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孙畅,2011年招飞入伍,进入空军航空大学,成为了一名飞行学员。先后飞过初教-6和歼教-8飞机,累计飞行53小时,并完成了单飞任务。 后由于种种原因,于是,我停飞了。今年毕业分配时,怀着对天空的向往,我毅然选择了空降兵部队,渴望以另一种方式再次拥抱蓝天。 来到部队报到不久,我便和所有新干部一起参加了补差集训,这是所有空降兵新干部的必经之路,我把它称为“黄埔军校进修”,因为在我看来,这不仅仅是来补差强能,更是和全有新干部的一次同场竞技,和众多优秀青年军官一起学习训练生活,本身就是一件激动的事情,也是各个方面的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集训的第一个科目,就是伞训。 和飞行一样,想要冲上云霄,翱翔于天际,并不是那么容易。“术业有专攻”,跳伞是空降兵的看家本领,想要掌握这项技能,拿到“蓝天通行证”,着实还要付出不小的辛苦和汗水。 对于我来说,最需要克服的就是心理上的难关。实话实说,对于跳伞,我本身在心理上是有一点抵触的。有人可能会有疑惑,飞行比跳伞更高、速度更快、危险性更大,为什么敢开飞机却不敢跳伞呢? 对于飞行员来说,跳伞就意味着飞机出现无法挽救的故障,是为了保全生命不得已而为之,代表着飞行任务的结束。而对于空降兵来说,跳伞只是战斗任务的开始。已经习惯了在机舱内工作,现在要跳出自己潜意识里的“安全屋”,与蓝天直接拥抱,确实需要很大的勇气。 跳伞并不仅仅是敢跳就够了,更要实现会跳、精跳。在经过了体能储备、地面动作训练、叠伞训练、模拟器训练等,我终于如愿以偿,先后完成了运五、运八飞机跳伞、开双伞、夜间跳伞等全部跳伞科目,并且参加示范跳伞,获得首次跳伞纪念章。 值得一提的是,运八跳伞时,乘坐的正是我在航空大学时同队战友所驾驶的飞机,他在前面开,我在后面跳,我们都为彼此骄傲,我佩服他的执着,他佩服我的勇敢。我们相互鼓励,飞机上,他向我竖起大拇指,我向他做出加油的手势;他打开机门,我纵身一跃。 他的任务结束了,我的任务刚刚开始,在我看来,这更像是一种接力,我带着战友兄弟的情谊跳向祖国蓝天的怀抱。可能正因为如此,我觉得我的跳伞经历更加有意义,当初不同的选择决定了我们现在不同的道路,无所谓对错,我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履行着军人的职责,都在为国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当然,做为一名空降兵并不仅仅会跳伞而已,这只是空降兵众多技能中的一个,跳伞着陆才是空降兵战斗任务的开始,作为一名作战指挥员,如何指挥部队作战、制定作战战术同样是必修课。 集训第二科目,战术训练。 说到战术,我真的是近乎零基础,可以说是一片白纸,全靠自己努力学习去填补。不仅仅是教员,身边的好多战友,都可以成为我学习的目标,在这个全新的领域中,之前飞行的训练和经历,既是我的优势,同样也可以说是我的劣势,大多数科目都要从头学起,这就要求我必须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 上课时我认真听讲,由于没有教材,我力求把教员讲的重点都记在本子上,课后把笔记当作教材反复背记;演练时,我主动申请当班长,学习指挥口令的下达、战术队形的指挥以及不同敌情的处理。 成为一名空降兵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不仅是从飞行员到跳伞员的转变,更是从飞行员到基层作战指挥员的转变。我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任重而道远,即使集训结束了,我仍不能停下学习的脚步。 尽管如今身份改变了,我的伙伴也从教练机变成了降落伞,但唯一不变的是我对蓝天的向往,对军人职业的热爱以及对祖国的忠诚。 无论在哪条道路上,我都会全力以赴,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