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尔文的‘“资产阶级就在党内”的论断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对于阶级的完整定义讲得非常好。 1,阶级的经济上的定义非常重要 “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对生产资料的关系(这种关系大部分是在法律上明文规定了的)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领得自己所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列宁的这个定义非常经典,指明了阶级产生的源头,阶级的历史性存在的四大联系:与‘历史上一定社会生产体系’相联系,与对生产资料的关系即所有制相联系,与一定的‘社会劳动组织’相联系,与财富分配方式相联系,特别强调了‘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显然这一定义适用于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限于‘自在的阶级’,没有讲到‘自为的阶级’,没有讲到阶级的政治属性,没有讲到社会主义的阶级存在。 2,阶级的政治属性很重要,不讲政治属性就不能完整理解阶级的存在,特别是不能理解社会主义的阶级存在 ‘仅仅将目光局限于经济方面,认为阶级只能属于经济范畴,而忽略阶级的政治属性,就是片面的。’ 3,阶级,政党和领袖的关系是阶级最重要的政治属性,特别是‘自为的阶级’和社会主义阶级存在的最重要的政治属性 ‘在列宁的著作中,多次论述过阶级和政党的关系。而阶级和政党的关系,就反映了阶级最重要的政治属性。’ 4,列宁关于‘阶级政党和领袖的关系’的论述是对阶级定义的十分重要的补充 ‘阶级通常是由政党来领导的;政党通常是由比较稳固的集团来主持的,而这个集团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担任最重要职务而称为领袖的人们组成的’ 5,革命理论的指导和共产党的领导是自为的无产阶级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一个有着革命理论指导的、成熟的、具有鲜明阶级意识、认识到本阶级历史使命的阶级,一个成为“自为阶级”的阶级,必然有一个自己的政党。政党是阶级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共产党,就是使无产阶级成为“自为阶级”的独立的政党,是无产阶级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6,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核心,共产党的领导是无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来行动”的必要条件 ‘政党是阶级的政治代表,是阶级的核心。如果失去这些特征,失去了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和组织作用,无产阶级就会变成一盘散沙,就不能“作为一个阶级来行动”,就失去了积极的、有组织的战斗力。因此,在考察阶级这个概念的时候,不能忽略其政治特征,特别是,不能忽略领袖、政党和阶级的关系。’ 7,在社会主义里,消灭生产资料的私有产权不等于消灭了阶级,而无产阶级资产阶级之所以还存在的原因 ‘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建立,过去无产阶级的经济地位确实已经发生了变化,从被统治阶级转变为统治阶级。如果单纯从经济上考察,很容易得出剥削阶级已经从制度上被消灭、阶级已经不存在了的结论。’ 在社会主义里,无产阶级之所以还存在,第一,无产阶级不以占有生产资料为目的,而是以消灭生产资料的私有产权从而消灭剥削为目标,但消灭生产资料的私有产权不等于消灭了阶级;第二,社会主义的无产阶级是世界无产阶级的组成部分,与世界无产阶级的利益与目标是完全一致的。 在社会主义里,资产阶级之所以还存在,第一,只要帝国主义存在,国内资产阶级的存在就和帝国主义有联系,第二,国内资产阶级法权及其法权机关的存在,小生产的广泛存在,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领域里资产阶级影响的存在是滋生资产阶级的深厚的土壤。 8,世界阶级的存在深刻影响着社会主义的阶级存在 ‘全世界范围资产阶级普遍存在的阶级关系和状态不会因为某一个国家无产阶级的经济地位发生了一定变化而改变。’ 9,滋生资产阶级的土壤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无产阶级队伍中的每个个人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中新建立的生产资料公有制还不完善,特别是,经济制度中还不得不部分地保留着商品生产和交换,但最直接的影响,影响到每个个人。