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首页 文艺战线 查看内容

方言小品:金口家常话

2025-11-10 20:19| 发布者: 南极| 查看: 177| 评论: 0|原作者: 原乡文化|来自: 汪燕兰等

摘要: 原乡文化编辑部:编辑 陈立忠 汤建林 魏建中前言 方言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从形成到固化,再从固化到逐渐淡化。 我们从抢救历史资料的角度出发,通过系统性、专业化的手段保存和传承具有历 ...

原乡文化编辑部:

编辑   陈立忠  汤建林  魏建中


前        言


     方言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从形成到固化,再从固化到逐渐淡化。

     我们从抢救历史资料的角度出发,通过系统性、专业化的手段保存和传承具有历史价值的原始记录,确保历史记忆的完整性与真实性。

     江夏区有代表性的方言如金口、豹澥、湖泗、山坡、五里界等,我们请当地人用方言诵读地方赋,以求整理和保存原乡方言。
     当今武汉的小学,老师要求学生课堂内外用普通话交流,他们在家也是如此,几乎不说汉(武汉)话。若干年后,有些方言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论进步与退步。

     即便我们现在录制的方言节目,当地许多老人也说不够正宗,如金口方言,老金口话以金口古镇后山街为中心,方圆2公里内是最正宗的,再往外逐渐淡化,并融进或过渡到另一种方言。

     如果再过几十年,再来录制相同的节目,我们会感觉到语音的演变过程。

     这就是我们的目的:存史。让乡音定格在今天,与过去和将来,作一个对比,方便以后的音韵学者研究方言的演变过程,而纸质版的方言志是达不到这样效果的。


金口家常话(方言小品)

表演   汪燕兰 吴茂连 吴介英

总编   王  俊

摄影   李俊超

文案   林  芬

场记   胡佳妮


制作场景


后        记

     我们在拍摄《金口话说留云亭》等方言节目时,经常想到一个问题,怎样才能充分展示方言的特色,正规的语体文用方言朗读,往往达不到最佳效果。

      最能体现金口方言的“桌子角”和“萝卜韭菜大蒜葱”之类的绕口令,是经过长时期民间语言艺术的熏陶而形成,并流传于民间,这才是方言的极致。

     汪燕兰和丈夫吴茂连及姐姐吴介英,经过充分酝酿,在充分利用金口方言特色的基础上,创作出这一小品节目。

     特此发布,欢迎有更多的人参与到家乡方言节目中来。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Iye8Uh5MmOW9GWpQ1fx3sQ


握手

雷人

路过

鲜花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毛旗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京ICP备17031636号-1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