱德写下《喜读主席词二首》,这两首诗不仅是对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深刻赞颂,更是理解大革命本质的重要文献。它们以简练的语言揭示了大革命的核心意义,至今读来依然发人深省。 1976年3月10日,《诗刊》一九七六年二、三月号 (总版82期)刊登了朱德委员长的二首词。 喜读主席词二首 朱德 毛主席76年词二首发表,聆,读再三,欣然不寐。呤咏有感,草成二首。诗刊索句,因以付之。 一 昔日上井岗,革命得摇蓝。 千流归大海,奔腾涌巨澜。 罗霄大旗举,红透半边天。 路线成众志,工农有政权。 无产者必胜,领袖砥柱坚。 几度危难急,赖之转为安。 布下星星火,南北东西燃。 而今势更望,能不忆当年。 风雷兴未艾,快马再加鞭。 全党团结紧,险峰敢登攀。 二 鲲鹏九万里,直上云海颠。 伟哉大宇宙,壮志充其间。 可笑蓬间雀,称霸欲吞天。 倏尔控于地,仙阁化为烟。 文革号炮响,帝修心胆寒。 春风化红雨,新枝壮且繁。 老中青一体,路线共瞻前。 阶级斗争纲,纲举目豁然。 掌握辩证法,统一宇宙观。 真心搞马列,地覆又翻天。 第一首诗回顾了革命从井冈山星星之火发展到全国燎原的艰难历程,强调了路线正确的重要性:“路线成众志,工农有政权;无产者必胜,领袖砥柱坚。”朱德从历史经验中得出结论:只有坚持无产阶级革命路线,革命事业才能从危难中化险为夷。这种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总结,与文化革命的核心思想高度契合。 第二首诗更加直接地切中了大革命的主旨:“文革号炮响,帝修心胆寒;阶级斗争纲,纲举目豁然。”朱德明确指出,文化革命是无产阶级捍卫政权、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伟大斗争。他深刻认识到,毛主席的目的就是要通过阶级斗争解决党内路线问题,清除走资派,确保社会主义的长远发展。 然而,历史的吊诡在于,这样的革命,在党内某些走资派的操弄下流产。今天,一些人否定大革命,完全无视朱德等革命家对大革命的深刻认同。抹黑目的,无非是掩盖篡改毛泽东思想、复辟资本主义的事实。 朱德在诗中写道:“可笑蓬间雀,称霸欲吞天;倏尔控于地,仙阁化为烟。”这是对帝国主义、修正主义以及党内走资派的嘲讽和警告。他用这句诗提醒我们,如果放弃毛主席路线,任由资产阶级思想侵蚀社会主义,革命的果实将毁于一旦。 1976年7月6日,朱德委员长逝世,享年90岁。在他逝后5个月,这两首诗终于发表。然而彼时毛主席已经逝世,朱老总写的诗,他永远也看不到了。 无产阶级的斗争从未结束,只有坚持阶级斗争的纲领,才能确保社会主义不偏离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