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破《决议》束缚,开展真正的思想解放 —七谈毛泽东的“阶级斗争为纲”思想 郝贵生 笔者在《认清<决议>实质和要害—六谈“阶级斗争为纲”思想》文中已经揭示了《决议》的要害问题。并且指出,这个《决议》已经成为当今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坚持“阶级斗争为纲”思想、实事求是认识和评价社会现实、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最大思想障碍、绊脚石和桎梏。因此,必须从这个实践已经证明是错误的《决议》中解放出来。笔者建议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重新开展一次真正的思想解放运动。 1、重新评价1978年所谓“真理标准”的大讨论。 1981年《决议》形成之前有一个所谓“真理标准”大讨论。真理标准确实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理论问题。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所有哲学家,由于不懂得实践在认识和人类历史发展中的最终决定作用,所以他们既不懂得真理的本质,更不懂得检验真理的标准。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第一条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后,第二条就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思想。这一思想实际是对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真理观和真理标准观的深刻批判。恩格斯、列宁、毛泽东进一步深入阐发,特别是列宁阐发了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问题,毛泽东在阐述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反作用的基础上,对真理标准思想也做了既唯物又辩证的思考。马克思主义在其发展的任何时候,都应该强调真理标准问题,既要阐明新的思想观点的理论依据及逻辑联系,更要通过长期的实践活动最终检验新思想的真理性。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在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始终遵循这一基本原则。1978年,作为执政党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非常有必要。但三十多年的实践证明,这场大讨论无论其出发点,还是讨论内容和结果都是错误的。从出发点来说,目的是企图根本否定毛泽东晚年理论和实践。从讨论内容看,对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标准理论做了歪曲的解释:第一,把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割裂开来,否认相对性,只承认绝对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最终标准、根本标准歪曲为唯一标准,完全否定已经被证明是真理的理论在分析、判断新认识是否是真理的积极作用。第二,对检验真理标准的“实践”做主观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解释。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一是强调实践的社会历史性即人民群众的实践,是历史的发展的实践,也就是只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从发展的思维方式才能对“实践”做出科学的解释。站在个人主义、私人利益基础上和静止的实践不是马克思主义所说的检验真理的标准。二是对实践的过程、结果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必须借助于唯物辩证法。如列宁所说,不是实例、枝节之论,而是自在之物本身。那种把外在现象、假象、个别实例、枝节当作事物的本质、实践的本质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检验真理的“标准”。从讨论结果看,由于借助马克思主义真理标准思想同时又歪曲之,必然做出其荒诞、错误的结论。他们站在资产阶级民主派及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立场上,把文革期间的外在现象、假象、个别实例、枝节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当作“实践”的本质,以此证明毛泽东晚年理论的错误。这不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而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的方法,是重蹈历史上唯心主义、形而上学思想反对马克思主义的翻版。《决议》之后的三十多年来,整个社会思想理论如此混乱,也与这次大讨论带来的真理标准思想的混乱有直接关系。《决议》主持者一方面大喊特喊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唯一”性,大喊特喊对“两个凡是”的批判,另一方面,又事事处处时时要以他们自己错误的思想、理论特别是这个《决议》和邓的言论作为新的“凡是”和真理的标准,去断定和裁剪社会现实,去评判现实生活中的是是非非。不允许人们运用科学的真理标准思想对其“争论”、质疑、批评和反驳。因此笔者建议,必须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间再开展一次真正的真理标准大讨论,科学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标准思想,才能对毛泽东晚年理论及其实践、对这个《决议》以及其后的一系列理论是否具有真理性做出科学的结论来。 2、科学认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978年底邓小平总结那场“真理标准”大讨论,在一次重要讲话中反复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40页)单纯从抽象意义上说,他关于二者关系的论述是正确的。确实共产党人应该“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认识、发展、检验真理。一切符合实际和客观规律的理论、观念我们都要坚持、贯彻、执行。不符合实际和规律的理论、观念都要抛弃,要从中解放出来。“解放思想”不是不要思想。