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议《负面清单》,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鉴古以知今,中国历史上的事,有时候翻出来读一读,总是很有启发的。 曾经,唐太宗对魏征说:“治国如治病,病虽愈,尤宜将护。倘遽(jù)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 魏征说:“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从此,居安思危成了成语,广相流传,居安思危也成了中华文明忧患意识的形象写照,这也是中华文明长盛不衰的一个内因。世界上其他古文明都已消亡,然而中华文明不仅没有消亡,近来反而日趋兴旺,个中缘由与中华民族的忧患意识是不可分割的。 目前的中国,就经济体量而言,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二,全门类的工业体系更是世界各国绝无仅有。军力近些年来也得到了大力发展,南海种岛,东边平乱,都是中国实力得到体现的明证。再加上中国企业竞相冲出中国走向世界,在各国攻城掠地,工程兔,中国速度,中国质量,确实给了国人莫大的自豪。 然而,我们就此可以高忱无忧了吗?中国很大,情况很复杂。中国是世界上与邻国存有争议最多的国家;中国是世界各国中周边核武最多的国家;中国是世界霸主美国视为战略对手的国家,甚至很可能是美国的战略敌人;日韩澳印新等国更是有隐隐的联合反华的趋势。 国内问题也是成堆,宗教绑架民族,西方一神教在中国攻城掠地,外国NGO在中国蛊惑人心,带路党大量存在,鼓吹全盘西化的人至今仍然占据中国高等学府,不良媒体成天传播负面新闻以撕裂民心…… 那我们能说:“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吗?居安思危,永不过时!
6月28日发改委发布《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8年版)》,其同时发布的《修订说明》二十二条,引起了民间舆论极大的讨论,有支持的,有反对的。各有理据。而我,就是持反对立场的。 说负面清单,就不得不说到负面清单制度。这就是国务院于2015年10月2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意见》(2015年第55号文件)。负面清单制度,不是如某些大V所说的一直都有,这个制度到今天为止还不足三年时间,就不要扯到什么wto时期了。那时是告诉外资什么行业可以进入,现在的负面清单是告诉外资什么行业不可以进入,这是明显不同的。 负面清单分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和外商投资负面清单。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其实质就是告诉市场各参与者,哪些行业你可以进入,哪些行业你不能进入。不能进入的行业,往往都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领域,是关乎国家安全的;也有一部分是国内发展成熟度不够,且牵涉重大的事项,这些事项在国内相关行业发展成熟后就会逐步放开。这是明确政府职责边界,简化行政审批,加强对市场法治管理的一个根本性的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措施。 负面清单的制订要遵循法治、安全、渐进、必要、公开五大原则。其中安全原则就着重强调:“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遵循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法规和国家关于各领域安全的制度体系。要以保障经济安全为重点,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健全预防和化解经济安全风险的制度机制,保障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重点产业、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建设项目以及其他重大经济利益安全。” 种子,海运,铁路网,电网,金融,测绘这些行业,就是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重点产业、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建设项目。这些领域对外资放开,究竟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我看了很多相关评论,然而没有一个支持今年这个负面清单的文章对此有过详细解读。都是大而化之,似乎这样就能让隐患消于无形了。 这些观点无外乎是以下几点: 一:wto时,国内也是一片骂声,现在不也是过来了吗?不是还活得很好吗? 2001年加入世贸时,是不是有很多人骂,我确实不知道。那时网络不发达,信息的传输大部分是电视与报纸。我作为一个19年的老网民了,竟然也没有多大的印象,我那时热衷于游戏。更何况那时人们参政议政的渠道也少得可怜。 但毫无疑问的是,那时开放的项目不是关乎国家基础命脉的大事。那时开放的都是单纯的经济领域,再加上那时的人们信息的获取渠道非常有限,认知难免不全。