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首页 焦点述评 查看内容

为谁建设?为谁忙?(2)——评邱海平《关于社会主义利用资本的几个理论问题》 ... ...

2022-9-27 21:35| 发布者: 红色记忆| 查看: 1663| 评论: 5|原作者: 顾凌英|来自: 微信

摘要: 为谁建设?为谁忙?(2)——评邱海平《关于社会主义利用资本的几个理论问题》顾凌英读了邱海平教授的大作:《关于社会主义利用资本的几个理论问题》(以后简称《邱文》)觉得从他所谈的几个理论问题,并不足以说明 ...

为谁建设?为谁忙?2)

——评邱海平《关于社会主义利用资本的几个理论问题》

顾凌英

读了邱海平教授的大作:《关于社会主义利用资本的几个理论问题》(以后简称《邱文》)觉得从他所谈的几个理论问题,并不足以说明和证明:中国共产党在毛主席领导下,通过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和工农劳动者浴血奋斗,经历了28个春秋,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又经过了29年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到了1979年就必须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伟大创造”,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充分利用和发挥资本的积极作用;在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上进行这样的“重大创新”,来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充分理由。    从1979年至今,经历了长长43年的历程。特别是改革开18大之前的前33年,并没有让我们看到如毛泽东时代那样的辉煌成就和伟大胜利,相反令人担心的问题倒是多如牛毛,不胜枚举。

 

 什么是社会主义?

《邱文》认为:“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以生产力的高度发达和商品生产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消亡或者被消灭为前提,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中是不存在非公有制经济的,也是不存在市场经济与资本的。”“新中国成立以后,按照既定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和政治路线,为了快速实现国家工业化,自1953年起开始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通过和平的方式消灭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了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基本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与此相适应,在全民所有制单位实行工资制、在农村集体实行工分制的分配制度和方式,并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其实这样说还是很不全面的。当时的新中国只是消灭了旧社会的剥削制度,并没有动个体私有制的一根毫毛,个体私有制的小业主,还是一般县城的主流。但是社会主义的福利制度却是一开始,就在全国范围实行了:

1.教育的免费制度:十年一贯制的普及教育是相当于高中毕业的。二年制的技工学校,不仅免费,而且免食宿费;各级师范学校(幼师、中师、大师)一律免费;中专也是免食宿费的;各类大专和大本一律免费,还有助学金,生活有困难的学生都可以申请。学习毕业一律由国家分配,成为国家的工人、教师和干部。

2.公费医疗制度:军队、国家干部(包括事业单位、各院校的全体人员)、工人(家属可报销一半);农村有卫生院,到了人民公社阶段有了赤脚医生,医疗就更方便了。从来没有看到过农民治病有什么困难。

3.住房分配制度。在文革前住房是按人口多少,进行分配、调剂的。

4.公费养老,当时老人不多,这个问题,好像不是问题。

5.没有失业。国民党遗留下的失业问题,在1955年前已全部安置完毕。

根据现有资料测算。当时货币工资收入大约只占个人(家庭)全部收入的30%左右。而福利约占到家庭收入的70%左右。

当时的中国是一个人民有着高度福利的社会主义国家。对于大多数的人民,劳动已经不是谋生的手段,大家都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而劳动。人的思想境界,无形中比现在要高出许多。这就是当时夜不闭户、路不拾遗,雷锋精神能够普及的客观条件,也是社会存在对社会思想决定作用的体现。

计划经济消除了生产中的大量浪费,是毛泽东交给他的接班人,一个完整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全体人民集体所有的人民中国(包括既无内债,也无外债)。不是计划经济的节约生产能做到吗?!