而是不要不符合实际、规律的思想,从被实践检验是错误的理论观念中解放出来。邓小平反对本本主义是对的,这实际是重申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的思想。但邓小平大喊特喊“实事求是”,恰恰他对马克思主义也是毛泽东思想中最重要的这一思想并不真正理解,甚至是歪曲的认识。根据毛泽东《实践论》、《改造我们的学习》等文中思想,毛泽东的“实事求是”主要有三点内容:一是要详细、大量占有符合实际的感性材料,二是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过程,三是要“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01页)即规律来。邓小平文中所讲的“实事求是”就是他及其所代表的党内资产阶级民主派、党内走资派对“文化大革命”根本否定的认识。但这个认识:一是感性材料十分片面,也不完全符合实际,如列宁所说,只是实例、枝节之论。二是他并没有真正加工制作,而是把现象当本质,把个别当一般,把枝节当主流。三是离开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特别是对立统一规律、阶级斗争、社会基本矛盾等原理的指导。所以这个所谓“实事求是”的结论并不“实事求是”,而是违背“实事求是”的极端错误的结论。而邓小平就是以对文革极端错误认识的所谓“实事求是”和“实践过程、结果”的内容,去作为检验毛泽东理论的标准,并由此论证“解放思想”的必要性,其结论必然也是错误的。所以他反对的“本本主义”并不是不符合实际和规律的“本本”,而是符合实际和规律的“本本”。这个“本本”就是毛泽东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通过对国际国内、历史现实大量客观材料、事实研究概括出来的“阶级斗争为纲”思想或者说继续革命理论。我们不能说邓的这个讲话句句是谬误,但整个讲话的逻辑大前提“实事求是”的具体内容是根本错误的,“解放思想”的具体内容也必然错误,整个讲话的中心、基调就是错误的。我们否定了邓的这个讲话,并不否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基本命题。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仍然而且必须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个“实事求是”一是客观认识前三十年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实际,二是客观认识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多年的实际。做到这两个“实事求是”,才能有今天的真正的思想解放。做到第一个“实事求是”就是真正认识前三十年中国共产党人所走过的道路及其巨大成就、原因,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起因、过程、客观历史作用。既要看到其路线、方针、大方向的正确性,也要看到诸多问题及其种种原因。但绝对不能因为问题甚至较大的问题而根本否定方向、道路和基本措施。做到第二个“实事求是”就是首先看到自“十·六”事件后,党的路线已经开始偏斜,到《决议》后,根本否定了马克思主义路线,修正主义路线占主导地位,由此产生三十多年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且越来越严重。另一方面还要看到,毕竟前三十年的经济、政治、文化成就为后三十年奠定了物质、思想基础,占主导的修正主义路线论毕竟还打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社会主义的旗号,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还自觉不自觉地继续沿着毛泽东时代的思想、路线搞经济建设和各项工作,因此各项工作尤其是经济建设同样取得较大成就。这也是必须承认的一个客观事实。我们不能因为其路线的根本错误,而完全否定这一阶段的成就。但更不能因为这三十多年的成就而掩盖其所有制、政治、意识形态领域里极其严重的社会问题和倒退、复辟的客观事实。对于当今中国共产党人和大多数人民群众来说,最重要的“实事求是”就是真正认识根本否定毛泽东晚年思想、路线以后带来的资本主义在各个领域不同程度甚至全面的复辟事实。只有从这一事实出发,才能真正认识《决议》及其之后的一系列“创新”理论的错误,才能真正做到“解放思想”,从这些把相当多的人的头脑束缚紧紧的但已经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本本”中解放出来。所以说,努力并真正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仍然是中国共产党人当前思想战线上一项极其紧迫的任务。 3、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学习马列和毛主席著作。 中国共产党一大党章上就写明,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党的七大会议上,又把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产物毛泽东思想也写进党的纲领之中。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实践中取得的伟大成就,一是离不开精神武器即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二是离不开物质武器即掌握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无数亿万人民群众。当毛泽东发现了有可能资本主义复辟,革命成果又可能再丧失掉时,他认为,真正巩固新生政权、继续革命到底仍然要依靠这两大武器。所以他老人家晚年一而再、再而三地告诫全党全国人民,我党懂马列的不多。认真看书学习,弄通马克思主义。要识别真假马克思主义,不能上假马克思主义的当,要批判修正主义等一系列的谆谆嘱托,并亲自号召学习六本书和列宁论无产阶级专政思想。毛泽东去世后的近四十年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老人家的预言和教导的千真万确的真理性。毛泽东去世了,但老人家给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还在。毛泽东的“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六亿神州尽舜尧”思想还铭刻在我们头脑中。每一个真正的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都应该是舜尧,是主人,也能够在今日的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激烈大博斗中能够成为舜尧,成为主人。