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破楼兰誓不还! 今天一个大好消息传来, 全世界第一支新冠状病毒疫苗, 研发成功!!!。 疫苗第一针, 院士将军先试, 今天注射到发明人陈薇将军左臂。 专家组7名共产党员, 也一同注射了新冠病毒疫苗! 这就是军人的铁血担当! 向陈薇将军团队致以崇高的敬意! 可能有很多人还不知道, 陈薇将军, 她,是《战狼2》的原型, 49岁晋升少将, 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女将军, 还是中国工程院院士! 而获得这一切, 凭的是2003年非典, 她保护了近14000名医护人员! 凭的是“玩毒”20多年, 她成为世界第一的“埃博拉终结者”! 陈薇,名字最女儿,功绩胜男儿, 54岁的她,人生前半生简直燃爆了。 1966年2月出生的她, 从小就“开了挂”, 18岁进浙江大学化工系本科就读, 22岁, 获得浙大保送清华大学的唯一资格。 陈薇 周恩来总理曾经亲自签署命令, 从全国抽调最优秀的科学家, 成立军事医学科学院, 这里万中挑一,堪称齐聚天下英才, 硕士毕业后, 她再一次毫无悬念被选中。 谁也没想到, 这个容貌俊丽的柔弱女子, 穿上军装后, 一个更加猛烈而超酷的人生, 一个改变中国乃至世界的未来, 就此开始了! 陈薇 天选之女,所向披靡, 在军事医学科学院, 她的研究对象, 绝对属于“最高级别的恐怖”: 包括鼠疫、炭疽、天花埃博拉…… 这些一旦染上就要命的病毒, 哪一个不是凶险万分? 很多亲戚朋友特意劝她, 少搞这些“魔鬼”课题研究, 实在是太危险了, 一个不小心,后果不堪设想....... 但陈薇认为,各种致病微生物, 在战时都可能成为敌人手中的武器, 而在和平时期,则可能成为, 大规模疫情发生的罪魁祸首, 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灾难。 所以,她有责任投身其中, 去研发保卫国家和庇佑人民的“生物盾牌”。 她说:“我是一名军人, 穿上这身军装,我就有责任, 有义务去守护祖国人民!” 女儿叱咤,声撼三楚山河, 誓言重千钧, 而她之后真的做到了, 守护祖国,守护好14亿国人! 为了课题研究课题, 陈薇只休了一个月产假, 就匆忙赶回实验室, 她完全专注于“玩转病毒”。 2003年非典来袭,37岁的她, 临危受命研制预防“非典”病毒的疫苗。 她带着早就积蓄好的“洪荒之力”, 奔向了抗疫一线...... 为了和疫情抢时间, 陈薇带领课题组冒生命危险, 与“非典”病毒零距离接触, 进行非典病毒的体外细胞试验, 构建新的动物实验模型; 她和同事们,不顾实验室里, 负压缺氧的环境给人体带来的不适, 每天进去一待就是十多个小时, 她没有周末和节假日, 经常要待到凌晨一点以后。 为了抢时间,进实验室前, 她一天都尽量不吃饭不喝水, 为避免上厕所耽误时间, 直接用成人尿不湿。 那年,长达100多天的隔离奋战, 她没有一天回到家。 看到妈妈出现在电视里, 她的儿子太思念妈妈了, 扑上去亲吻才发现触碰到的, 只是冰冷的机器, 孩子忍不住哇哇大哭。 那年,是陈薇所在研究所, 在国内率先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SARS, 确定了“非典”的元凶。 在实验最关键的时候, 陈薇和组员们在实验室48小时没有合眼, 终于得到了一个振奋人心的结果: 由于干扰素的保护, 细胞在“非典”病毒的攻击下安然无恙! 2003年4月28日, 她带队研发的“重组人ω干扰素”, 通过国家食药监局的批准, 获准进入临床。 为满足急需,她组织全室人员, 在营区外连续奋战20多个昼夜, 使“重组人ω干扰素喷雾剂”的日产量, 由最初的几百支很快增加到两万支。 随后, 她又亲自将2000多支喷鼻剂, 及时送到北京小汤山医院, 全国当年共有14000名医护人员, 使用了“重组人ω干扰素喷雾剂”, 无一例被非典感染。 她保护了14000名医护, 保护了14000个家庭! 陈薇, 一战成名,名震学界, 但她的科研,永无止境。 2006年,40岁的陈薇, 开始接触到埃博拉病毒, 那时这种病毒还没有大规模爆发, 但她以敏锐的目光捕捉到: “埃博拉离我们, 也就是一个航班的距离。” 在当时,埃博拉病毒, 还没有对人类造成威胁的情况下, 她提出这样的假设, 承担了极大的压力。 但她始终坚持自己的看法, 极力争取到“重组埃博拉疫苗项目”, 还获得国家“863计划”支持。 谁也没想到, 她,成了埃博拉病毒的“吹哨人”。 短短八年后, 埃博拉在西非突然肆虐, 传染性强,致死率一度高达50%至90%, 病毒潜伏期可达2至21天, 世卫组织及欧美多国,派出队伍援非, 然而所研无果,众人束手无策, 宣战埃博拉基本溃败....... 