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首页 文艺战线 查看内容

致敬熊宗荣先生文学创作五十年诗•62首

2024-9-5 17:55| 发布者: 南极| 查看: 970| 评论: 0|原作者: 蔡诗华等|来自: 旅游文化网

摘要:   本次参与唱和诗杰:著名诗人陈满平、王德祥、诸天寅、孙言铭、曹华、高治军、王宇法、韩家水、江河、方建华、王明才、余章坤、吴书贵、周明银、赵新超、吉怀儒、白光明、冯增萍、杨东升、陈先伟、张秀华、曾凯歌 ...

  本次参与唱和诗杰:著名诗人陈满平、王德祥、诸天寅、孙言铭、曹华、高治军、王宇法、韩家水、江河、方建华、王明才、余章坤、吴书贵、周明银、赵新超、吉怀儒、白光明、冯增萍、杨东升、陈先伟、张秀华、曾凯歌、郭金霞、李良戈、蔡诗华等25诗杰62首诗。

  湖北省广水市楚剧团《虎将军》剧组第一次晋京演出。1990年6月20日。

  注①:大型现代楚剧《虎将军》创作始于1982年,初稿为《徐海东出征》,后修改为《将军泪》,邀请郑维汉为导演,将其立上舞台。1989年9月首演于湖北省孝感市首届艺术节,10月参加全省新创作剧目展演时获得省委领导及戏剧界专家一致肯定,并提出修改意见。之后,湖北省广水市楚剧团成立了以余笑予为特邀导演,陈奉三任灯光设计,宋西庭任剧本执笔,饶平想/李世叶任作曲,陈建生任副导演,石宏根任舞美服装设计,张太平/张红/周琴琴为主演的创作集体,熊宗荣为领队总负责,再度创作,最后定稿《虎将军》。

  《虎将军》演出单位是广水市楚剧团,戏剧运用倒叙和插叙的手法,展现徐海东率红25军在长征途中大智大勇、与敌奋战的情节和他的战友情、同志爱的感人场面。

  1990年6月中旬,徐海东大将诞辰90周年之际,《虎将军》剧组进京演出,在北京人民剧场为首都文艺界的专家首场演出。当年6月19日,中国戏剧协会召开专家座谈会,30余名专家出席并给予《虎将军》高度评价。

  1991年5月,《虎将军》参加在扬州举行的全国现代戏观摩演出,获得了优秀剧目奖、优秀编剧奖、优秀导演奖、优秀表演奖、优秀音乐配器奖、优秀服装设计奖、优秀青年演员奖7项大奖。同年6月,《虎将军》二度进京,为建党七十周年献礼演出,又一次获圆满成功,并受到时任主席李先念的接见。9月26日,在文化部举办的全国首届文华大奖颁奖仪式上,广水市楚剧团《虎将军》剧组荣获文华新剧目大奖/文华剧作奖/文华导演奖/文华表演奖4项大奖。广水市委/市政府向广水市楚剧团授匾:“扬虎将威风,长广水志气”。

  注②:熊宗荣,著名作家,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随州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广水市文联名誉主席/广水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等。1949年9月17日出生在应山县宝林乡快活岭村杨家湾,翌年迁入应山县蔡河镇徐店村徐家湾。1967年至1973年在家乡蔡河徐店村任民办教师,湖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任应山县教育局教研员,县委宣传部理论科副科长,县委组织部秘书科长/副部长,中共应山县委委员/宣传部长,中共广水市委常委/宣传部长,1999年元月当选为广水市政协主席,2001年11月当选为随州市政协副主席。从1986年元月起至1999年元月止,共当了13年宣传部长。其间最突出的做了4件事:一是在长期的宣传思想工作实践中,探索总结出“长流水、大浪头”的工作方法,在全孝感市乃至全省推广,这一思路的经验和体会文章在湖北省委宣传部《宣传月刊》和《湖北日报》上登载。二是领导市楚剧团排演的大型现代楚剧《虎将军》一下扬州/二上北京/三临武汉/四到孝感,获文化部特别奖/首届全国文华大奖,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还应邀到李先念主席家中作客。三是接任应山城区东大街拆迁建设指挥长,在艰难困苦中奋战3年,建成了“广水市第一街”。四是受命负责文明城市建设,带领工作人员,不辞劳苦,大刀阔斧,雷厉风行,把一个典型“脏/乱/差”的小县城整顿为初具规模的县级文明城市。