但我们不会自然是舜尧,是主人,只有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真正武装起来,才能够成为舜尧,才能够成为当代捍卫社会主义政权反对资本主义复辟的生力军、主力军。如马克思说,精神的力量一定要转化为物质的力量。科学的理论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就一定能够成为物质力量。他还说,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毛泽东的“阶级斗争为纲”思想就是当代人类社会最先进的理论,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反复辟,捍卫社会主义江山的最有力的武器。尤其近些年来,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一些基本原理已经被修正主义者弄得支离破粹、模糊不清,各种假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甚嚣尘上。而在党内包括思想理论界学习的风气淡化了,学习马列毛主席著作的风气更为差劲。某些所谓马克思主义学者、教授、博导把研究马克思主义当作其谋取个人名利地位的敲门砖,为此不惜歪曲、否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他们不信马列了,人民群众相信。当代只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才能救中国。我们作为一个普通共产党员和普通人民群众,只有老老实实自觉刻苦学习、钻研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原著,熟悉经典作家如何在同反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思潮斗争中阐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深刻领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掌握其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如列宁所说,变为我们血液的一部分,我们就一定能够完成时代赋予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反复辟和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的历史使命。因此对于革命者来说,要真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要学习、学习、再学习。没有学习,没有科学理论的掌握,就没有真正的思想解放运动。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学习”,绝对不是理论脱离实际的学习,而是以“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以中国当今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反对资本主义复辟为中心的学习,去对现实中的种种问题做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解答和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策略。 4、清除笼罩在“阶级斗争”、“阶级斗争为纲”思想的种种迷雾,从《决议》的“阶级斗争熄灭论”及由此导致的一切错误观念中解放出来。 笔者在《六谈“阶级斗争为纲”思想》一文中已经指出,《决议》的第一个要害问题就是根本否认毛泽东的“阶级斗争为纲”思想,或者说是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问题。而 “阶级斗争为纲”思想实质是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观点和阶级分析等马克思主义一系列基本观点、方法认识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做出的科学结论。(见笔者所写《继续革命理论是毛泽东思想中最杰出、最闪光、最精华的内容》一文)因此《决议》尽管也还在讲“一定范围的阶级斗争”,也讲“无产阶级专政”,但实质上已经彻底背叛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背叛了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因此这个《决议》既强加给“阶级斗争为纲”思想许多不实之词,如“阶级斗争为纲”必然冲击经济建设、必然导致阶级斗争扩大化,更导致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有许多误解和偏见,如阶级斗争就是“打打杀杀”,就是“人整人、人斗人”,就是挑动“人类自相残杀”,“制造仇恨”,是“人类仇恨的源泉”,用阶级斗争观点认识历史就是否定人类文明史,是马克思强加给人类历史的荒谬观点。笔者就曾经亲耳听到在专业的马克思主义学术会议上,个别学者攻击马克思阶级斗争观点片面、绝对化,讲过头了,讲人的阶级性就是泯灭人性、嘲笑毛泽东那段关于阶级斗争史的著名论断等。由此导致三十多年来,人们甚至包括相当多的领导者、马克思主义学者不仅“阶级斗争为纲”,甚至“阶级斗争”观点都视为洪水猛兽,历届重要会议决议和领导人讲话、报告都不敢触及“阶级斗争”概念。2013年12月,中央政治局召开历史唯物主义学习会,强调用历史唯物主义指导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这是正确的。但作为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中最重要的阶级斗争观点却只字不提。因此,从《决议》的错误观念中解放出来,首先必须从《决议》强加于 “阶级斗争”和“阶级斗争为纲”的种种错误观念和迷雾中解放出来,从离开阶级分析导致的对“社会主义”、“党的建设”、“改革”、“依法治国”等歪曲的错误观念中解放出来,从由此带来的一切所谓“创新”理论实则当代修正主义理论中解放出来,还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与毛泽东“阶级斗争为纲”思想的本来面目,还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党的建设”、“改革”、“依法治国”等概念的科学含义,还整个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本来面目。努力做到这一点,就首先必须学习和真正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观点、无产阶级专政观点、阶级斗争为纲观点,以及这些基本观点与马克思主义其它所有基本观点如实践观、社会基本矛盾、群众史观、对立统一观点、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两个绝大多数、两个决裂、政党和国家理论、人的全面发展、无产者联合起来等之间的内在联系,既不能用其它基本观点取代和抹杀阶级斗争观点,也不能无限夸大阶级斗争观点排斥其它基本观点。