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今年9月的@由之说天下曾撰文《警惕德日军事走近背后的安全隐忧》,然而,两国的战争倾向越发嚣张。近日,欧亚大陆两端相继传来刺耳的战争鼓噪。在西方,德军司令亚历山大·索尔弗兰克公然宣称德国已“做好与俄罗斯开战的准备”,并计划协助北约在180天内向俄边境部署80万兵力;在东方,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则抛出“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的狂妄言论,甚至暗示若中国大陆对台湾动用军舰封锁,日本可能认定为“存亡危机事态”并行使集体自卫权介入台海。这两个曾在二十世纪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的国家,当权人物的好战言论形成危险的“东西呼应”,不禁让人警惕:历史的幽灵是否正在还魂?德日两国是否正沿着遗忘与背叛的道路滑向重犯历史错误的深渊? 一、历史伤疤未愈,背叛之姿已现 德日两国作为二战策源地,曾对世界和平造成巨大破坏。战后的国际秩序,正是建立在对纳粹主义和军国主义彻底清算的基础之上。然而近来两国政治军事精英的言行,却尽显对历史的公然背叛。 德国的军事冒险言论直接挑战欧洲战后和平秩序。德军司令索尔弗兰克的表态并非孤例,而是其系统性战略转向的明确信号。德国国防部2024年发布的《德国行动计划》,明确将德国定位为北约对俄作战的“后勤枢纽”,从兵力投送协调到物资补给保障,形成了完整的对俄作战支撑体系。此举不仅背离德国长期奉行的和平主义传统,更与该国战后对侵略历史的深刻反思形成尖锐对立。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已严正警告德国表现出“明显的纳粹复兴迹象”,俄方甚至直接威胁将对德国境内军事相关目标实施精准打击。作为欧盟核心成员国,德国本应是地区安全的“稳定器”,却主动选择加剧地缘对抗,无疑严重破坏了欧洲安全格局的平衡。
高市早苗在国会大放厥词 日本在台湾问题上的挑衅则是对国际法和中国主权的粗暴践踏。高市早苗的涉台言论,不仅公然违反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确立的一个中国原则,更暗藏复活其殖民台湾历史野心的危险倾向。对此,中国驻大阪总领事薛剑在社交平台以日语强硬回应:“擅自伸过来的肮脏脑袋,只能毫不犹豫地砍掉。你做好觉悟了吗!”这番直指日本干涉行径的表态,随即引发日方强烈反弹——日本自民党外交小组和外交调查会迅速通过决议,要求政府考虑将薛剑列为“不受欢迎人物”并驱逐出境,公明党、立宪民主党等反对党也纷纷跟风提出强烈抗议,前外务副大臣山上慎吾更是夸张地称其言论“形同宣战”,前自卫队队员后藤武志甚至跑到中国大使馆门前递交所谓“抗议书”,上演了一出政治闹剧。针对日方的无理取闹,环球时报前总编胡锡进明确指出,日方是在恶意歪曲解读薛剑的言论,该表述针对的是日本干预台海的国家集体力量,而非高市早苗个人;同时强调,若中方领事遭驱逐,中方必将实施对等报复,这场由日方挑起的外交对抗,中方将奉陪到底。
由之制作 值得注意的是,德日的军事联动已初现端倪。2025年9月,日本F-15J战机首次降落欧洲基地,并与英国、德国正式达成军事合作常态化协议,实现了跨区域军事互动的突破。这种跨越欧亚大陆的勾连,清晰暴露了两国共同挑战战后国际秩序的深层意图。与此同时,德国国内也不乏理性声音:左翼议员达格德伦直言日本至今未真正反省侵略历史,严厉批评德国外长瓦德富尔访日时炒作“共同应对中俄威胁”是极不负责任的行为,只是这些理性反思在两国右翼主导的政策氛围中,未能起到决定性作用。 二、“不长记性”的根源:战略焦虑与右翼思潮合流 德日两国的激进转向,既是历史修正主义沉渣泛起的结果,也是地缘博弈下战略投机的产物,更是战略焦虑与右翼思潮合流的必然结局。 首先,扭曲的历史观让两国对侵略罪行缺乏基本敬畏。德国虽在战后对纳粹历史进行过深刻反思,但近年来随着极右势力抬头,对侵略历史的反思逐渐被淡化,甚至出现为纳粹历史“翻案”的危险苗头;日本的历史认知问题则更为严重,长期秉持“遗忘加害、强调受害”的片面叙事,刻意回避战争罪责——2025年8月15日,日本首相在相关讲话中仅含糊提及“战争悔恨”,对日本在二战中给亚洲各国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和加害责任避而不谈。这种对历史的漠视与歪曲,让两国政治精英极易滋生轻启战端的冒险心态。 其次,深层战略焦虑驱动两国铤而走险。德国因俄乌冲突失去了俄罗斯的廉价能源供应,导致工业成本大幅飙升、制造业企业加速外流,经济陷入持续困境,试图通过绑定美国、激化俄乌冲突来转移国内矛盾;而日本面对中国的快速崛起陷入深度战略焦虑,担忧中国完成统一后其“第一岛链”战略价值彻底丧失,急于拉美国下水,妄图以“孤注一掷”的赌徒行为维系自身在东亚地区的影响力。两国的共同算盘,都是通过制造地区危机,迫使美国深度卷入,从而巩固自身的地缘政治地位。
