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首页 文艺战线 查看内容

张永峰;革命者的后代与革命遗产问题

2023-10-27 11:20| 发布者: 南极| 查看: 1427| 评论: 1|原作者: 张永峰|来自: 曹征路-刘继明研究中心微博

摘要:   刘继明老师的长篇小说《黑与白》我今天刚看完。这部120万字的作品思想内容非常丰富,阅读的体验和想法还来不及梳理,而且还需要认真的思考,这里只能非常粗略地谈一点读后感。  首先我觉得这部作品的写法上, ...

  刘继明老师的长篇小说《黑与白》我今天刚看完。这部120万字的作品思想内容非常丰富,阅读的体验和想法还来不及梳理,而且还需要认真的思考,这里只能非常粗略地谈一点读后感。

  首先我觉得这部作品的写法上,可以说是一种接续革命历史与当下现实的全景式的写作,正如小说封底的作品简介中所说,是“通过顾筝、王晟、杜威等中心人物的生活轨迹及其衍生出的错综复杂社会关系,聚集了上至朝堂中枢下至底层草根的社会各阶层典型人物,聚集了百年中国史尤其是改开史的重大事件,勾勒出涵盖城乡朝野的广阔社会生活画卷”。这种写法是新颖独特的,尤其是从现在的文学文艺创作的状况来看,以往人们说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是全景式的写作,但是《平凡的世界》主要还是聚焦于农村青年,作品中没有聚集了上至朝堂中枢,下至底层草根的社会各阶层的典型人物,虽然《平凡的世界》中有对田福军代表的中高层领导干部的描写。而且产生《平凡的世界》的时代正忙于与革命的时代告别,忙于把革命变成历史,所以《平凡的世界》和当时主流文学叙事一样,可以说是致力于造成革命历史与当下现实的断裂,不可能像《黑与白》一样,把重塑革命历史与反思当下现实紧密地结合起来。

  我觉得不只是与《平凡的世界》相比,与新时期别的作品相比,《黑与白》也是独特的。刚才郭松民老师还有老田老师也都对我所说的这个作品的独特之处做过深刻的分析,我觉得或许这种写法正是为了落实刘继明老师的小说观,或者是长篇小说的写作主张。刘老师在《黑与白》的后记中说长篇小说是时代的证词,当然,这个问题还需进一步地详细地讨论。

  我在这里说明的第二点阅读感受是,《黑与白》所呈现的是革命者的后代与革命遗产问题。关于这个问题,刚才郭松民老师和老田老师也有非常深刻的分析,我这里仅就小说的文本再做一点粗浅的梳理。

  作品中革命者的后代主要分为五种:第一是出身于高干子弟的特权阶层或者说权贵资本主义的代表,典型的人物就是洪太行,还有雁北、郎涛以及宋晓帆;第二种是继承了革命的优良家风和执行群众路线的高干子弟陈沂蒙,在这个人物身上寄托了某种理想;第三种是重新认同革命传统的战斗英雄的子弟王晟,当然在王晟的背后还有当年的战斗英雄骆正,革命遗孤老校长的支持;还有第四种革命者的后代,是革命家族模糊不清,对于革命是逐渐认识的,顾筝、宗天一;第五种是新的社会现实激发下继承革命思想的青年,如梁天、田青青。或许有人会说田青青她不是革命者的后代,实际上也可以算是,因为田青青她其实是在这个老校长还有她的姑姑田芳抚养和教育之下成长。