今天回过头去引用这件事,又能证明什么呢? 中国入世,确实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中国今天的强大,与入世,与开放是息息相关的。那么就可以认为开放就是一味万灵丹了吗?交过的学费就不记得了吗? 二:有网友举证了中国国企在世界各国参控股重要基础设施的数据。那么是不是别人可以开放中国也可以开放呢? 网友例举的国家有十几个:巴西,菲律宾,新加坡,意大利,希腊,澳大利亚,法国……等等。数据的出处是哪里,这种问题是没有必要问的,这确实证明部分国家对外资在相关领域并没有设防。然而这就能套用到中国身上吗? 所列的国家,在世界地缘政治中是什么地位?这些国家在大国争霸中影响力又如何?可以和中国相比吗? 今天及以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中美争锋是必然的事,世界由中美二国主导在目前看是难以改变了。从特朗普上任后,美国对中国的定位日益清晰——战略敌人!这也就意味着中国是不可能托庇于其他国家的羽翼之下保全的。中国是必须直面峥嵘的! 前面所列的那些国家就算全部开放,毫不设防对其也没有什么影响,他们本就是世界的配角,有些甚至只是路人乙。说白了,他们就是被割羊毛的命,防不防又有什么要紧? 引证这些国家来证明中国不需要设防,说中国的基础设施与重要行业能托付与人,这是幼稚病。这种问题也要来争论就没有意义了。 三:中国有的是钱,遇事可以用钱砸死对方。 是的,中国目前是世界最大资本输出国,就目前来讲,每一次经济危机中,国际游资没有在中国这里得到好处。这也是某大V的一个主要观点。 然而有一个现实就是,中国虽大,中国花钱的地方更多。遇到外敌大规模来袭时,我们可以发挥体制优势予敌以强势阻击。但有一句话,明枪易躲暗简难防,中国一但给基础设施与重要行业开了禁,外资有的是手段予以渗透。而且还是合理合法的渗透,根本就不会给国家以任何的预警,他们就可以悄悄的占据了某一个行业的重要环节。记住,他们将是以公开合法的形式进入的。 不要提什么国资不会出售,也不要提什么我们的国企体量巨大。既然允许外资进入,允许外资控股,那么外资只需要有重点有谋划的进入这个行业的关键节点就可以了。 这不是杞人忧天,这是一种极为可能的现实。国家钱再多,也不可能面面俱到的。 四:这只是一个大纲,还有会有配套的细节。这个清单明年可以再改回去。 首先,这是以发改委与商务部联合发布的政策,是以“令”形式发布下来的,那么最少在今年是不可能更改的了。能给我们以空间的就是细则了。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是支持这个清单,还是反对这个清单?支持,那么细则方面就很可能逾越底线,进一步放开;反对,则可以让细则收紧,从而达到架空这个清单的效果。 支持与反对,那就看大家是如何权衡利弊的了。 这个放到限制清单下来了,明年也就不可能重新收回到限制的负面清单里去了,这样作无疑就是在授人以柄,让人说咱中国朝令夕改。这反而对中国争夺世界贸易主导权与世界秩序主导权带来负面作用。 五:这是贸易战的对冲措施,最高领导人说了,发动贸易战的国家被排除在外。 知道我最反感什么吗?我最反感的就是把这事与贸易战挂上钩去作解读。确实,今年的负面清单的出台,有着深厚的贸易战背景。然而一个现实就是,目前国内带路党,推墙党最需要的就是弹药。哪怕这个负面清单确实是因贸易战而出台,也不能往贸易战上解读,这样作的话,与其说是在给这份负面清单作洗白,更不如说是在给共产党抹黑。这样洗得越多,恰恰是一粉抵十黑,这是要把共产党钉上耻辱柱吗? 开放,开放,坚定不移的开放,这是国家的既定方针。这是中国参与争夺世界贸易主导权与世界秩序主导权的较量。国家领导人在多种场合都说过,要加大开放力度。这个清单的出台,与贸易战的关系只是恰逢其时而已。 加大开放力度我也是支持,然而加大开放的力度,方式方法多得是,手段多得是,为什么要把关乎国家安全的事拿出来开放呢?上面一松下面就乱,让你走一步,你TMD一跑就是几十里。那这到底是在遵照国家领导人的指示办,还是阳奉阴违? 在贸易战的背景下,美国资本是被排除了,但谁能保证美国资本不会借道进入呢?更何况贸易战到底打不打,目前也还是说不准的事。那么贸易战不打了时,美国资本就可以堂而皇之的来了。到时中国允许不允许他们参与? 负面清单,不要和贸易战挂钩!!! 以上就是目前网上几个主流的支持负面清单的理由。然而我们再去看看负面清单制度的制订程序里有这样一句话:“制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时,有关部门要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充分听取各地区各部门意见,组织专家进行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今年的这个负面清单的出台,有征求公众意见吗?有组织专家论证吗?从社科院的官方微博@思想火炬 对此事的批评来看,就可以知道这个专家论证过程怕是不存在的。
我之所以反对,不在于这个清单会对和平时期的中国造成多大的影响,我也可以肯定的说,在和平时期这个清单没什么可忧虑的。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我最怕的就是,今年的负面清单会造成外资入侵中国国民经济与国家安全的命脉关键节点,万一发生大战,这将是现代版的木马屠城。 这就是我的偏执! 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