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私之争导致执政党的裂解 作者:胡志越 2014年12月18日
十八届三中全会两重要观念:①所有制,即社会财产占有与分配的制度,是阶级社会的政治基础;②市场经济体系:即以周期性的货币量作为衡量社会财产量的技术体系,属工具理性范畴。前者为执政原则,后者为技术手段;全会肯定市场在财产增减、资源配置上的技术功能,强调财产权重要性。全会强调“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纲要。此后私有化者假市场之名,持续为中外资本家掠夺优质国民财产而张目,引发公私之争。 囿于私有化技术性条款写入18届3中全会的政治报告,私有化者认为应积极贯彻执该报告,加快瓜分国民财产,并开动舆论工具给官僚与资本相勾结的私有化赐予“新马列”或者“新公有制”等红顶,并把中外资本家阶级美誉为“民”或“民营企业家”。4月国务院酣然悖逆政治报告中的公有制原则,擅自公布80个产业向资本家出卖:铁路、港口;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水电、风电、光伏电;油气集输、煤化和石化。目前正构成以石油石化私有化、国有银行私有化、整顿国有企业银行和金融系统(即美日欧蔑称为中国“影子银行”问题)等三大战略焦点。如上,私有化者皆认为执行了18届3中全会政治报告中的所谓“混改方案”,却视而不见党的政治报告中的公有制原则。甚至买办者贯彻佐利克路线,借口市场“决定性”,欲颠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纲要,预强行资本家主控:①国民财产私有化(外资所有、混合所有、金融租赁);②人民币附庸化;③经济殖民地化。如此阳奉阴违必引发血腥的阶级斗争。 2014年公私之争波及全党,造成执政党内的分裂。反私有化者认为中共应捍卫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保卫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追求中国革命的纯洁性,期间他们与中国劳动阶级的历史诉求保持高度一致,要求重建财产公平正义的分配制度、要求走社会主义道路、要求兑现“改善人民生活”的承诺!他们反新自由主义、反附庸经济、反毒食品、反转基因、要求给予广大劳动者以劳工权利等,本质上即通过社会主义运动的复兴,以有效消除国际压迫与阶级压迫。 这场斗争缘起于改革开放时期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诱发于18届3中全会政治报告,今演化为激烈的路线之争、财产权之争、是非之争。不可否认,政治报告里关于“混改”和“市场”的表述,掀起了党史上最大的机会主义狂潮,同时掀起了颠覆基本社会制度的恶浪,立场不坚定者正丧失社会主义的原则立场以牟私利,私有化者推波助澜幻想逼宫,西方代理人内外勾结图谋颠覆!应高度警觉的是:一经确认中共实施大规模国企私有化,则美联储将快速合成一轮通货紧缩,美元币值将强劲反弹,打击中国经济,配合中外资本家廉价掠夺优质国民财产,制造社会信用总危机,直至颠覆中共。 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告诉我们:政权是镇压之权,内外私有化力量皆不足惧!然政治报告为执政党树立了一个本不存在的“强大敌人”,发出了极其混乱的指令,若不尽快启动政治报告的修复程序,足以撕裂这个拥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大党! 这场斗争究竟是以路线斗争、阶级斗争及其反腐斗争等方式加以解决?还是以构建社会广泛民主制度做裁决?抑或引爆颜色革命对官僚资本主义的颠覆?重要性在于:现阶段党内共识有没有?要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