在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初步建立以后,人们更容易将眼界局限于个人生活需求方面,而忽视公有制的完善和巩固对个人社会地位的决定作用和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在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领域,例如国家形态、司法体系等许多方面,还保留着旧有的形式;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共产主义思想在全社会的建立不会自发地完成,而是一个落后于经济基础变化的、长期的、缓慢的过程;以几千年私有制为核心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广泛地存在,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无产阶级队伍中的每个个人。’ 10,在社会主义里,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谁胜谁负的问题还没有解决,难以避免地会“经常地、每日每时地、自发地和大批地产生着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 成为统治阶级的过去的无产阶级处于一种类似于小私有者、小资产阶级的生活状态和环境当中。如果他们无视思想的改造,很容易接受资产阶级腐朽文化的影响。一旦有机会,从初步解决了温饱、强烈向往幸福生活但仍处于类似小私有者、小资产阶级生活状态的工人和农民当中,也同样难以避免地会“经常地、每日每时地、自发地和大批地产生着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 11,在社会主义时期,决不能认为资产阶级已经被从制度上消灭了,只是资产阶级私有产权被消灭了,只是所有制变了,在分配领域的资产阶级法权的存在,和旧社会差不多 ‘产生剥削阶级——资产阶级的经济基础和思想基础也广泛地存在,并且不可能被一下子消灭掉。因为这种基础就存在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当中,存在于组成自己队伍的党员、干部、群众的政治思想和文化传统当中。所以,在社会主义时期,决不能认为资产阶级已经被从制度上消灭了。’ 12,政治思想领域的斗争,党的组织领导,马列毛主义革命路线的指导,对于社会主义的无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去行动,去革命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进行长期的持之以恒的政治思想领域的斗争,才有可能抵制这种足以使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颠覆的影响。只有已经居于执政地位的共产党,才能有效地组织起这种长期的持之以恒的政治思想领域的斗争。只有已经居于国家政权高位的共产党的领袖,才能推动共产党去组织这种长期的持之以恒的政治思想领域的斗争。否则,社会主义公有制就会被颠覆,资本主义就会复辟,已经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就会重新成为被压迫被剥削的阶级。这三个递进的又相互关联的“只有”及其结果,是完全符合逻辑的推断。不仅符合理论上的辩证逻辑,也符合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逻辑。’ 13,在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政党、领袖的关系会对社会发生更深刻的作用和影响。 ‘在社会主义时期,阶级依然存在;阶级、政党、领袖的关系不仅依然存在,而且会对社会发生更深刻的作用和影响。’ 14,共产党和共产党的领袖当中同样地会自发地产生出“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 ‘共产党和共产党的领袖并不是生活在一个与外界隔绝的环境中,他们和已经成为统治阶级的过去的无产阶级同样处于一种类似于小私有者、小资产阶级的生活状态和环境当中,从一部分(不能说全部)党员和党的领袖中,同样地会自发地产生出“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 15,共产党的‘党中之党’是怎么形成的? 少数人‘利用手中的权力为个人、家庭、小帮派、小团体攫取利益,自发地成为他们头脑中的一条主线;恢复资本主义制度的主张,则更加符合他们眼前的利益,也使他们更容易被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收买。为了眼前利益,他们可以放弃本阶级长远的根本的利益;为了逃避群众的监督、维护自己的特权、躲避纪律的制裁,相互保护,他们努力地在党内拉帮组派、结成政治上的同盟军。于是这些具有共产党员身份、握有各种权利的党员干部当中,有相当大一部分,逐步地形成了一个有自己的领袖、有自己的思想和政治路线,隐蔽的、永远也不会公开承认的、往往自以为仍然是共产党、仍然代表共产党的党中之党——这实际上是共产党内一个披着共产党外衣、打着共产党旗号为资产阶级服务的资产阶级党。’ 16,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正是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是资产阶级的先锋队,是资产阶级的组织核心和阶级核心。在毛泽东时代,代表其存在的不是生产资料的占有,而是一条修正主义路线的存在。 ‘这个共产党中的党,这个幽灵般的因事实上存在而存在的党,正是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是资产阶级的先锋队,是资产阶级的组织核心和阶级核心;证明这个资产阶级先锋队存在着的、同时又代表这个党最鲜明的政治标志,就是用共产党的名义打着发展马克思主义旗号所推出的形而上学、唯心主义的思想路线和政治、经济上的资本主义路线,以及为完成这一路线所推出的一整套方针和策略。谁要承认这条资本主义路线,谁就自然而然地成为这个党的成员;即使是受到迷惑和欺骗,同情这条资本主义路线,也会扩大这个党在共产党内的力量。’ 17,‘社会主义时期阶级这个概念最鲜明的政治特征’,一是‘阶级、政党、领袖的关系’至关重要,二是资产阶级在共产党内寻找自己的代理人,三是路线的正确与否决定一切,两条路线的存在标志着两个阶级的存在,路线斗争的成败决定着阶级斗争的成败 ‘在社会主义时期,群众、阶级、政党、领袖的关系依然存在,政党依然处于阶级的核心地位。一旦领袖提出的思想政治路线出现偏差,就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共产党;一旦共产党的队伍出现思想上的混乱,又会影响到整个无产阶级,使无产阶级失去组织的核心,重新变得力量分散、无法凝聚、一盘散沙、成为失去战斗力的“自在阶级”。’ ‘资产阶级在不具备组建自己独立政党的政治条件下,唯一的政治手段就是通过寄生在共产党内主张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形成自己的政治代表和先锋队,这些走资派因此而蜕变为资产阶级的政治领袖和先锋队,这就重新形成了资产阶级的阶级核心,为全面推行资本主义道路并使资产阶级逐步走上前台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基础。’ 18,毛主席揭示了阶级的哲学内涵,辩证唯物主义的内涵,避免人们形而上学地去理解阶级的存在。认识阶级的存在,不是从定义出发,而是从无限丰富的新的阶级斗争的实际出发 “搞社会主义革命,不知道资产阶级在哪里?就在共产党内,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走资派还在走。” 把社会主义的阶级存在和社会主义革命联系起来,就使社会主义革命建立在坚实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把资产阶级和共产党联系起来,不仅抓住了社会主义革命的重点,抓住了资产阶级的核心,司令部,而且把辩证法用于社会主义的阶级分析,从而引导人们辩证认识社会主义的阶级存在,揭示了阶级的哲学内涵,辩证唯物主义的内涵,避免人们形而上学地去理解阶级的存在。认识阶级的存在,不是从定义出发,而是从无限丰富的新的阶级斗争的实际出发。 在社会主义,资产阶级的核心就在共产党内,资产阶级的鬼魂就是修正主义路线,这是社会主义重要的特殊的阶级存在,是隐形的阶级存在,只能通过反修防修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通过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甚至修正主义篡权后,成为显性资产阶级,还要通过二次社会主义革命与之斗争。 19,阶级斗争高度集中地表现为党内路线斗争 ‘社会主义时期阶级和阶级斗争在政治上最根本的特征——即阶级和阶级斗争高度集中地表现为党内路线和路线斗争’ 20,资本主义复辟的源头 ‘追溯中国所发生的社会制度上复辟、倒退的源头,也正是因为毛主席去世以后,中国共产党内出了代表资产阶级利益和政治要求的领袖,这些领袖推出的思想政治路线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集团,并因此而影响到整个共产党、影响到整个无产阶级,使原本异常强大的无产阶级因失去组织核心而重新变成一盘散沙,无法团结起来协同作战,严重丧失战斗力,最终失去了在国家的统治地位。’ 中国一切问题的源头,复辟资本主义的源头是修正主义路线,而不是个别人的腐败问题,更不是什么‘体制改革不到位’的问题,不是什么‘制度不完善’问题,不是什么‘中等收入陷阱’问题。领导人出问题,不是个人素质问题,而是阶级斗争路线斗争问题,修正主义头子实质是腐朽阶级的代表,是修正主义路线的代表,打倒刘修,还会出林修,被打倒的邓修还会出来,走资派还在走。体现了资产阶级的顽固性和无产阶级革命的艰难性。斗争的核心问题是政权问题,政权掌握在谁手里,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的问题。 21,唯物地辩证地,全面、深刻地理解阶级的存在和内涵 ‘必须全面、深刻地搞清楚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的定义和完整的思想。’ 总之,要唯物地辩证地,全面、深刻地理解阶级的存在和内涵,特别要看到从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社会主义社会里阶级的特殊存在,从而持之以恒地开展特殊的伟大的阶级斗争,开展反修防修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共产党革命不是为了执政,共产党执政是为了继续革命,而且重点就是革共产党内部滋生资产阶级的命。 |
微信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