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首页 焦点述评 查看内容

“吴市场”急了,将矛头直指中共!“吴市场”在中国还有多大的市场? ...

2015-3-29 08:53| 发布者: 乔峰| 查看: 1576| 评论: 0|来自: 北京论坛

摘要: 作者:曹博律师最近,在中国经济领域的“自由主义”代表人物、被称为“吴市场”的吴敬琏终于按捺不住,喊出了“改革就是要打破党国大公司”,更直白地说,就是要推翻共产党的一党专政的制度。看来,吴敬琏终于急了! ...

作者:曹博律师

最近,在中国经济领域的“自由主义”代表人物、被称为“吴市场”的吴敬琏终于按捺不住,喊出了“改革就是要打破党国大公司”,更直白地说,就是要推翻共产党的一党专政的制度。

看来,吴敬琏终于急了!!!吴敬琏终于公开地吹响了“推翻共产党”的集结号!!!

那么吴敬琏为什么急了呢?

眼看最近一段时间,意识形态领域“自由派”呈现出式微的态势,“吴市场”当然急了,尽管已经老而无用了,但不能不急忙出来救场。

吴敬琏的急不仅仅在于一段时间来自由派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式微,更在于对党中央当前改革态度与进度不满,认为党中央的改革步伐太慢了,因为他等不及了,他要在有生之年看到他精心设计与布局的“事业”功德圆满。

他最后讲的那句话“不改革是死路一条”,我们早在很多年以前的很多场合就已经聆听过了。

那么,在吴敬琏的眼里,什么才叫改革呢?在吴敬琏看来,凡是改革的方向不是朝着他们预设的“市场化的经济改革”、“法制化与民主化的政治改革”,就不是改革。最后,吴敬琏再也顾不上使用任何遮羞布了,可谓是“图穷匕见”,用一句话高度概括了他们所追求的改革就是“打破党国大公司”,就是要推翻共产党在中国的执政。

由于习近平现在所走的“改革路线”以及当前的改革速度,与吴敬琏所在的“中国经济50人论坛”所期望的相去甚远,他们当然再也坐不住了,他们当然必须出来发难了。

吴敬琏首先侃侃而谈政府干预市场的种种弊端,然后将当今中国的一切问题的原罪归结于“经济没有市场化”、政治没有法制化与民主化。这与不久前柴静播放的那个《穹顶之下》颇有异曲同工之妙。柴静首先用解构主义手法罗列出种种“罪状”,然后锋芒直转,将原罪归结于中国能源结构的不合理,而中国能源结构不合理的原罪就是“能量领域没有充分市场化”。也许是由于柴静费尽心思拍摄的《穹顶之下》在喧嚣过后很快就归于沉寂,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的缘故,于是乎,躲在背后操纵的“自由派”大佬们不得不亲自出山了。这一次,他们再也顾不上那么羞羞答答了,将他们所追求的所谓“改革目标”高度概括,和盘托出,目标直指现有的社会主义制度(经济制度与政治体制)。

这个被称为“吴市场”的自己却从来没有勇气进入市场,拿着中国的人们的血汗钱,穷尽毕生精力却在经济学领域却毫无建树,只知道照搬照抄西方经济学那套陈旧的理论体系,向中国政府与民众兜售的全是亚当斯密几百年之前创建的那套陈旧不堪的市场学,甘愿在中国充当西方利益的代言人。

吴敬琏还算有点自知之明,他总算还承认自己也是利益既得者,只不过他不是“党国”代表者阵营中的利益既得者,而是其他利益集团的利益既得者,而且由于“党国”利益既得集团成为了最大的利益既得集团,阻碍了吴敬琏所代表的那个利益集团所追求的“利益最大化”目标的实现,所以,吴敬琏所代表的那个利益集团当然为此怀恨在心,必欲除之而后快。

