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将“构建全球利益共同体”入宪 刘金华 今年发表的几篇博客,都是给全国人大的建议,需不需要再说,看情况,现在先要提一个建议:将“构建全球利益共同体”入宪。 当今世界充满不确定性,经济发展下滑,生态恶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世界各国有如大难来临各自飞的“同林鸟”。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后,习近平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大构想,今年,发展为“构建全球利益共同体”的世界经济新常态思想。 2014年以来,国家主席习近平、总理李克强、副总理张高丽,相继在不同国际场合,表达了中国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保护主义,构建各国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的意愿。 2017年1月1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日内瓦万国宫出席“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交流、生态建设五方面,提出坚持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交流互鉴、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共同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进程的五项主张。为困惑中的世界指出继续发展的前进方向和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习近平日内瓦演讲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新中国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国际关系准则的发展,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已远超出“华盛顿共识”和“北京共识”概念;不是“同舟共济”那种消极的“济”,而是积极的“建”;也不同于现在的“世界经济一体化”仅仅作为国际市场经济结构,立足于各自的利益,无法避免不同利益个体的冲突和斗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排斥个体利益,只是立足于各个国家活动在同一个地球上这个现实,从为当代人着想,为子孙后代负责,求同存异发展人类的共同利益,“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共赢共享。这个促进世界发展的理念,将会为世界大多数国家所接受,成为世界发展的新宪章,形成世界发展新常态。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需要有几个阶段,要经过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才能实现,必然会遇到既得利益集团的和国家的阻扰。但这是中国和世界绝大多数人民的意愿,是世界各国摆脱困境的唯一选择,是世界发展的正确方向。提出这个纲领,表明中国正在从对世界有贡献、负责任的大国,转变为引领世界发展潮流的大国。中国决不称霸。社会主义的中国发展道路,可以而且应当领导世界发展潮流。它是共产党的理论与现实世界实际的结合。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应当反映中国共产党所反映的大多数人民的意志,应当反映中国世界地位的历史性变化。 为此,我建议: 一、本次全国人大会议应当把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会议上的主旨演讲“构建全球利益共同体”列入会议议程,由会议批准成为中国人民的意志。 二、如果李克强提出的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没有讲“构建全球利益共同体”,那末,审议后的政府工作报告要反映这一重大内容。 三、请本次会议考虑,对宪法序言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成就是同世界人民的支持分不开的。……支持被压迫民族和发展中国家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正义斗争,为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人类进步事业而努力。”,补充修改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成就是同世界人民的支持分不开的。……支持被压迫民族和发展中国家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正义斗争,坚持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交流互鉴、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为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人类进步事业,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进程而努力。” 四、本次代表大会公报,应当反映会议对“构建全球利益共同体”的共识。 五、人大要积极、广泛与世界各国议会交往,推动“构建全球利益共同体”成为世界各国共识,成为共同的世界发展宪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