  熊宗荣青年时代曾热衷于诗歌创作,后改写散文。出版有诗集《山道弯弯》,散文集《小河弯弯》,国外随笔集《访美纪行》,自传体散文集《昔我往矣》,国内游记集《日照金瓯》,2009出版游记《云水天涯》等。

  ---------------------------------------------------------------------------------------------------------

  1.陈满平•新古风•革命志永存

  ——致敬熊宗荣先生文学创作五十周年及《虎将军》成功上演35周年

  荊楚多才俊,

  青史曾留名。

  熊君有诗文,

  清风出青萍。

  宣传正能量,

  推创《虎将军》。

  一剧天下闻,

  英雄自多情。

  人间有正剧,

  革命志永存。

  大江向东去,

  千里飞涛声!

  2024年7月8日于北京

  作者简介:陈满平,笔名: 满平,著名诗人,男, 1939年生, 汉族,江苏靖江人。民进成员。历任首都北京国企工人/厂报编辑/处室干部、中国青年出版社、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青少年之友报》、《儿童文学》杂志编辑,《读书报》主编,中国人口出版社副编审,《社会经济信息报》副总编辑,《新生活报》副总编辑,《特区时报》高级记者,中国萧军研究会《新国风》诗刊主编(2006年前后),中国社会经济调查所所长等。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54开始创作诗歌,1959年开始发表作品,至今诗歌65周年,是北京工人诗人群中杰出的一员,著有诗集《晨光》《生命之树》《绿》《城市交响》《陈满平短诗选》等。早期反映主旋律的作品有歌颂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笵的组诗《韩茶仙》,抒情诗《旗帜颂》《写在人造棉上的诗》《纺织女工》《访一多楼》《夜过北海桥》等影响颇大。这些诗大多创作于上世纪60、70、80年代,参见《生命之树》(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初雪》一诗收入《江苏百年新诗选》(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诗歌《写给中国女排的大姐姐》获1981年《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奖,诗歌《人生之歌》获《中国人口报》世界50亿人口日征文荣誉奖、《有了解放军,母亲请放心》获第四届《中国少年报》文学奖。诗集《生命之树》荣获"首届龙文化金奖“(香港)等。其作品深受海内外读者们喜爱好评。

  2.王德祥(钢卫东)•新古风•荆楚豪杰熊宗荣

  ——领导排演《虎将军》熊宗荣为普及楚剧立下特殊功勋

  人间正剧《虎将军》,

  感动华夏无数人。

  功成名就三五载①,

  举旗抓纲大功臣②。

  文学半百苦耕耘③,

  著书育后树成林④。

  荆楚豪杰熊宗荣,

  勇夺文坛众眼神⑤。

  注①:熊宗荣1990年任广水市委宣传部长期间领衔主抓广水市楚剧团排演了现代楚剧《虎将军》(该剧重现了徐海东大将率红25军在长征途中大智大勇的不朽业绩),该剧向徐海东九十诞辰献礼演出大获成功,受到文化部的肯定,1990年6月23日文化部代部长贺敬之亲自向”虎将军剧组”颁发了”特別奖”;后该剧又获得了文化部最高奖”文华大奖”并在全国巡演,至今已达35年时间。尤应当提出的是,该剧除获得上述各项奖励外,剧组还受到时任国家主席李先念在中南海的亲切接见,并收到文化部代部长贺敬之的亲笔题辞”人间正剧虎将军”。

  注②:熊宗荣当年主抓《虎将军》的排演自然遇到过许多困难也受到来自多方面的非议,但是身为宣传部部长的他举旗抓纲敢于拍板,最终创造了奇迹,受到各级领导的表障。

  注③:熊宗荣从事文学创作已满50周年,相当于人生的”半百”。

  注④:熊宗荣著书立说教育后辈,相继出版了诗集《山路弯弯》及散文集《小河弯弯》《日照金瓯》《昔我往矣》《云水天涯》《访美纪行》《人间正剧虎将军》等,他的这些著述如同枝繁叶茂的一棵棵大树并且扩展成为了知识的”森林”。