因此,毛泽东时代社会主义的特征,直接对人民的主要有以下三个:1.全国所有的生产资料,即工业的全部收归全替劳动人民所有,农业的都归集体农民所有。这就使生产资料有了与劳动者直接结合的充分条件;2.全体劳动者都有了自己的劳动岗位,全国没有失业者;3.由于社会福利占了人民生活需求的70%左右,货币拜物教观念,受到了大大的削弱,货币的地位在人们的心目中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邱文》认为毛泽东时代的社会主义:“存在一些严重缺陷,最主要是地方、企业以及劳动者生产积极性受到压抑、生产效率不高、浪费比较严重、经济活力严重不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过慢等,必须进行全方位改革。”完全是毫无根据的在资本盛行条件下的凭空想象,就像现在的人不相信,中国曾经有张思德、黄继光、雷锋、王进喜这样的共产主义战士一样。

 

由于在毛泽东时代“资本”已经是完全无用武之地的社会,当时的社会才能这样风清气正。

 

《邱文》说:“在这样的经济制度体系下,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资本,更不存在私人资本。从理论上说,这样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体系“比较接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社会主义模式。”这段话说的还是对的,因此我们在这篇文章中就以毛泽东时代的社会主义,作为标准的社会主义的典型代表,来论述我们的观点。

《邱文》又说:“之所以说是“比较接近”,不仅是因为仍然存在两种不同形式的公有制而不是单一的生产资料社会公有制,而且是因为从来就没有消灭货币,从而整个经济活动仍然具有一定的商品性,因此,现实社会主义经济从一开始就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存在着显著的不同。”

然而这个显著的不同却是更加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要求的。因为虽然在生产力的发展方面,新生的社会主义中国,还不可能在一切方面达到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所有要求。但是却达到了社会主义的最基本的、本质的要求——消灭了资本对工人阶级残酷的剥削制度。这是毛泽东时代的社会主义从本质上成为名副其实的社会主义的根本根据。

 

 

资本的本质是什么?

《邱文》说:“货币是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资本是能够带来价值增殖的价值。”而资本之所以能带来剩余价值——即价值的增值,就因为他能够无偿地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是以工人阶级的被剥削为前提的。”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4章第3节中是这样说的:“货币所有者要把货币转化为资本,就必须在商品市场上找到自由的工人,这里所说的自由,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工人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另一方面,他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东西。”如果不具备这样的条件,资本怎么可能在社会主义存在呢?如果有了这样的条件,我们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吗?请问邱海平老师,您怎么来解释这个矛盾?除非您能把马克思主义的这个理论推翻。

 

《邱文》说:“资本是一种特殊的运动,不能把资本理解为一种静止物。依据上述确定的逻辑进路,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系统考察了“资本的流通过程”:前两篇考察单个产业资本的循环和周转;第三篇分析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马克思的资本循环理论表明,正是在循环中,产业资本依次采取了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等物质形式,特别是资本从货币形式转化为生产要素形式之后,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成为资本的表现形式,只是在这里,资本主要表现为狭义的生产要素。为了保持循环的连续性,产业资本必须以一定的内在比例同时处在货币、生产要素、商品等三种不同的形式上,并且必须完成依次转换。如果不是这样,产业资本的循环就不是通畅的,甚至可能中断。由于产业资本必须依次采取货币、生产要素和商品等形式,那么如果说流通环节是广义的生产过程的必要环节,相应地,货币和商品也是广义的生产过程不可或缺的要素。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产业资本及其各种表现形式都是广义的生产要素,在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职能独立化而形成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之后,也不会改变它们是广义的生产要素这一基本性质。””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的理论一方面是以当时西欧特别是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实践为事实依据的,另一方面又属于关于“资本一般”的理论,因此,马克思的理论体现着一般性与特殊性的有机统一。只有从这种统一性出发,才能准确把握马克思理论的精髓并正确运用马克思理论理解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资本问题。”

但是,无论怎么解释,这个“资本一般”和这个“广义的生产要素”,也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要素的广义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般,不可能是其他任何社会历史阶段生产形态要素的广义。因为其它任何社会,都不具备资本主义雇佣工人具有的“双重意义”的自由,特别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工人。因此并不能以此来说明所谓的广义资本和资本一般,可以合理地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

