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首页 焦点述评 查看内容

“不中用的马克思主义”预言了“王长江事件”

2016-8-4 17:29| 发布者: 红色记忆| 查看: 1238| 评论: 2|原作者: 赵 磊 |来自: 新浪博报

摘要: “不中用的马克思主义”预言了“王长江事件” 赵 磊 【摘要】中央党校教授王长江在党校培训课上,公然用“马克思主义中看不中用”来定义他所在党的意识形态,如此坦然的“砸锅”值得人们深思。其实 ...

                

             “不中用的马克思主义”预言了王长江事件

                                 赵 磊  

【摘要】中央党校教授王长江在党校培训课上,公然用马克思主义中看不中用来定义他所在党的意识形态,如此坦然的砸锅值得人们深思。其实,中看不中用这个说法并不新鲜,我也不打算针对的具体内容展开讨论,因为王的逻辑实在不值一驳。

  中央党校教授王长江在党校培训课上,公然用马克思主义中看不中用来定义他所在党的意识形态,如此坦然的砸锅值得人们深思。其实,中看不中用这个说法并不新鲜,我也不打算针对的具体内容展开讨论,因为王的逻辑实在不值一驳。我想做的事情比较简单:用王长江事件来检验不中用的马克思主义。检验结论如下:

  第一,以马克思主义逻辑来观察,王长江事件是近40年来,经济基础变化的必然结果。换言之,不仅坚持砸锅立场的王教授是经济基础演化的逻辑产物,而且王长江事件也是经济基础演化的逻辑结果。不承认这一点,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

  第二,联想到任志强事件蔡霞事件马晓力事件赵薇事件,以及《炎黄春秋》闹出更大动静的那些事件,其中的逻辑越来越清晰。什么逻辑?这个逻辑,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马克思主义逻辑。如果这一系列事件展现的逻辑不是这样地清晰,不是这样地明了,那反到是证伪了马克思主义。

  第三,任志强事件发生后,我写了博文《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打起来了》。很遗憾,拙文很快就从网上消失了。我有些诧异:在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官方意识形态的国家,一篇用马克思主义来分析任志强事件的短文,居然被认真屏蔽掉了。不过,用马克思主义逻辑来分析,这基本属于可以理解的正常范畴。其正常就在于:虽然经济基础之变化尚未使得上层建筑走到质变的地步,但是,对于资本殚精竭虑想要控股的上层建筑而言,其中发生的量变已是不争的事实(比如意识形态的混乱)。至于这篇短文会不会人间蒸发,借用毛主席的话:只有天知道咯!

  第四,应当承认,王长江的逻辑虽然混乱,但他的基本观点完全符合“(全面)市场化“(全面)私有化的逻辑;当然,这个逻辑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是互相冲突的,是互不相容的。

  第五,按照波普尔的证伪原则(“衡量一种理论的科学地位的标准是它的可证伪性或可反驳性或可检验性”),不中用的马克思主义正在不断被一系列的王长江事件所证实,而不是被证伪(1)。我为什么要拿证伪原则说事?无他,我就是想告诉大家:即使以主流的标准来检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地位也是难以撼动的。自任志强事件以来,之后发生的马晓力事件,以及最近的赵薇事件,到现在的王长江事件,作为一系列新的实验,这些事件与马克思主义的预言完全相符。

  第六,在最近一次有关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讨论中,有教授为高校边缘化马克思主义的做法辩解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被边缘化是大背景造成的。言下之意,我们应当理解高校领导和老师们不得不边缘化马克思主义的苦衷。仔细想想,这样的辩解也不是没有道理,毕竟存在决定意识。可问题是:如果今后大背景又发生了新的变化,是不是应当为边缘化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正确性继续辩护呢?

  第七,如果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个原理是科学的话,那么,我不妨做个预测:未来将会有更多的王长江出来挑事,不断形成各种事件,并继续检验马克思主义的中看不中用。若事情的发展与我的预测并不一致的话,那么可能的结论是:要么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展开了自觉的反作用,要么马克思主义的确是中看不中用的伪科学。是耶非耶?拭目以待吧。

  注1:著名宇宙学家霍金非常认同证伪主义,他说:正如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所强调的,一个好的理论的特征是,它能给出许多原则上可以被观测所否定或证伪的预言。每回观察到与这预言相符的新的实验,则这理论就幸存,并且增加了我们对它的可信度;然而若有一个新的观测与之不符,则我们只得抛弃或修正这理论。”(《时间简史》第17)

1

握手

雷人

路过
1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毛旗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京ICP备17031636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