美国将埃博拉病毒称为, “最高等级之生物恐怖袭击武器”, 全球因此恐慌。 而那一刻, 陈薇知道自己研究了8年的病毒, 发生了又一次的变异, 埃博拉病毒一旦在非洲大规模肆虐, 那么紧邻的亚洲将无可避免! 为了将疫情阻挡在国门之外, 这位英勇的女子, 做了一个对家人而言无比残酷的决定, 我要去非洲,战胜埃博拉, 拒病毒于中华国门之外! 这是她一生中,最为悲壮的征途, 埃博拉何等凶险, 那可是全世界专家都束手无策! 但,中国人陈薇,站了出来。 在非洲漫长的一年, 没有她的消息, 而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在那场不分国界的战斗中, 陈薇团队拿出中国军人的血性和智慧, 只用了短短4个月时间, 就将世界首个2014基因型埃博拉疫苗, 推进到临床试验阶段, 并先后4次赴塞拉利昂开展临床试验, 与埃博拉患者零距离接触。 而在塞拉利昂开展临床试验的间隙, 陈薇来到弗里敦一家孤儿院, 那里收留了49位, 被埃博拉病毒夺去双亲的孤儿。 身为一名母亲,陈薇很心疼地说: 真希望, 不再有孩子因为埃博拉而成为孤儿。 陈薇和塞拉利昂的儿童 2015年年底, 陈薇率团队研发出, 世界首个2014基因型埃博拉疫苗, 为疫区的人们, 打开了生命的希望之门! 这是一个何等勇猛的女子啊, 硬是将非洲人民, 从死亡的威胁中拯救出来, 被誉为“世界埃博拉终结者”; 这又是一个何等忠义的女子啊, 是她,战胜病毒守住国门, 实现了中国疫苗, 在境外临床试验的“零突破”。 因她带领的中国团队的, 新基因疫苗推广, 世卫组织2015年宣布, 埃博拉病毒的传播在塞拉利昂已经终止。 那一刻, 世界为她惊叹,国人为她自豪, 是她,拯救了全世界千千万万人! 当地医务工作者,兴奋地把陈薇抛向空中,庆祝埃博拉疫苗,在非洲开展临床试验取得成功。 2015年7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 举行晋升少将军衔仪式, 49岁的陈薇, 成为当天晋升的唯一一名女军官。 2016年,因“抗埃”贡献突出, 陈薇荣获 “2015年度中国十大科技创新人物”, 同时入选的还有屠呦呦教授。 2017年大火的电影《战狼2》中, “拉曼拉”病毒的原型, 就是埃博拉病毒, 男主角营救的Doctor Chen的原型, 就是陈薇。 有人曾问陈薇: “埃博拉从来没在中国爆发过, 研究它有意义吗? 去疫区那么危险的地方, 有没有想过万一回不来怎么办?” 陈薇的回答始终是: “穿上这身军装,一切都是我应该做的。” 如今新型冠状病毒导致的肺炎, 来势汹汹, 陈薇再一次冲上火线! 54岁的女将军, 大年初一,挂帅出征! 陈薇在武汉金银潭医院 从到达武汉一线那一刻起, 她就“我已无我”,连着四个昼夜赶工, 在一座帐篷式移动检测实验室, 开始了艰难的征程。 帐篷式移动检测实验室内,陈薇和同事们在紧张工作 而此前不久,她和同事们, 以极其迅猛的速度, 自主研发检测试剂盒, 配合核酸全自动提取技术, 实现了新型冠状病毒的快速检测。 1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制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应急审批,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书 曾经,阻击“非典”, 抗击埃博拉等硬仗中, 陈薇的表现如同开挂, 总能以一己之力,扭转战局。 如今,在本次“武汉战疫”中, 这位“女将军, 同样被全国人民寄予厚望, 被视为“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研制赛跑中的“种子选手”。 而目前全世界的科学家, 都在快马加鞭研发疫苗, 连特朗普都在一周前宣布, 说美国将会在12周内研制出“新冠疫苗”。 对此,陈薇的态度是: “我相信, 我们国家科研人员的速度, 不会亚于美国!” “我们有比以往任何时候有更好的准备, 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她还呼吁大家,在疫苗出来之前, 最原始的隔离就是最好的办法: “现在真的需要全体中国人同心同德, 我希望所有人都能健健康康!” 无论是率先分离出非典病毒, 还是率先研发埃博拉疫苗, 与“毒”共舞,却能“玩转病毒”, 陈薇的做事特点一向就是, 快准狠。 终于, 这么短的时间就研发出疫苗! 中华英雄汇聚,中国必所向披靡! 转发!致敬! 将军出征,病毒不生, 巾帼英雄,期待凯旋! |
微信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