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首页 百姓之声 查看内容

主人公论坛编辑贺词: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下走好新父亲少言寡语却用实干教我做人长征路 ...

2017-8-4 09:52| 发布者: 南湾湖| 查看: 3397| 评论: 0

摘要: 2017年到来了,今年11月7日是社会主义革命起始100周年纪念日。在此向伟大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实践,致以崇高的敬礼!尽管十月革命为首的苏联在70多年后被结束,但那一声炮声乃是人类共同幸福实践的开始,并指明了 ...
          
  

父亲少言寡语却用实干教我做人

 刘军 刘军202204 2022-05-20 00:10 发表于北京

     2022年8月4日,是我父亲诞辰100周年纪念日。我用发表文章回忆往事的形式,怀念我敬爱的父亲刘福经同志。我父亲常说:家乡的父老乡亲就是共产党的根。革命战争让他感谢所有的河北人,对建立新中国做出的重大贡献。

      1960年5月刘福经同志,经1959年11月国防部政干令字490号批准,拟转服一级预备役,到1959年8月新成立的农业机械部任职。但是当时,军党委为了战备需要,决定“一级预备役和转业手续缓办三年”,推迟到1962年12月底,由北京市西城区武装部视当时战备状态和本人意愿处置。

      经历文革后,我父亲感叹地说:“既然来当志愿兵,就应该当一辈子兵!可是当时,正赶上1959年下半年政治气氛和人际关系复杂,我真不该1962年12月半途而退。这是我一辈子军人生涯的一大遗憾,也是个教训。”



图片


      父亲一词,不同的人有不一样的感觉。有人认为父亲是支柱是靠山,然而对我而言,父亲意味着是后代成长的榜样。       

      我有生以来只是在1962年8月从大连转学到北京,父亲预先帮助我联系北京13中初二插班生考核入学,以后就没有一次托他走门子安排自己的前途            

        父亲勇往直前的形象,专心致志的做事,使我自己也养成了独立生活与吃苦耐劳的习惯。      

       记得,每当听到他受命出发时急促的脚步声渐行渐远,看到他归来时黑黑的脸,头发上落满了黄土的形象,让我逐渐学会了不恋家、不怕难、雷厉风行的革命军人习惯。



图片


      父母是孩子第一老师,我的父亲对孩子不是千叮咛万嘱咐的话语,不是官僚的特权,而是以身作则。以行教我怎样走路,让我铭记劳动最光荣!他那一生坎坎坷坷的过程,让我懂得革命军人始终是埋头实干、坚强不屈、永往直前。       

      记得1969年1月我在文革中老高二毕业,在北京三十一中被西城区征兵领导小组批准应征入伍。刚满十九岁的我高兴地穿上绿军装。我终身难忘的是,当年春节后遵照集结命令,离家前我父亲紧握住我的手说:“当兵就是实干。你要记住这句话!”    

       父亲是一个合格的老兵。回忆父亲走过的路,我想实干就是父亲的做人风格。        


图片


       父亲生前最喜欢他这张佩带中国人民解放军胸章的照片。他穿着这身布衣军装,背负着人民对解放军的希望,实践着让大家都能吃饱饭,共同富裕的诺言。他在革命军队中总是少言寡语、埋头苦干,然而他忠于党的理想,践行者与百万雄狮一起,南征北战打出个新中国。


图片


        甩开膀子执着做眼前的事情,这是父亲给我最大的印象。父亲说过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民党兵败南逃,华北地区被日寇铁蹄踏平。家乡土匪四起进家掠夺,在百姓人心慌慌的日子里,父亲高小一年的学业被中断了。       

       年方15岁的父亲当年秋天接到定州李亲顾小学班主任孙鸿志(中共地下党员)一封"奇怪"的来信,让他很快离家参加八路军。却无奈我爷爷的阻力,没有启程就“夭折”了。      

      1938年7、8月间,班主任孙鸿志带领部队驻扎在父亲的老家定州西丁村。父亲再次要参加八路军的愿望,又被爷爷先前当着老师面同意,事后第二天当部队离村时我爷爷变卦了,父亲参军的梦想再次破碎了。      

      父亲因此对待他父亲和家庭更为不满,日子一天又一天的过去,他不顾我爷爷的多次阻拦,1939年3月的一天,父亲拿着孙鸿志老师的第三封信,偷偷第出走了家门。他与同村同族乡的另外二个人,一起去了离家二十多里路北边的油味村参加了八路军。他们从此甩开膀子在枪林弹雨中与日寇干起来!           