  注⑤:熊宗荣的文学成就和他牵头排出的现代楚剧《虎将军》成为中国文坛上的壮举,受到众多文学和戏曲人士的青睐,在他成功排演《虎将军》35周年和本人从事文学创作50周年之际,全国众多诗人为他献诗的事实,就足以说明”熊宗荣吸引到了中国文坛上的众多眼球”。

  2024年6月24日于北京

  作者简介:王德祥,笔名钢卫东,著名诗人,1945年出生于吉林省梨树县。1965年入首纲,曾任团委书记/党委宣传部党委办负责人,1985年创办《中外产品报》任社长,1988年创办《中国工程师》杂志任主编,策划主编中国第一部系列人才工具书《中国专家人名辞典》(聂荣臻/薄一波/李鹏等题词茅以声/钱三强/贺敬之百人任顾问,出版了15卷)。1959年开始写诗,1971至1986年任北京工人诗歌组组长,1971年与郭小川/李瑛/乔羽/刘征在《北京新文艺》上同时发诗,1980年出席北京笫四次文代会,1983年与钟敬文/阮章兢、张志民同登"北京迎春诗会″(中国第一次在电视荧屏上举办诗歌朗诵会,由北京电视台台长老诗人王浩策划执导)。2000年在贺敬之支持下与闻山/丁国成/王恩宇/丁慨然共同创办大众诗刊《新国风》任诗刊社社长。2005年由北京作协诗歌委员会牵头举办"王德祥诗歌研讨会″贺敬之亲自赠诗"每忆钢城初遇君/劫中来访诉知音//历年君作如传炬/情燃不息大我心。″2006年加入中国作协和中华诗词学会。出版有《破晓在东方》《临窗遐思》《斜阳无限好》《长歌与短吟》《岁月随想》《王德祥诗歌日记》《新冠作乱 我以诗参战》《百年奋斗史之人物篇》8部诗集,主编有《老一辈革命家颂诗大典》和《中国诗人诗歌大辞典》。2015年获"第二届华语红色诗歌年度大奖″(中国萧军研究会颁),2017年获"第四届华语红色诗歌终身成就诗人″(中国萧军研究会颁),2018年凭叙事长诗《革命作家萧军》获"第二届华语红色诗人特别优秀诗人″证书(中国萧军研究会颁)。2019年萧军研究会牵头举办了"王德祥诗歌创作60周年研讨会″,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贺敬之致电祝贺,将军诗人岳宣义/孙健及石祥/殷德江/萧鸣/黄殿琴(北京作协诗歌委员会副主委/北京电视台制片人)/康桥/蔡诗华/刘辉/韩胜勋/吴泽清等诗人,评论家曾镇南/曾祥书,小说家李金明等到会。将军诗人李永金中将和赵立德/殷宝洪向王德祥亲赠墨宝。中国作家网/诗歌网/中红网/城市网/新农村网/千龙网(北京电视台官网)及《文艺报》《中国作家通讯》《首钢日报》等多家媒体均对研讨会作了报道。(王德祥手机13051856022)

  3.诸天寅•新乐府•湖北宿耆熊宗荣

  ——祝贺湖北宿耆熊宗荣

  湖北宿耆熊宗荣,

  文艺事业奉献多。

  不忘初心勇担当,

  引来众人齐祝贺。

  人间正剧《虎将军》,

  海东大将英姿勃。

  百花齐放新时代,

  楚剧辉煌花一朵。

  祝贺熊老体长健,

  二愿每天都快活;

  老骥伏枥志千里,

  楚剧花开遍全国。

  2024年6月21日于北京

  作者简介:诸天寅,著名学者诗人、男,汉族,祖籍浙江绍兴,1938年12月1日出生于北京。政治面貌:中共党员。教授职称。北京大学中文系上学毕业后先后在北京外国语学校、北京四十中学任语文教师;1978年调入北京师范大学一分校中文系任教,分校合并后任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系主任、文秘教育系系主任。退休后返聘到北京联合大学国际交流学院为外国留学生讲授中国文学、中国传统文化十年。北京作家协会会员、西城区作家协会理事。曾任《宣南诗刊》顾问、《宣南文化》编委。著有《历代诗话选》(合作)《中国现代散文120家札记》(合作)《陈云与马寅初》等;参与编写《金水桥畔未了情》《此世今生未名情》《心中的记忆》《老兵心声》《春风化雨》《共铸师魂》等教育读物。