掀开最后的遮羞布,吴敬琏指责特殊利益既得集团的那番言论,也只不过是两个不同利益集团“狗咬狗”的结果罢了。

为了争取民意支持,麻痹与欺骗民众,吴敬琏不忘给自己表功。拿过去的“筒子楼”说事来证明在“吴市场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的老百姓得到了多大巨大的实惠。这一点又与柴静那部《穹顶之下》的处理手法如出一辙。柴静在历数“环境污染”之罪后,惟恐老百姓觉悟到环境污染的原罪恰恰是“市场化”与“私有化”的结果,所以柴静女士在片中特意安排了一个特写镜头:用一组黑白镜头回忆小时候一家六人生活在十几平米的狭窄的房子里。这就是在暗示,如果你们认为现在的环境污染是“市场化”与“私有化”的结果,难道你们愿意回到一家六人挤在十几平米房子生活的日子吗?吴敬琏“筒子楼”与柴静女士的“生活回忆录的黑白镜头”真是相得益彰啊。

不过,山人想在这里提醒吴敬琏们与柴静们一点的是,任何使用解构主义手法来达到自己所渲染的目的同时,也让自己陷入了一种逻辑困境。你可以用一张张令人恐怖的雾霾镜头来论证你的观点,别人也可以用一张张西藏、九寨沟上空的蓝天白云的图片来展示中国的另外一幅场景。而用西藏的蓝天白云、九寨沟的青山绿水来证明“市场化”、“私有化”的原罪也许更具说服力。吴敬琏可以用人们搬出“筒子楼”来证明民众居住条件的改善,那么民众也可以用“高房价”与“房奴”来论证自己的身心遭受何等的摧残。

当我们用解构主义方法来观察与分析所有事物时,都将避免不了得出一种极端的结论:要么完美无缺,要么罪恶累累。比如当我们仅用现象去解构一个社会的制度时,可以罗列出这种制度下数不胜数的丑恶现象,于是可以得出这种制度是多么罪恶的结论;再比如当我们用解构的方法去评价一个人的时候,可以罗列出这个人的种种缺点与缺陷,从而可以得出这个人简直就是恶魔的结论。因为解构主义天然的缺陷就是用局部观察的结果推导出一个看似适用于整体的结论。解构方法之所以很容易得逞,原因在于它非常符合绝大多数人观察事物的视角语习惯——因为懂得用辨证法思考问题的人总是少之又少,而由于受到个体知识量与信息量的限制,一般人更乐于以“盲人摸象”的方式去认识某一事物。

用解构主义手法来论证某种观点,甚至得出某种结论,只能蒙蔽那些懵懂无知的人们,但是决不能蒙骗那些理性的思考者,尽管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这个世界里懵懂无知的人占据了绝大多数,但是总有那么极少数清醒与理智的人是不容易被你们这些自以为把持了话语权的精英们操控与欺骗的。他们会向民众说出真相的。柴静《穹顶之下》的最后结局不是正好证明了这一点吗?

最后,在这里不得不说的是,中国为什么会出现一个“中国经济50人论坛”这样一个组织机构呢?不就是想对中国制度的未来走向进行所谓的“顶层设计”嘛,不就是想由你们这50人操纵中国经济的话语权嘛,不就是想走“精英路线”嘛,不就是想走西方道路,将中国十余亿民众的命运置于寡头资本的控制与操纵之下嘛,不就是想替美国的“G2模式”在中国寻找出路嘛。

在这里,山人想问题吴敬琏们“吴市场在中国到底还有没有市场?还有多大的市场?”,也想提醒吴敬琏们,别把自己装扮成“圣人”,裹挟着民意却为了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中国不是前苏联,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与文化。须知,在中国明白人多着呢。

延伸阅读:吴敬琏:改革就是要打破中共体制、打破党国大公司

http://www.21ccom.net/articles/zgyj/ggcx/article_2013030578368.html

http://finance.sina.com.cn/zl/china/20150327/073421823637.shtml

文/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 吴敬琏

改革就是要打破列宁所说的“国家辛迪加”,其实所谓“国家辛迪加”问题,不是一个国企的问题,而是体制的问题。我们的体制就是列宁斯大林体制。列宁把它叫“国家辛迪加”,东欧的改革派经济学家用了更加现代的说法,叫做“党国大公司”。


握手

雷人

路过

鲜花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毛旗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京ICP备17031636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