《邱文》说:“《资本论》运用的是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和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理论叙述方法,因此,我们不仅要全面认识资本的多种规定性,而且必须深刻把握资本的多重规定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及其内在统一性。其中,深刻认识资本与货币之间的内在联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个意义在于,正是由于货币始终是资本的前提和第一种表现形式,货币到资本的转化具有内在的必然性,但是,货币究竟是转化为什么性质的资本,则取决于一定的社会制度和历史条件。”

这里文章特别提到了:资本与货币之间的内在联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他认为“货币始终是资本的前提和第一种表现形式,货币到资本的转化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这就把资本与货币的关系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其实我们从马克思上面的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到,货币转化为资本,需要的条件只有一个。就是工人劳动力的“双重意义”的自由。就是需要雇佣工人具有自由支配自己劳动力的自由,并且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一无所有,只能把自己的劳动力作为商品出卖给资本家,任其剥削。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作为领导阶级工人的命运能与这样的雇佣工人相提并论吗?

    正如马克思说的:“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后者体现在一个物上,并赋予这个物以独特的社会性质。”这种所谓的不同社会性质,就是资本是资产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它决定了其他一切关系的地位。“资本作为自行增殖的价值,不仅包含着阶级关系,包含着建立在劳动作为雇佣劳动而存在的基础上的一定的社会性质。”资本的野蛮性和掠夺性。“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马克思引用了《评论家季刊》的评述:“资本逃避动乱和纷争,它的本性是胆怯的。这是真的,但还不是全部真理。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如果动乱和纷争能带来利润,它就会鼓励动乱和纷争。走私和贩卖奴隶就是证明。”

 

 一点感想

邱老师的文章虽然万言,《资本论》也不能说学得不好。但是很可惜,从文章中我们所能看到的,是一个失去了灵魂,站错了立场的“马克思主义者”。我们过去,在学每一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时候,所有老师的第一堂课,就是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是有着鲜明的阶级立场的,只有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才能够真正学懂它,掌握它、运用它。这是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第一需要记住的。站在资本的立场,讲马克思主义,再辛苦,只能在历史上留下笑柄。

对原文个别字句有所增删


握手

雷人

路过
1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看东方日出 2022-9-28 20:39
邱文属于借尸还魂那种套路(毛泽东思想太伟大,无法否定又无法逾越,倒不如借以兼而有之焊平所有断层裂缝)。
引用 202020 2022-9-28 16:52
为权贵和资本家建设,为权贵和资本家忙!
引用 盼铁成钢 2022-9-27 19:52
对本文作者提到的”消灭了旧社会的剥削制度“表示存疑。推翻了阶级压迫不假,但剥削是一种历史现象,消灭剥削只能是一个历史过程。例如就初次分配而言,即使在今天,在私有制生产经营中,实行的依然是资方占有全部剩余价值,劳动只能获得相当于劳动力成本的工薪的旧”规矩“(资本剥削劳动的制度)。这种最基本的剥削制度依然没有被新的制度所取代,怎么好说”消灭了旧社会的剥削制度“呢?
引用 云淡 2022-9-27 12:48
2021.6.3人民网跟帖:
  “资本”在政治经济学中是有特定的含义的。那就是有剥削剩余价值的功能的货币。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有企业的资金,不应当成为剥削工人的资本,应该是扩大社会主义国家再生产的资金。希望学术文章用词准确。
—— http://www.wyzxwk.com/Article/shehui/2021/06/435619.html
引用 云淡 2022-9-27 12:07
邱老师的文章虽然万言,《资本论》也不能说学得不好。但是很可惜,从文章中我们所能看到的,是一个失去了灵魂,站错了立场的“马克思主义者”。我们过去,在学每一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时候,所有老师的第一堂课,就是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是有着鲜明的阶级立场的,只有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才能够真正学懂它,掌握它、运用它。这是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第一需要记住的。站在资本的立场,讲马克思主义,再辛苦,只能在历史上留下笑柄。—— 引自本文
作者信息
顾凌英:首都经贸大学教授

查看全部评论(5)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毛旗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京ICP备17031636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