  4.孙言铭•新古风•致熊宗荣先生

  挥笔如椽虎将军,

  呼呼生风壮虎魂。

  英雄精神传天下,

  长征接力有后人。

  金戈铁马五十秋,

  躬耕书田五十春。

  一心二用施巧劲,

  兼收并畜满园春。

  2024年6月16日河南郑州

  作者简介:孙言铭,杰出导演/诗人作家/大学教授、中国影视艺术人才奖获得者;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河南音乐文学学会会员;河南诗歌创作研究会会员;河南省先进文艺工作者;黄河科技学院教授。曾在《高山下的花环》等十多部影视剧中饰演角色;多部文艺作品、影视作品、学术论文在国家、省级刊物与媒体发表。从事军旅文艺、影视艺术创作五十余年。代表作诗歌《中国气概》、献礼片《不灭的火炬》、论文《中国诗歌里的蒙太奇》等。

  5.曹华•新古风•致敬熊宗荣先生文学创作五十年

  人间正剧史书篇,

  笔下深情星汉连。

  云水无涯同世界,

  关河有象合桑田。

  文心固本源流引,

  慧眼知真表里穿。

  山道渐高行未了,

  金瓯一统月长圆。

  2024年6月16日北京

  作者简介:曹华,著名诗人,河南省郑州市人。长期从事复合材料、技术、工艺的创新研究开发和应用推广。发表论文70余篇,出版专著3册。成果获国家新闻出版署科技进步奖。现为中华诗词学会、北京楹联学会、海淀作家协会会员。北京青少年诗词创作协会副秘书长、海淀楹联学会副会长。近几年从事三山五园楹联故事化的研究和创作。著有诗词集《词说中国书法》《词说长征》《国之思(与陈秀峰合著)》《盛世初开——献给共和国七十华诞(与陈秀峰合著)》《威海印象》《初读南澳》《云赏南澳》《庚子抗击疫情诗词集》《红楼梦楹联简注与诗词曲浅解及韵和》《从而万世太平开——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与陈秀峰合著)》《微火快冰……诗词讲述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故事》等;楹联集《美在海淀用联说》《联书词说三山五园》、《颐和园楹联故事》和《古谱新填800调》等。

  6.高治军•新古风•紫薇花开

  ——致敬熊宗荣先生文学创作五十年

  六月紫薇灿烂开,

  如火盛夏已到来。

  瞩目南天聚广水,

  情牵荆楚思琴台。

  人间正剧虎将军,

  曾经演出中南海。

  一曲嘹歌响人世,

  堪称熊公之大爱。

  长流水又大浪头,

  恩威并用赞不休。

  负责建设广水市,

  文明城市树风流。

  山道弯弯珠玑在,

  诗与山河同不朽。

  小河弯弯情思满,

  文传千古名山有。

  昔我往矣墨香溢,

  今来我思依杨柳。

  访美记行开眼界,

  另一天边载长久。

  云水天涯畅自由,

  国内游日照金瓯。

  空谷足音响宇宙,

  黄钟大吕声悠悠。

  先生文创五十载,

  红花盛开为君讴。

  2024年6月30日于郑州玑石居

  作者简介:高治军,著名诗人,河南省诗歌学会副会长、国际中华诗词总会副会长、世界汉诗协会副会长兼新古体诗委员会主任。已出版诗词集《我手写我心》《微雨燕子飞》《明月清风吟》《花开陌上》等十二部,先后发表诗词数百首。荣获“建国60周年感动中国的百位当代诗词家”“中国百名卓越诗词艺术家”等荣誉称号。其诗集《沐春踏歌行》被学生范文网推荐为经典文学读物;著作《大河飞歌》荣获河南省政府第五届文学艺术优秀作品奖。诗集《诗颂中原》《欧风美雨》先后入选河南省农家书屋,诗集《凤鸣于山》入选北京职工书屋。