其次要学会自觉用阶级观点、无产阶级专政观点、阶级斗争为纲观点及阶级分析方法认识世界史、中国史、当代国际形势、当代中国经济、政治、文化领域里的一切社会问题。充分认识整个国际国内尖锐、激烈的阶级斗争没有停止,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斗争没有停止,帝国主义亡社会主义之心未死,党内马克思主义路线和修正主义的路线斗争没有停止。正如去年9月王伟光同志文中所说,今天我们“仍然处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判定的历史时代,即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个前途、两条道路、两种命运、两大力量生死博弈的时代,这个时代仍贯穿着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阶级斗争的主线索,这就决定了国际领域内的阶级斗争是不可能熄灭的,国内的阶级斗争也是不可能熄灭的。”没有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就不可能实事求是认识世界形势,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本质、认识中国当代国情,更不可能形成中国共产党人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5、必须对形形色色的剥削阶级观念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进行深入细致的批判。 如果说,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的空想社会主义是不成熟的无产阶级、不成熟的阶级斗争的不成熟的理论表现,那么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列宁、毛泽东等人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文化则是成熟的无产阶级和阶级斗争的成熟的理论。固然,人类的文明发展史是连续的、继承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文化最大限度批判地继承了人类以往优秀的文化内容。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毛泽东在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也批判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内容。但马克思主义文化毕竟是被剥削、被压迫阶级的文化,与历史上的形形色色的占统治地位的文化本质上是有区别的。传统文化本质是维护少数统治阶级利益、剥削压迫大多数人的文化,而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反抗剥削压迫制度、为大多数人谋解放的文化。因此,马克思主义文化从以诞生和发展的全过程中,就始终受到剥削阶级文化的疯狂的围剿、打杀、镇压之中。《共产党宣言》“引言”中就指出,欧洲的各国反动势力已经把正游荡在欧洲上空的共产主义当作“幽灵”正在联合剿杀之。马克思、恩格斯写作《宣言》正是对这些反动势力及剥削阶级的各种文化和错误思潮反围剿,在批判中公开阐发共产党人“消灭私有制”和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和基本立场。马克思主义产生时如此,整个发展过程中也同样如此。当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分析认识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后新的形势、任务后,创造性提出和系统阐发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继续革命理论即阶级斗争为纲思想时,不可能不遭到一切国内外敌对势力的诋毁和反对。《决议》对“阶级斗争为纲”的根本否定,既是党内资产阶级民主派和国内少数人反对的结果,实质是国际国内一切反动统治阶级直接和间接联合剿杀的结果,如同共产主义刚刚作为“幽灵”所遭遇一样。但任何真理都是剿杀不了的,“阶级斗争为纲”思想绝不会因为《决议》的彻底否定而褪去丝毫的光辉。已经觉醒的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正在高举继续革命理论的伟大旗帜,向一切诋毁这一思想的国内外敌对势力和形形色色的泛滥、蔓延在中国大地的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文化发去一波又一波的冲击和反围剿。尽管这股正义的力量当今还比较弱小,但正如毛泽东刚上井冈山的情景一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要我们永远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坚定不移、持之以恒、深入细致地批判封建主义、资本主义文化及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表现,国内外反动势力在中国最终实现资本主义复辟的黄粱美梦一定会彻底破产。 6、最大限度地唤醒、组织和壮大中国共产党人当今反复辟的阶级队伍,开展多种形式的反复辟斗争。 马克思讲,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同理,思想解放也不能代替物质力量和现实的斗争,但思想解放有助于科学的思想转化为物质力量和实践活动。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复辟和走社会主义道路,还必须有强大的物质力量和物质活动。这种物质力量就是人民群众,这种物质活动就是大多数人民群众参与的阶级斗争实践。因为人民群众是资本主义复辟的最大受害者,特别是处在社会最低层的普通工人、农民。私有化、市场化及各个领域的所谓“改革”都使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受到了极大损害。新的三座大山重新压在人民群众的头上。毛泽东“阶级斗争为纲”思想或者说继续革命理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紧密依靠人民群众的自主活动,特别是宪法赋予的“四大”民主权利。1982年的宪法修改删去了“四大”内容,表明党内走资派对大民主的极端仇恨和惧怕。但中国共产党党章和中国宪法毕竟赋予人民群众对当政各级领导机关特别是中央领导有批评、建议、监督等基本权利。现实生活中人民群众运用这种权利的自觉和主动程度还差得很远。