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朝日新闻》4月24日报道】题:自卫队“制服组”走上政治前台 自卫队“制服组”(军职官员)在安倍政府中的影响力日益增强。自卫队高层频频出现在首相官邸。在防卫省内部,“制服组”与“西服组”(文职官员)角力的结果是,“制服组”对部队的调动权限扩大。人们不禁产生这样的担忧:难道政治已成为追认“制服组”意见的工具。但政府的解释是,“文官统制”体制还在。 4月14日午后,自卫队军职最高层统合幕僚长河野克俊现身首相官邸。他径直走向首相办公室,同国家安全保障局局长谷内正太郎一道拜见安倍首相,估计是向首相讲解安全保障形势。 河野3月18日也出席了北朝鲜试射导弹后日本政府紧急召开的国家安全保障会议。会后,安倍首相将过去不向大众公开的国家安全保障会议开会的情景发到首相的脸书上,强调其与“制服组”的一体感。 2006年,将陆海空自卫队一元化调动的统合幕僚监部宣告成立,自那以后首相会见统合幕僚长至少有100次,其中安倍首相再次上台后就有76次。 过去统合幕僚长也到过首相官邸,主要是在报告震灾对策和新老交接时。多数情况下,统合幕僚长是作为防卫大臣和防卫省干部(文官)的随从到的首相官邸。安倍首相再次担任首相后,直至熊本地震前,统合幕僚长基本上是一周进首相官邸一次。在地震发生后,则变成2至3天就进一次首相官邸。 自卫队创设以来,一直保持文官优势的所谓“文官统制”体制。出于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军部妄为的反省,诞生了强化文官统辖的制度。但是,安倍政府废除了这一制度。根据修订过的《防卫省设置法》,去年10月防卫省进行了大规模机构改革,将自卫队的调动权集中到“统合幕僚监部”,军职官员的发言权骤然上升。防卫省干部担忧地表示,问题在于从法律上约束“制服组”的担保被取消,“文官统制”会出问题。 另外,依据去年修订的《日美防卫合作指针》设置的“同盟协调机制”规定,自卫队与美军的武官之间负责平时至战时的运用协调。由此存在这样一种可能:政治家和文官只是在追加承认武官们作出的决定。 【日本《东京新闻》4月23日报道】日本自卫队高级干部教育机构“统合幕僚学校”2011年度制定了一份研究报告,里面建议的解禁集体自卫权在那之后由安倍政府逐步实现。报告中的建议并不止于此,还将修宪纳入了目标。 报告名为《外国最新军事战略动向调研》。报告以中国军事威胁为前提,核心建议是自卫队如何为美国2011年提出的“海空联合作战构想”做出积极贡献,以应对中国军事威胁。 报告建议,首先解禁集体自卫权,解禁武器出口,放宽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使用武器的标准,“征用”民间人士等。这些建议都经由后来诞生的安倍政府得以实现。 不过,建议内容并不止于此,还提出事实上的修宪方案。其中有一条建议是,当出现战争、内乱、大型灾害时,临时停止宪法,引入“国家紧急权”(紧急事态条款),允许内阁不经国会参与直接发出相当于法律的政令。 研究设想了发端于朝鲜半岛有事的美中军事冲突以及台湾有事情形。报告将从九州南端至台湾的西南诸岛视为“主战场”,强调了在该地区强化防卫的必要性。 令人害怕的是,报告不只针对军事提建议,还提及了教育。报告中提到“为了确立全体国民的安全保障观,首先要加大公共教育的宣传”、“教育不应妨碍国家政策”等。 军事评论家前田哲男指出:“研究提出的自卫队参加美军海空联合作战建议,超出了政府方针,意味着日美中的全面战争。没有考虑外交层面,也有违文官统制原则。”这让人联想起自卫队统合幕僚会议1963年秘密实施的“三矢研究”图上演习。该演习设想“第二次朝鲜战争”,研究讨论了征兵制和战时立法,被曝光后受到国会严厉追究。 前田哲男说:“这种过火的讨论作为‘制服组的建议,如果在社会上生根发芽,逐渐成为政策,那将是一件恐怖的事情。应再次在国会上就其内容进行彻底的检证和追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