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首页 历史研究
订阅

历史研究

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反第一次大“围剿”与毛主席战争艺术的基本定型 ...
  序言: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这是毛主席的诗词——《渔家傲:反第一次 ...
2025-8-13 08:29
四渡赤水,红军的封神之战
  四渡赤水是红军史上的封神之战,也是教员军事生涯的得意之作,在教员的心目中,四渡赤水的地位甚至在三大战役之上。  那四渡赤水到底是怎么回事?  教员又在指挥四渡赤水的时候,展现出怎样的惊世智慧?   ...
2025-8-13 08:26
陈柯平:不应忽视的八十年前日本“乞降”与“终战”的妙语与诡术 ...
不应忽视的八十年前日本“乞降”与“终战”的妙语与诡术陈柯平  1945年8月15日,日本广播了裕仁天皇宣读的《终战诏书》,正式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结束战争。然而,今天重新审示这份所谓的“终战诏书”,字里 ...
2025-8-12 21:44
不战而屈人之兵:毛主席一纸劝降书,瓦解敌军二十万!
  1948年寒冬,淮海战役如火如荼。我军层层围困之下,杜聿明率领的20万国民党大军被死死困在陈官庄狭窄地域之内,弹尽粮绝,风雪交加,士气低落到了极点。在这关键时刻,毛主席亲自执笔,写下了著名的《敦促杜聿明 ...
2025-8-12 21:13
申鹏:抗战,谁才是“中流砥柱”?
  抗战,首先是全民族的抗战。  大家都承认正面战场的贡献和功绩,淞沪会战、徐州会战、太原会战、武汉会战……都大大迟滞了日军前进的脚步,功劳很大。  但问题是,有些人的说法有问题,比如总有人拿“战死的 ...
2025-8-11 20:01
中共早期三大农运领袖是谁?
  “中国无产阶级的最大和最忠实的同盟军是农民,方志敏从事农民运动比彭湃晚几个月,比我毛泽东早几个月。这三个人被公认为‘农民大王’。”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初稿)  彭湃、方志敏、教员是中 ...
2025-8-10 18:52
毛泽东谈在中央苏区挨整的日子
  ◆1931年毛泽东在中央苏区。  中央苏区三次反“围剿”胜利后,赣南闽西根据地连成一片,形成了以瑞金为中心的,全国最大的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中央革命根据地。1931年11月7日至20日,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 ...
2025-8-10 18:22
一封改变历史的电报:毛主席如何预见胜利曙光?
  1948年深秋,西柏坡的灯火彻夜通明。一份来自东北战场的捷报让毛主席陷入长考——他铺开稿纸,写下了注定震撼中国的论断:"中国的军事形势现已进入一个新的转折点……这是中国革命成功和中国和平的实现已经迫近 ...
2025-8-10 17:36
双石:“九九密电”何觅?张国焘制造分裂罪责难逃
  一、“如其不听”?还是“如其听”?  《历史的回顾》所提到的会议,是在牙弄村周恩来居所召开的。  这是一次政治局扩大会议,与会者有张闻天、博古、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陈昌浩、徐向前等7人。那么, ...
2025-8-10 17:23
李克勤| “建国后毛主席的论著”:邓力群提出此概念意蕴深远 ...
  李克勤(jixuie)题记:1999年1月邓老在一次谈话时提出了这样的说法“建国后毛主席的论著,经几十年正反两方面检验,愈来愈证明它的正确性”。毫无疑问,这一说法是说得通的。邓老1987年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后,一 ...
2025-8-10 11:46
以历史为镜——看电影《南京照相馆》想到的
  今天去电影院看了《南京照相馆》。这的确是一部让人悲哀、恐怖、震惊、愤怒的好电影。在其中,我看到了日本侵略者对我们同胞犯下的滔天罪行,看到了战争中普通人命运的卑贱可怜,看到了军国主义思想对普通日本士 ...
2025-8-9 18:26
对四十年,要勇于梳理几个问题
  动不动给别人扣上反对“改开”帽子者,往往是打着“改开”的旗号做损人利己之事。  他们放弃伦理道德,懂得利用法律漏洞,具有先发优势,拥有人脉关系,他们当然支持先富带后富,这样有了宽松的环境,享受到政 ...
2025-8-8 16:56
“庞然大物”的国民党,为何三年便土崩瓦解?
  在谈论那场决定中国命运的解放战争时,我们今天,常常会有一种“理所当然”的错觉。  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读到的历史,看到的影视剧,都在告诉我们:国民党,是腐败的,是反动的,是不得人心的“纸老虎”;而 ...
2025-8-7 18:26
胡新民:头号华侨资本家为何抛弃国民党,拥抱共产党?
  据报道,有位福建人被印在新加坡的20元钞票上,他就是被毛泽东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著名南洋侨领、实业家陈嘉庚。  陈嘉庚一生中的转折点是他1940年对延安的访问。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身为 ...
2025-8-7 18:16
陈先义| 重温毛主席的教导:“要吐故纳新”
  今天面对错综复杂的情况,面对党的建设遇到的党的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极其棘手的种种问题,想起1967年毛主席那句如洪钟大吕般的时代之声:“要吐故纳新”。  1967年。那时正年轻,不知道这句话极其深厚的时代意 ...
2025-8-6 23:37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毛旗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京ICP备17031636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