一是人民群众行使这种权利时,要遭到当权者的压制、打击、报复。二是某些人害怕因斗争而失去自己当前的既得利益和较高地位。三是因为几千年中国特色的英雄史观思想的严重影响,总是把希望寄托在一个新的“毛泽东”身上,不相信自己极其微小的力量凝聚起来能够转变为极其巨大的物质力量。四是中国传统社会遗留的“一盘散沙”的特点还表现在相当多的人身上。五是以党内走资派、新兴资产阶级、既得利益集团及各种旧习惯势力力量还极其强大。任何一个孤立个体同其斗争,必然遭到失败。因此,摆在真正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前又一个极其艰巨的伟大任务就是如何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阶级斗争为纲思想,如何用科学理论武装群众,唤醒群众、组织群众,如何最大限度地团结绝大多数人,包括体制内大多数对《决议》以及对某些当权者还暂时未认清本质的同志。绝对不能因为这些原因把他们推到敌对的方面去。如何最大程度壮大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反对资本主义复辟的阶级队伍,最大限度地利用党章、宪法赋予普通党员和人民的各种基本权利,在阶级斗争的实践中努力探索多种途径、手段、方法。 7、必须强化全党和人民群众“世界观改造”的自觉性,真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在他著名的《关于费尔巴哈提纲》最后一条中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也就是说,共产党人要把“改造世界”即消灭私有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终身的使命。这个“改造世界”既包括改造客观世界,也包括改造主观世界。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不仅是生产力高度发展、公有制度的建立和阶级的最终消灭,而且还表现在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即共产主义精神为核心的自身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毛泽东说,无产阶级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主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关系。这种改造主观世界就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在重视改造旧中国的同时,也特别注重改造人本身,努力去塑造适应无产阶级最终“消灭私有制”这一根本历史任务的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古田会议精神及“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就是塑造了真正的具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过硬素质、能力的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毛泽东的“阶级斗争为纲”思想也包含着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他的“两个务必”、“不当李自成”及“斗私批修”等思想就是塑造自觉改造主观世界、不断同自身各种非无产阶级世界观做斗争、自觉继续革命的共产党人。我们今天处在一个极其重要和关键的历史时期,既不同于中国民主革命阶段,也不完全同于毛泽东时代。我们今天是处在资本主义在中国各个领域、各个部门不同程度甚至完全复辟、国内外敌对势力极其强大、各种矛盾错综复杂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阶级斗争实践活动。这种特殊的条件和历史任务对于革命者就需要更高的素质、能力、斗争策略和方法。这就更需要不断改变、发展和提高自己。我们要坚持毛泽东“阶级斗争为纲”思想,本身就必须把自觉“斗私批修”放到极其重要的地位上来。第一,要自觉学习特别要自觉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解、掌握并学会应用。第二,自觉树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并主动发现、批判和清除自身不同程度存在的各种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个人主义观念和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第三,要善于识别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对立,并最大限度汲取生活中真善美等各种积极、进步因素,最大限度抵制和批判假恶丑等各种消极、落后、腐败因素对自身的影响。第四,要学会自知之明,实事求是认识自己,实事求是认识他人。要多看他人长处,多看自己短处,相互学习、相互协作,善于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解决革命队伍内部矛盾。那种唯我独左、唯我独革,瞧不起任何人的思想行为绝不是一个真正的革命者。第五,要善于团结大多数人,并从自己做起。既要团结与自己意见相同的人,也善于团结与自己意见不同的人,要学会求同存异,不要一有分歧,就动不动上纲上线,把一切不同意见的同志都推到敌对方面。第六,要自觉培养敢于和善于斗争的精神。我们从事的事业一定能够胜利,但前进的道路绝不是一帆风顺的平坦大道,我们必须做长期的、艰苦的、曲折的准备,要有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拼搏、奋斗、牺牲精神,敢于同一切包括来自权力者方面的错误思潮、行为做斗争,同时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和掌握斗争的策略和方法。 中国社会当今仍然存在不亚于民主革命时期的“黑手高悬霸主鞭”现象,也一定会有今日的更加雄伟壮阔的“红旗卷起农奴戟”。不论这两大势力和道路的斗争多么尖锐、激烈,“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只要我们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特别是毛泽东“阶级斗争为纲”思想,只要最紧密依靠和发动最广大的不愿做奴隶的人民群众,不管前进道路多么复杂、曲折、艰险,不管付出多么大的代价,中国共产党人反对资本主义复辟、坚持社会主义的目标一定能够胜利!一定能够为世界共产主义事业做出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的巨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