图片来源网络 更危险的是,德日已形成某种实质性军事联动,跨区域协作的针对性愈发明显。两国签署的《物资劳务相互提供协定》实现了后勤支援一体化,德国军舰多次部署印太地区,日本战机也首次飞抵欧洲参与联合演习。2025年8月,德国外长瓦德富尔访日时,更是公然宣称要与日本“共同应对中俄威胁”,并推动两国启动外长防长“2+2”会谈,强化政治军事协同。以下时间轴线清晰呈现了两国战略靠近的关键节点: - 2024年:《德日物资劳务相互提供协定》正式生效,实现后勤支援一体化,深化双边军事合作; - 2025年8月:德国外长访日并鼓吹“共同应对中俄威胁”,推进政治军事协同,图谋构建排他性价值联盟; - 2025年9月:日本F-15J战机首次降落英国基地,标志着两国军事部署常态化、跨区域联动落地,直指中俄; - 2025年10月:日本川崎重工与德国企业合作开发导弹发动机,实现军工核心技术共享,实质突破日本武器出口限制。 三、玩火者必自焚,悬崖勒马是唯一正道 历史反复证明,任何依靠军事冒险转嫁国内危机的企图,最终只会反噬自身。德日若执意持续挑衅,必将付出难以承受的沉重代价。 一方面,中国捍卫核心利益的决心与能力不容小觑。台海方面,解放军已具备绝对制空制海权,福建舰航母与高超音速导弹构建起严密的区域拒止体系,日本若敢贸然介入中国统一进程,必将遭受毁灭性的致命打击;经济层面,中国是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近期德国外长推迟原定访华行程,被外媒迅速解读为“中德关系出现微妙裂痕”。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明确回应,中方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中德关系”,重申两国应秉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合作共赢”的原则推进交往。值得注意的是,德国国内私下对中国工业崛起加剧产业竞争心存焦虑,当前中德关系总体好于中日关系,但这一局面的前提是互不触碰核心利益。德国近年来多次派军舰到中国周边海域所谓“自由航行”的做法,明显地不怀好意。再说日本,若日本执意与中国摊牌,台湾海峡作为日本80%海上贸易的必经通道,将直接处于中国的战略掌控之下,即便只是台海局势动荡,也将让日本经济遭受重创。 另一方面,核时代的大国冲突没有赢家,德国的挑衅同样面临致命风险。俄罗斯早已明确警告,若德国向乌克兰提供“金牛座”巡航导弹,将视同德国直接参战。而俄军在加里宁格勒部署的核武器和高超音速导弹,射程覆盖整个欧洲,足以让任何挑衅者望而却步。正如德国议员达格德伦所警告的,德国同时在欧亚两个地区卷入代理人冲突,无论经济还是政治层面,都无法承受其灾难性后果。 结论 人类能否真正走出历史轮回的魔咒?面对德日两国战争基因的再次躁动,这已成为国际社会必须直面的严肃拷问。 德日的军事勾连与危险呼应,不仅唤醒了世界对二战轴心国的惨痛记忆,更对以联合国为核心的战后国际秩序构成了严峻挑战。德国深陷能源危机,日本受困于人口衰退与天量国债,两国企图以对外军事投机来转嫁内部深刻矛盾,这无异于饮鸩止渴。 国际社会必须高度警惕这一危险动向,坚决捍卫来之不易的和平秩序。中国的外交红线已然划定:“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任何外部势力无权干涉”。历史的教训刻骨铭心,玩火者必自焚。德日虽敌对目标不尽相同,但若不止步于战争悬崖,失去国家理性,继续其挑衅行径,终将被时代洪流无情吞噬,为自身的狂妄与嚣张付出无可挽回的代价。 尤其正告日本:中国人民是不好惹的,在事关国家统一的核心利益上惹火了,是绝对不好办的!同时,这也等同于正告德国:挑战俄罗斯的核心利益是极其危险的战略赌博;一旦德军与北约亲自下场,越过战争红线,必将招致俄罗斯的强烈反击。届时,第三次世界大战将不再是危言耸听,而会成为全人类必须面对的残酷现实。 |
微信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