  作品当中洪太行是第一种革命者后代的代表,他与国民党、军统特务头目白寿和的儿子白文合作,在帮助白文所代表的西方经济殖民主义势力实现新的马歇尔计划的过程中牟取暴力,就非常明显象征着对革命遗产的背叛和破坏,这个在作品中又是与革命战争年代敌人的木马计划联系在一起。小说中木马计划到新马歇尔计划揭示了革命事业遭遇危机的重要的原由,这个危机潜伏在革命者的队伍当中,就如同刚才老田老师分析的,在革命者队伍中出身于剥削阶级的知识分子如宋乾坤所体现出来的深刻的问题。我觉得这个问题老田老师的分析非常深刻,特别有启发性,我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此外,还有宋乾坤身上体现出来的投机主义,在作品中的其他人物像武伯仲、杜威、巴东等人身上也有鲜明的体现。实际上武伯仲,大概这个名字是有某种隐喻的色彩,伯仲和播种,在作品中他以治不孕不育症幌子有很多私生子,也就是说他的传人是非常多的,而杜威作为他的传人他的后代是典型的唯利是图、趋炎附势的投机分子。作品非常深刻地揭示了随着市场经济的改革,从80年代再到90年代这个脉络当中,杜威这样的人代表的这种势力是如何兴起的。在这个作品里面,另一个女性人物宋晓帆,实际上也是个典型的投机分子,她的爱情理想主义实际上是爱情的市侩主义,他在不同时期委身的男人,无论是程国军,李鑫还是后来白文,都是在那个时候很得势的男人,与之相比可能雁北还有一点爱情理想,当然雁北的爱情理想也是建立在她的特权阶层的现实的条件基础上。

  作品中特别具有典型意义的是王晟的生活经历和精神历程,就如同刚才郭松民老师所分析的,这个人物所承载的和体现了新时期以来形象的思想发展史,我非常认同郭老师的分析,这里也就不再重复了。

  当然,从作品来看,革命的遗产的继承和发展的希望是落在了历经磨难和思想转变的王晟以及梁天、田青青等青年身上,不过同时我觉得也说明作品中革命遗产的继承和发展还是在家庭的纽带的这种维系之下,当然希望有更多的更大范围的青年的加入。

  《黑与白》这样的作品,对于更多的青年能够清醒地认识现实,能够认识革命的遗产,是意义非常大的。我就说这么多,我的发言完了。

  (本又系作者在《黑与白》分享会上的发言,根据录音整理)


  订购黑与白请点击https://book.kongfz.com/753482/6396423685/


握手

雷人

路过
1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云淡 2023-10-27 17:56
参考文摘(马列主义之矢射修正主义之的)
魏巍: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初探 —— 纪念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毛泽东诞辰111周年
2004年12月    来源:乌有之乡
五、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和与之相适应的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根本体制,企图将私有制和市场经济引入并代替这种体制的改革是完全错误的
  在此期间,公有制经济和计划经济被一贬再贬,把它说得一无是处。说它僵化、缺乏活力,说它发展缓慢停滞等等。难道真是这样吗?谁人不知,苏联的前期和中国前三十年经济建设的奇迹是光耀史册的呢?据美国学者莫里斯·迈斯纳说:“与德国、日本和苏联早期工业化进程相比,中国发展的速度更快。在那些比较晚出现在工业舞台上的国家中,这三个国家是成功地实现了工业化的最突出的历史范例。在1880-1914期间,德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每10年增加33%(人均17%)。日本在1814-1929年的增长速度为43%(人均28%)。苏联在1928-1958年间每10年的增长速度为54%(人均44%)。而在毛泽东主义的时代的中国,从1952-1972年,每10年的增长速度高达64%(人均34%)。中国的经济发展并不像许多西方记者错误地告诉读者的,是以‘蜗牛速度向前发展’。“莫里斯·迈斯纳在另一处又说,“毛泽东时代,工业总产值增加了38倍,重工业产值增加了90倍。从1950年到1977年,工业产量以每年平均13.5%的速度增长,即使是从1952年算起,每年的增长速度也在11.3%。与世界上发展中国家以及主要发达国家的早期发展相比,中国的增长率是较高的,与现代世界历史上的任何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周期相比,中国的发展速度也是较快的。”从这些事实来看,如果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没有活力,没有优越性,何以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呢?即使是与以经济成就相炫耀的改革时期相比,后者也没有达到这样的发展速度吧!

查看全部评论(1)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毛旗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京ICP备17031636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