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首页 焦点述评 查看内容

中美谈判背后不为人知的惊心动魄

2019-4-9 23:30| 发布者: 红色记忆| 查看: 7845| 评论: 4|原作者: 夏斐君|来自: 微信

摘要: 中美谈判背后不为人知的惊心动魄编辑按:这篇文章中的很多话,比如:“中美关系不改善,改革开放事业有中断的危险”“与美国继续挂钩,说好听一点,是我们最明智的选择,但实际上,我们别无选择。”“美元储备是中国 ...

中美谈判背后不为人知的惊心动魄


编辑按:这篇文章中的很多话,比如:“中美关系不改善,改革开放事业有中断的危险”“与美国继续挂钩,说好听一点,是我们最明智的选择,但实际上,我们别无选择。”“美元储备是中国财富的重要来源 纵观历史上老大与老二的关系,很少有像中美这样奇特的。也正因此,我们才能够对美国实行利益捆绑策略,不管毛衣战(贸易战)最终协议怎样,哪怕是我们做出巨大让步,对中国来说,只要中美继续挂钩,就是重大胜利。”等等,类似这样的话,笔者实在不懂。我觉得与中国社科院的王立强同志的文章不一样,王立强同志的文章,好懂。

但是,他所谈问题却非常重要。请网友们帮助我理解和分析夏斐君先生的这篇文章。

                               ——  齐  工


      中美谈判背后不为人知的惊心动魄

                                           作者:夏斐君  来源:政经深读

     分析毛衣战(贸易战)的文章千千万,今天聊点有深度的。

01

      有外媒报道称,中美即将达成最终协议,让改革派长舒了一口气,为何?因为中美终于从危险的“脱钩”边缘再次重新“挂钩”。对于改革派来说,只要能达成协议,继续与美国利益捆绑,尽量延缓中美战略摊牌的时间,就是重大胜利,哪怕是我们做出重大让步。

   而与之相反,美国极端鹰派和国内保守派要的就是中美脱钩,减少两国利益交集。对于当前中国来说,这是最危险的一个前景。中美一旦脱钩,我们的外部环境会急剧恶化,国际空间急剧压缩,内部极端民族主义、民粹主义会大行其道。

    以开放促改革、开放倒逼改革,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条根本经验。1990年如此,2001年入世亦然。

    80年代末那场风波之后,保守派一时甚嚣尘上,要关上已经打开的国门,主张与美国脱钩,重新走向封闭。危急时刻,邓小平坐不住了,先后两次会见美国特使,第一次是美国前总统尼克松,邓语重心长的说,“中美关系终究要好起来才行!”第二次是请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斯考克罗夫特转告老布什总统,“在东方的中国有一位退休老人,关心着中美关系的改善和发展。”邓很清楚,中美关系不改善,改革开放事业有中断的危险。

    后来的入世谈判,最大的阻力也来自国内保守派。改革派很清楚,只有坚持开放,融入世界,中国才不会走回头路。入世后,中国发展与世界深度捆绑,国门再也锁不住了。

    说了这么多,政经深读想表达的是:为改革开放大局,与美国妥协,继续深度捆绑美国,是当前中国最明智的选择。

  02

   但同时也要说句泄气的话,与美国继续挂钩,说好听一点,是我们最明智的选择,但实际上,我们别无选择。因为,今天的中国,对美国的依赖程度,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首先是巨大的市场依赖。由于国内住房、教育、医疗三座大山,和较高的制度成本,导致国内需求乏力,这么多年的刺激内需,效果其实很有限。内需不振,注定我们的经济严重依赖出口。国际市场持续低迷的大背景下,美国因较强的消费能力,成为消化中国出口的最大市场,尽管它是负债买我们的产品。

    同时,出口也是我们稳增长稳就业的最大保障,看看珠三角、长三角多少厂家是做出口的、看看有多少农民工在这些厂里谋生,就知道了。

    一句话概括,由于无内需,中国经济严重依赖出口,出口严重依赖美国市场。

    其次是深入经济血脉的、无处不在的美元依赖。如果说对美国的市场依赖,还可以通过开拓新兴国家市场和衣袋易路得到部分缓解,但对美元的严重依赖,则是中国经济的致命软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变强了、变富了,老百姓手上有钱了,那么,中国人的钱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由于中国独特的金融制度,央行增发人民币的依据是国库中有多少外汇储备,尤其是美元储备。美元储备增加,央行就增发人民币。外汇储备越足,增发的人民币就越多。

    改革开放中国启动出口导向战略以来,尤其是2001年入世之后,中国出口创汇越来越多,从最大市场美国流入中国的巨额美元,让中国每年得以增发数以万亿元人民币。由于美元储备雄厚,增发的人民币不但不会构成通货膨胀,而且投入国内市场,拉动起天量投资和内需(当然,主要拉动的是地方政府投资、房地产和股市),从而维持着中国经济外表的一片繁荣。这些增发的人民币,其实也是各级政府财税收入的主要来源。