  7.王宇法•七绝•勤于妙笔人民咏

  ——感于熊宗荣先生文学创作五十年

  广水多才引世观,

  宗荣放彩亮层峦。

  勤于妙笔人民咏,

  正气之声震碧乾。

  2024年6月30日于郑州

  8.王宇法•鹧鸪天•力呈广水英雄谱

  ——感于熊宗荣先生领衔广水市楚剧团排演《虎将军》获得巨大成功35周年

  下笔文成正气腾,

  虎将军戏透浓情。

  力呈广水英雄谱,

  犹得京都光彩萦。

  人物活,魄魂灵。

  最怀家国爱和诚。

  身心契合赢高远,

  自向长空北斗星。

  2024年6月30日于郑州

  作者简介:王宇法(男),笔名:发发,湖北浠水人,原济南军区54集团军驻豫防空旅副团职军官/中校,多次立功受奖,在全军防空兵信息化作战理论研究上有一定贡献,8篇论文被《中国当代国防文库》收录,1篇获济南军区优秀论文一等奖,3篇被《中国当代国防文库》评为优秀论文二等奖,连续5年获总参《通信战士》一等奖,近年诗作两千六百余篇,在省、国家重点网站及各种刊物上发表作品二百余篇,2017年12月,获《第四届华语诗歌年度大奖》,2018年12月,被评为《第四届鲁迅•萧军杯桂冠诗人》,是“军队特殊人才”岗位津贴获得者。著名军旅诗人作家。现转业到郑州市公安局工作。为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理事,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萧军研究会华语红色诗歌促进委员会副主任,河南诗歌创作研究会理事,北京蔡诗华兄妹四诗人创研会副会长,河南省神州历史文化保护研究院诗词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9.韩家水•新古风•五十年间笔耕勤

  ——贺熊宗荣先生文学创作五十年随笔之一

  五十年间笔耕勤,

  楚韵华章传古今。

  千卷诗书凝智慧,

  一腔热血寄情深。

  山道弯弯言不尽,

  河水情诉钓鱼人。

  昔日风华今犹在,

  再创新篇颂诸君。

  10.韩家水•新古风•文坛跋涉历艰辛

  ——贺熊宗荣先生文学创作五十年随笔之二

  文坛跋涉历艰辛,

  千锤百炼锻真金。

  砥砺前行不畏难,

  讴歌时代笔犁深。

  作者简介:韩家水,出生地山东邹平市西董街道韩寨村。现居北京。杰出红色诗人、传记文学作家、资深媒体人。获中国作协萧军研究会华语红色诗歌杰出奖、鲁迅萧军杯桂冠诗人奖、2020年年度诗歌创作卓越诗人奖;中国报告文学传记创作委员会纪念抗战七十周年征文二等奖;庆祝香港回归二十周年全球华人艺术家高峰论坛诗歌一等奖、杰出艺术评论家;纪念毛泽东诞辰和李大钊英勇就义八十五周年等多项爱心荣誉证书;21世纪爱心公益基金会慈善形象推广大使。曾任机械行业国企技术员、助理工程师等职。参加过中国书法函授大专、新闻创作函授大专班学习。多次受邀参加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作家班学习,多次受邀参加《诗刊》、《词刊》、《人民文学》、《北京文学》等杂志举办的创作研讨笔会。现为中国萧军研究会华语红色诗歌促进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文联通俗文艺研究会常务理事,毛译东诗词研究会书法艺术研究分会会员,中国西苑文化艺术出版社编辑,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传记创作委员会会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电视综合频道外联部副主任,央视中国品牌高端电视访谈栏目编导/制片人,《中国人物传记》杂志栏目特邀编辑/记者等,在中央、省、市融媒体发表诗歌、散文、报告文学、人物传记、新闻通讯数千篇(首),计300余万字,拍摄制作企业、社团、成功人士、文体活动视频宣传片数百部。

  11.江河•新古风•熊文名震五十秋

  ——致贺《致敬熊宗荣老师文学创作五十年》及《虎将军》成功出演三十五年:

  熊文名震五十秋,

  慧笔宗师墨香留。

  诗风催志人生满,

  文雨润心景丰幽。

  领衔主演虎将军,

  岁月舞台形象修。

  怀仁漫步旅途远,

  夕阳尽染别无求。

  2024年6月19日天津

  作者简介:江河(乌兰),女,年过古稀,杰出红色诗人/诗评家,乌兰在黑龙江省农垦8510农场教育系统工作三十余年,退休后定居天津。 喜好文学创作,笔耕不辍。多年来,整理收集诗歌散文十余册,并有多篇作品见诸报端。其中,《歌声让我们永远年轻》《表妹的婚事》《魅力津南,我爱你》《小镇风景》等作品获得央视大奖或省级奖项。 2018年3月,被天津市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