       从参军那天开始他目睹了倒在日寇枪口下的烈士,大家都是出生入死地打鬼子,他眼前战友们的实干精神是那么英勇、悲壮!在抗日烽火中的父亲,当年1939年7月15日光荣地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图片


       父亲牢记他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共产党的军队言行一致,军民一致,就是实实在在为百姓做好眼前的事情!
  1955年授衔时,原本授予父亲的是中校军衔。远离原任职部队在京三年半学习的他,不计较准团级工资待遇,他毅然痛快地让出了授衔中校指标。他暂时把自己还未佩戴的中校肩章拔掉了一个星,只是临时在正式场合着装时使用。1956年初放寒假时,他回部队换来标配的技术少校军衔


图片

战友李鸿声(一排左二)与父亲(二排右三)

        曾试穿过少校礼服的父亲说:"由于自己远离部队没有在位,领导来信说授衔指标紧张很作难,我就让了。”在军委后勤学院的战友李鸿声,在文革中与父亲重逢。他告诉我,你父亲在北京学习文化,在那个时候我最佩服的是,从不计较官位的得失。他看重的是学会让父老乡亲过好日子的本事!


图片

    1955式将校军官礼服,父亲一生只试穿一次


      父亲在1949年六十四军财务科时,曾担任副科长的老战友常瑞庭说:“你父亲是我的老科长。他看不上军衔制那几个豆豆。他1955年最后评的军衔和我一样。”

      我父亲1986年到河北保定六十四军干休所,看望曾一起战斗的老战友们。晚上留宿在战友常瑞庭家,谈起往事知心地说过,我们一起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当兵其实没有想过要得到什么,就是给百姓做实事。进入和平年代后我唯一的要求是多学点文化,为社会主义实干。文化提高了就会多做点贡献,那比当时纠结一颗星、攀比军人待遇更重要!
      我父亲加入中国共产党要说起攀比,就是大家一起都好!


图片

                  战友常瑞庭


       我曾好奇地问父亲:“解放后新中国成立,你最感到不高兴的事是什么?”父亲说:“一些人为了当大官游说走门子,为了那颗‘豆豆’多少闹情绪。”     

      "万事不求人,凭本事吃饭"是我父亲的口头禅。他始终认为:部队里大家都是兄弟,相互之间没有级别贵贱。还是那套1950式布衣面料的解放军装好!


图片

    没见过父亲1958年佩戴肩章的形象


        我记得1956年初夏至1958年8月在北京沙窝村居住了近两年半,几乎没有看见父亲佩戴肩章的形象。每次我到万寿南路后勤学院洗澡时,都是见到他没有穿过正装军装的样子。

      直到文革中被造反派要挟,全家一起拆解、洗染礼服的时候,才看到碧蓝的礼服和深红色的礼服箱。


图片


        父亲唯一的嗜好是实干累了抽口烟,这种最大享受一直到生命终结。他勤俭持家,一辈子视劳动最光荣。

       当在文革中他看到一些进京支左的战友见人摆谱,群众工作冷漠。父亲感慨地说过:“军民本是一家人!如今一些高官忘记了我们是工农子弟,当兵的宗旨。”


图片


        是的,父亲在抗美援朝作战最残酷的1952年12月,他毅然离开军财务科科长职位,去了作战艰苦的第一线,任190师后勤处长。他与战友们顶着美国鬼子的狂轰乱炸,战斗在三千里江山的后勤运输线上。这就是一个共产党员的实干!


图片

  板凳上的父亲(左三)和常瑞庭战友等在朝鲜留影


        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作战的父亲,1953年8月开始进入到和平建设时期,他离开了190师后勤处处长的位置,父亲回到了驻扎在大连金州的军部。参加苏联红军移交防务后勤装备交接。和父亲一起在抗日战争中拼搏的战友,看到父亲已回到军部,职位却没有变动有些疑义。父亲满不在乎地说:咱们农民的子弟都知道,庄稼地里收获粮食,过去是汗水加力气干出来的,用的是经验。毛主席说:“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我不去跑官,完成了苏军交接任务,把官位让给有文化的人,打算进学校学习文化。如今我不考虑职务的升迁,要实干靠经验是远远不够的。学好文化掌握科学,才能在社会主义道路更好地实干