     一句话,美元储备是中国财富的重要来源。来自美元储备所提供的人民币资源,是中国近十几年来,国内投资和需求旺盛,尤其是房地产兴旺的最大货币来源。

     03

不但国内经济发展严重依赖美元储备,对外战略亦然。无论是大国外交、购买外国先进技术和服务,企业海外投资和并购,还是今天衣袋易路上的海量基础设施投资,都需要美元来支付,而且随着中国对外投资规模的日益扩大,尤其是衣袋易路向纵深推进,我们需要耗费越来越多的美元储备。

      更重要的恐怕还是,我们宏观调控政策对美元的严重依赖。宏观调控是中国模式的核心和最大的成功秘笈,但是宏观调控的几大主要工具——所谓积极的财政政策(政府投资、4万亿)、稳健的货币政策(刺激、放水、加杠杆)以及发改委的项目库等等,哪一样都离不开增发人民币,而要增发人民币,必须要有充足的美元储备。

而美国发动毛衣战的根本目的,除了减少对华贸易逆差,另一个心照不宣的动机,就是削减中国的美元储备,进而让中国的财富来源枯竭。

    近年来,随着中国对外投资的急剧增加和国际市场低迷导致的出口创汇下降,入不敷出,导致中国外汇储备迅速减少。截至2018年底,中国外汇储备为30727.12亿美元,相比2014年末,下降了将近1万亿美元。

     美元储备是中国经济繁荣的基础,也是支撑中国市场巨大货币需求的来源。一旦中国的外汇储备,以近两年这样的速度,甚至更快的速度大幅度缩水,不但对内会引发通货膨胀,内需会出问题,对外还会影响衣袋易路进程。

  04

       中国对美国严重的市场依赖和美元依赖,正是特朗普发动毛衣战的底气所在。 

也正因此,我们必须继续与美国挂钩,继续拥有这个最大的外部市场,继续赚取我们不可或缺的美元。

      同时,最新一轮谈判,中国已经明确大幅进口美国产品,削减逆差。这固然是一种妥协,也是一个眼光长远的战略,因为此举不仅可以为国内市场补充高质量商品与服务,满足国内美好生活需要,而且可为绑架美国经济提供机会,进一步加深美国产品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当消费链接足够深的时候,我们就随时可以动用基于消费主权上的“消费霸权”或者说是“市场霸权”。

      届时,美国有美元霸权,我们则有消费霸权,我们博弈的筹码又多了一个。

        说了这么多,中美继续挂钩,继续利益捆绑,看起来是中国揩了美国的油,那么,美国为什么愿意让我们揩油呢?

      特朗普个人的政治利益固然是一个重要原因,我们毛衣战中的反击,已经动摇了他的票仓和几个关键州,面对2020年大选,特朗普不得不妥协。但最重要的原因不在此,而是美国负债发展模式所决定的。

      美国是有史以来最幸福、最快乐的债务国家。美国发展模式,一言以蔽之,就是靠借别人的钱,提前消费过日子。所以人家能阳光、沙滩、比基尼,我们只能苦逼的加班、流汗、又受气。这就是金融霸权国家对比贸易国家的绝对优势。

       借别人的钱,搞自己的经济固然很爽,但债务多了,也是一个麻烦。2018财年,美国债务直逼22万亿美元,与GDP之比达111%,已经超越GDP总额。而其中借钱给美国最多的是中国。

      打个比方吧,美国好比一条肥大的金融寄生虫,寄生在中国身上,这个寄生虫的食物来源就是我们3万亿美元储备和巨额美元国债这个“脂肪”。离开了中国,这个寄生虫便很难生存。

     中国智慧喜欢讲相生相克,中国不得已让美国这个金融寄生虫趴在自己身上吸血,但寄生虫也找不到其他好的食物来源,只能继续附在我们身上。要知道,想被这个寄生虫吸血的国家有很多。

      怎么说呢?中美就是一对“难兄难弟”,已经到了谁也离不开谁的地步。这就是中美永远也脱不了钩的根本原因,尽管经常吵架,偶尔拍桌子掀板凳,但最终还要在一张桌子上吃饭。

     特朗普尽管极不靠谱,达成的协议也有可能是一张废纸,但无论他怎么折腾,也改变不了中美关系已经严重相互依存的本质。

     纵观历史上老大与老二的关系,很少有像中美这样奇特的。也正因此,我们才能够对美国实行利益捆绑策略,不管毛衣战最终协议怎样,哪怕是我们做出巨大让步,对中国来说,只要中美继续挂钩,就是重大胜利!

    毕竟,这是维系国运的唯一选择!

 

 

 


握手
1

雷人

路过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毛旗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京ICP备17031636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