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总是挨骂? 为什么我们总是被一群小国家招惹? 为什么我们总是被动应付敌人的言论挑衅? 我发现,我们宣传阵地出了问题。 这篇文章,主要讲三个问题。 第一件问题,我们总是被动应敌,总是等美国、日本等国家用言论挑衅我们,激怒我们,让我们很难堪,才去找子弹回击对方。 舆论阵地上,我们处于一种被动应敌的状态,总感觉被敌人牵着鼻子走。 《孙子兵法》讲,“致人而不致于”。 《论持久战》说,“行动自由是军队的命脉,……战争的双方,都力争主动,力避被动。” 永远有两条战线。 一条是军事战线,打的武仗;另一条是文化战线,打的是文仗。 舆论战属于文化战线的战斗,是没有硝烟的战争,打的是文仗,同样需要力争主动,避免被动。 面对日本首相“搞事早完”的言论挑衅,我们总体上处于被动应对的状态,老巫婆讲“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我们这边才敢怯生生地讲“琉球有事就是中国有事”。 事情发生之前,我们这边都是乖宝宝,没有人敢发表类似“出格”的言论,没有人主动挑衅日本鬼子,给鬼子制造点麻烦。 有人才高胆大发表了,也很容易被平台屏蔽,或者被平台限流,声音很微弱,基本没有影响力。 我们不惹事,也不怕事。 问题是别人经常惹我们,我们从来不惹别人。 菲律宾、日本、美国、荷兰、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轮流招惹中国,明显是车轮战术,让中国疲于应对,分散我们精力,消耗我们的力量。 回顾近几年的事情,是不是这么一回事情? 这是美国精心设计的舆论战战术,让走狗爪牙们轮番上阵,找不同的事情挑衅激怒中国。 我们在舆论战场上,陷入了被动应敌的状态,疲于应付,缺乏主动权,没有释放出中国的战斗力和影响力。 斗争是共产党的哲学。 善于斗争,敢于斗争,勇于斗争。 为什么在国际舆论斗争中,我们就犯糊涂了,我们在害怕什么?我在顾虑什么?我们在犹豫什么? 中国现在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基础,在舆论斗争方面,应该是底气十足,霸气外露。 底气十足是看到了,霸气外露没有看到。 被动应敌看到了,主动出击没有看到。 有些国家的斗争,可以见好就收,有些国家的斗争,要穷追猛打,把对方干翻在地。 第二个问题,需要教员的时候就搬出来,不需要的时候就藏起来。 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规律。 每逢中美贸易战打得激烈的时候,或者美国又惹急中国的时候,官媒就会放出教员在抗美援朝的讲话视频,调动大家抗美的情绪。 这波操作,无疑是对的。 花最低的成本,就能调动全国军民的情绪,凝聚爱国的情感,在舆论层面威慑对方。 问题是风波平了,老人家就被藏起来了。 我这个号主要传播教员的思想,大部分内容都符合政治正确,都是官方公开的内容,有正儿八经的文献可查。 这两年,我明显感觉到文章被平台限流了,基本没有推荐量,全靠粉丝朋友圈转发,所以每篇文章阅读量非常低。 我开始自我反省,以为是自己内容不够好,写作水平不够高,但发现并不是全是这个原因。 我发现同类型的账号,文章阅读量也不高,很少有10W+的作品,普遍处于被限流的状态。 这就说明,关于教员题材的文章,普遍性被限流了。 但是写时政,唱赞歌,瞎吹捧,伟光正的文章,流量一般都很大。 限制群众传播教员思想的做法,违背了民意,也违背了“文化自信”的精神思想,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 没有教员,历史剧本早就改写了,肯定就没有中共的今天。 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 平时不传播伟人思想,遇到难处才想把老人家搬出来,用老人家的讲话来鼓舞群众,这种做法总感觉不地道。 我们应该光明正大地宣传教员思想,坚持不懈地宣传教员的哲学思想,实事求是地宣传教员的经济建设成就。 这样才能教育群众,提高群众的政治修养,培养群众的爱国情怀,发挥群众的智慧力量。 官媒主要宣传马克思主义新飞跃、国内国际时政和社会民生问题,这是可以理解的,属于本职工作,应该要努力做好,才对得起党和国家的信任和嘱托。 但不应该限制群众宣传伟人的思想,两者并不冲突。 我们的宣传导向出了问题,主要是认知错了,错把两者视为冲突或矛盾。 第三个问题,改变观念,从不惹事转变为敢惹事,力争主动权。 我们工业强大了,敌人遏制不了我们。 我们科技强大了,敌人封锁不了我们。 我们军事强大了,敌人欺负不了我们。 这些年,我们还没有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无缘无故挨骂,隔三差五就被菲律宾、日本、澳大利亚等小国家挑衅。 说白了,我们国际舆论权很弱小,处于被动防守和被动应敌的状态。 还有,就是我们太温和了,脾气太好了,讲仁义,以和为贵,试图用道德和格局感化蛮夷。 老虎不发威当我们是病猫。 目前,我们是消极防御作战,应该积极防御作战! 按照中国的军事实力,我们要主动出击,寻机打运动战和歼灭战,主动向美国和日本开火,把舆论战火烧到他们身上去,让他们疲于应对我们的攻击。 美国和日本,表面是战略同盟国家,貌似亲密无间,实际上美日貌合神离,各有各的算盘。 二战时期,日本杀了很多美国人,美国人复仇,也反杀了很多日本人。我就不相信,美日两国人民,能把二战时期的血海深仇忘得一干二净? 我们应该主动唤醒美国人民的战争记忆,点燃美国人对日本的历史仇恨,破坏美日友好的民间基础,让美日两国离心离德。 关于这点,我们做不到吗? 我们完全可以做得到。 在技术上已经没有任何问题,平台有海外版抖音,内容更是丰富多彩,剪辑人才更多多如牛毛。 就看国家层面是否鼓励这样做,或者暗地主动推动这件事,扶持群众去传播美日战争史,放大美日的仇恨。 这就是主动进攻的方式之一。 同理,英国和法国德国之间的历史矛盾,法国和德国之间的历史矛盾,英国和日本之间的历史矛盾,都是比较精彩的历史话题。 帝国主义之间的历史旧账和恩怨情仇,都可以翻出来讲一讲,加点十三香,在油管(YouTube)、推特(X)、海外抖音(TikTok)等平台推一推,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加热推送,搞几个10W+。 我们要人有人,要枪有枪,要子弹有子弹,就差斗争路线和斗争策略了。 美国搞思想殖民,在国际上打认知战和舆论战,中国同样可以输出文化历史短视频,搅乱美西方青年群体的思想意识。 教员说:“文化思想阵地,我们不占领,敌人就会去占领”。 舆论宣传阵地也是一样的。 我们不去占领,就等于主动丢弃阵地,不要幻想有缓冲地带,敌人会直接挤过来,不断挤压我们的阵地。 舆论宣传阵地,我们收复了一些失地,但还远远不够,还要主动出击,把战火烧到敌人本土去,化被动为主动,改变被敌人调动、经常被蛮夷谩骂的不利局面。 最后借用教员的话来结束文章:战争的双方,都力争主动,力避被动…… |
微信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