 图片

      照片第二排左三是我父亲刘福经


       父亲在部队当了干部,按家乡人来说就是做"官"了。不过父亲对"官"字的理解却与他人不同:国民党追求会压死人的官运恒通,他认为即便是共产党的大官也只是为百姓多干事,共产党员没有私利。父亲就是这样对"官"不屑一顾,"甩开膀子加油干"跟随他到离世。


图片

      这张图片中背景的家具是租来的,唯独享受用的沙发椅是自己做的。父亲1983年离休后,就自己动手做沙发椅和沙发床。

        如今每当我看到槐花纷纷落下铺满地,见景思情就想起我父亲(奶名“落槐”)实干的品德。

     这件件散落家具的零部件遗物、就是这优秀品德的写照!


图片


       晚年父亲双眼白内障,这些木工的零部件,工艺水平显然不是他的初衷。但直到1988年2月1日离开这个世界前的当天,他还在念叨打造沙发床,这不正是体现了革命军人永远向前的精神!

       是的,眼前遗物尽管只是几件榫卯工艺,共产党人的最本质情操,恰恰就表现在榫卯结构无缝与百姓心心相接上。父亲的榜样告诉我:共产主义理想不是说大话,而是在实干中当好一个兵。他实践中历经艰苦奋斗,实干实现“让所有靠劳动吃饭的人,都生活的很最幸福”的诺言(列宁语)。


图片

       在水碓子住所让母亲试坐父亲亲手制作的沙发椅


图片

       这张图片上不太清楚的文字,点击这张图片,手机屏幕放大后,能隐隐约约显示着每月全家使用的家具,其租金是四角五分。


图片

        父亲在去世前几个小时曾嘱咐:一定要穿着他一生钟爱的旧军装,去等着老战友们,继续向前、向前、向前!


图片

        1988年2月1日下午3时,一个实干一生的老共产党员走了,他同战壕中的四位老战友在他遗体前,含泪为他盖上了党旗,写下了感人的诗词。


图片

      这是1948年在北平昌平围城的四纵十旅三十团团长、政委、参谋长、政治处主任,为痛失他们五位团指挥员中的一员,一起在告别式现场草拟的悼词!



图片

       北京日报1988年7月12日第三版右侧中位刊登了,在遗体告别式上的悼词修订版。

      在父亲刘福经同志百年诞辰到来之前,在这段临近诞辰的日子,我想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之际,全国进入全部脱贫的新时代,父母当年参加革命初心的中国梦,习主席继往开来用实干实现了,我们故去的革命前辈一定会在天堂含笑九泉,永久安息!



图片

  父母去世后合葬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父亲一生实干、不居功自傲、不炫耀自己,心中无我的精神,永远是我们革命军人后代心中的实干榜样!

        我借此诞辰纪念日,说说一段我童年对实干的理解。自1950年我出生后,在父亲抗美援朝归国后,母亲带着我和妹妹从陕西宝鸡六十四军留守处,来到父亲身边。

      我们刚从辽宁本溪桥头镇火车站下车的第一天,这是我记忆中第一次看到了父亲的形象。当天父亲立刻满足了我曾经梦想要的玩具汽车并一起合影留念。

      那天父亲对我说,孩子长大你好好干,你会实现更多的梦想!我当时听到这句话天真地问道:那我手中的玩具汽车,就会成为街上跑的真汽车啦!父亲回答说:对呀。后来我逐步明白了实干,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图片

   我手握玩具汽车与父亲(右一)的合影

       

      在父亲诞辰100周年纪念文章结尾,我也深深怀念与父亲(团供给处主任)1948年底一起参加平津战役另外四位优秀指挥员,我父亲所在团团长赵登程、政委宋尚戟、参谋长李军、政治处主任王宇。他们五位团指挥员是建立新中国的“人民功臣”!我们现在活着的人向英勇作战、不求回报的革命前辈致敬!


图片

          四纵十旅30团团长赵登程


图片

         四纵十旅30团政委宋尚戟


图片

           四纵十旅30团参谋长李军


图片

        四纵十旅30团政治处主任王宇


         战争让革命前辈们走到一起,和平使我们的先人看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如今在习近平主席的新时代,我看到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曙光就是大家都过好日子,人民是中国的主人!纪念我的父亲就是敬仰建立新中国的人民功臣。

       人民万岁!


图片




文章已于2022-05-20修改

支持红色文化,请打赏本站

微信打赏码

微信打赏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毛旗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京ICP备17031636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