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马克思主义认为,法律是阶级意志的体现,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通过制定法律,将民众牢牢摁在地上,不准乱说乱动;所谓遵纪守法,就是让人老老实实接受其统治和剥压,如若违反,就会被绳之以法,成为公众舆论中的反贼、乱党和罪犯。马列毛和早期共产党人都曾被通缉、坐牢或杀头,对资产阶级来说,无一不是严重的“违法犯罪分子”。 2 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报复式打压之后,右派们对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的那种刻骨仇恨,跟左派对资产阶级专政的仇恨一样,应该感同身受了。人与人之间的仇恨能够达成和解,随着时间的流逝淡化乃至消弥,但阶级仇恨无法和解消弥,是可以通过代际传递,连绵不绝的。 3 真正的理想主义者是体制的天敌。由于其特立独行、异于常人的思想力和行动力,不仅统治集团把他当成危险分子,极尽诬蔑诽谤,想方设法孤立他消灭他,就连许多曾经的追随者也因跟不上他充满挑战性的行为方式,或者惧怕殃及池鱼,也渐渐疏远和离开他,甚至出卖他。他走的越远,路越崎岖、越充满艰险,身边的人也越来越少,最后,要么被关进监狱或送上绞刑架,要么离群索居,孑然一身,如同《让子弹飞》中的张牧之,一抹夕阳,一缕绝尘,“从此天涯孤旅”,虽则悲凉,却乃人生之大境界也。 4 法律从来不代表真理和正义,法律之上还有天理、人道和革命。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和20世纪的国际共运史证明了这一点,将来还会证明这一点。 5 忽然想起魏巍生前的两句话:“即使刀架在脖子上,我也不会改变自己的观点!”"继续革命,永不投降!"前一句是他在接受“组织”审查时说的,后一句是他的临终遗言。魏老是一个铁骨铮铮的共产党人,是为了捍卫信仰斗争到底的真正的战士,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6 匈牙利诗人有一首著名的诗,我年轻时就能背诵:“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我略改了一下:“生命诚可贵,自由价更高,若为主义故,二者皆可抛。” 7 我的书房中挂着一幅陈独秀的手迹条幅,是去年在南京大学文学院做讲座时获赠的。作为五四运动"总司令"和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路线虽然差点葬送中国革命,但人格上却令人敬佩。他被捕入狱后曾说:"监狱是最好的研究室。"这样的精神节操,在当今知识分子中还能找到吗?(7月13日) 8 近日追电视剧《浴血荣光》,听到毛委员发动秋收起义时喊出的那句口号“我们要打出一片由穷苦人说了算的天下”时,不胜感慨,他用自己的一生实现了这个目标,并兑现了“由穷苦人说了算”的承诺。是当之无愧的人民领袖。 9 《浴血荣光》中,共产党员在党旗下的入党誓词是:“阶级斗争,严守纪律,服从组织,永不叛党。”十六个字,“阶级斗争"居首。因此,将这四个字当作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是没有问题的。 10 《浴血荣光》片花第一个镜头就是毛泽东慷慨陈词:“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世界上只要存在剥削压迫,人民就应该起来反抗——这是共产党赋予人民的不可剥夺的权利。 11 世界上有两种监狱,一种有形,一种无形。前者只是囚禁人的身体,后者却囚禁人的思想。 12 对于文艺创作、学术研究和言论问题,不通过正常的交流探讨争鸣,而是以组织纪律乃至法律手段罗织罪名进行打击迫害,是法西斯主义的典型特征。 13 上个世纪30年代,鲁迅先生主编的“七月丛书”,被当作“非法出版物”遭到查禁。为逃避国民党当局的通缉,鲁迅不得逃离上海。幸好那时尚无“跨省追捕”,否则鲁迅难逃牢狱之灾。后来的结局我们都知道了,列入“七月丛书”出版的《七月的乡村》(萧军)和《生死场》(萧红)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14 根据山东作家赵德发小说改编的央视热播剧《生万物》被批美化地主老财,丑化穷苦农民,是一部剥削阶级的“翻案剧”,在网上遭到万众炮轰和声讨,以至于前环球时报主编胡锡进亲自下场,指责批评者上纲上线,扣政治大帽子,呼吁文宣主管部门“该播就播”,不能让极端言论肆意定性,扼杀创作自由。类似场景在近年的舆论界并不陌生,从《白鹿原》到《生死疲劳》、《软埋》等,同样的题材和主题屡见不鲜,业已成为中国自上世纪80年代告别革命以来的主流叙事模式。《生万物》并未走得更远,只不过原著的影响没有前面几部作品大而已。 15 在否定新中国前三十年乃至20世纪共产主义革命早已成为主流叙事的当下,民间舆论对《生万物》等的批判,不仅丝毫撼动不了精英们掌控的文化领导权,反而可能遭到进一步打压。对左翼来说,这与其说是关于文艺创作的争议,还不如说是一场力量悬殊的敌后抗战,虽然取胜无望,却能戳穿精英们罗织的谎言,为历史留下又一份血写的证词。 16 在民间对《生万物》铺天盖地的声讨中,由官方权威机构主办的一场高规格的研讨会还是如期举行了。这自然激起了新一波的批判潮,许多人为研讨会以抽象人性论和“真实年代剧”之类名义替《生万物》站台表示愤慨和不解,不明白主流舆论为何要逆大多数民意而不顾,去美化一个曾经被共产党宣布为反动阶级以及滋生其存在土壤的“旧中国”。他们不知道,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重要的不是被讲述的历史,而是讲述历史的年代。主流精英之所以执着地美化宁学祥们,是因为在他们眼里,旧中国已不再"旧",新中国也不再"新",人民史观又变成了精英史观,这也是影视界“民国热”一直持续不断的奥秘。正如毛泽东所说.一个阶级胜利了,一个阶级失败了,这就是人类有史以来的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