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哲学不能脱离科学

2014-11-16 20:52| 发布者: 星火| 查看: 2064| 评论: 0

摘要: 哲学不能脱离科学 ——纪念钱学森院士诞辰100周年黄枬森 整整十年前,在祝贺钱老90华诞的“钱学森科学贡献暨学术思想研讨会”上,我以《钱学森与辩证唯物主义》为题作了一个发言,主要就钱老 ...
哲学不能脱离科学
                        
                         ——纪念钱学森院士诞辰100周年

黄枬森

    整整十年前,在祝贺钱老90华诞的“钱学森科学贡献暨学术思想研讨会”上,我以《钱学森与辩证唯物主义》为题作了一个发言,主要就钱老提出的人类科学体系,谈了哲学与科学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在发言的末尾,我呼吁:“哲学家们,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们,听一听科学家们的声音吧!”这个呼吁,我认为今天仍然具有值得我们深思的价值。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上涌起一股十分强劲的思潮,鼓吹什么哲学与科学有本质的区别,科学研究现实世界,是实证的,而哲学是个性化的思想,是思辨的,辩证唯物主义已经过时等等。尽管科学的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岿然不动,这股思潮至今仍然波涛汹涌。
    钱老不是一个单个的人,而是一个学术团队,他对哲学的态度可以代表我国科学界对哲学的态度。我曾经多次征询过我接触到的科学家,他们无一不明确表示辩证唯物主义是打不倒的,也不能打倒,他们的科学活动一刻也离不开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的指导。科学家们中专门研究和谈论哲学问题的并不多,像钱老那样一生从事繁重的科学研究,同时又考虑和研究哲学问题,尤其是到了晚年,发表了不少哲学文章,而且提出许多哲学创见的尤其少,因而他的哲学思想弥足珍贵。他的许多哲学主张和创见值得所有哲学工作者深思。
    钱老的哲学思想中使我深受启发和鼓舞的主张就是他所提出的关于科学体系的思想,他认为一切科学无一不是关于这个现实世界(包括人及其思想)的某一领域,或某一层次,或某一方面的研究,世界从整体到部分、从一般到特殊到个别,构成一个系统,相应地,科学从整体、一般到部分、特殊和个别的研究也构成一个系统。他把这个系统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对整体、一般的研究,即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第三层是对部分、特殊、个别的研究,即各门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第二层是第一、三层的中介,他形象地称之为桥梁,即现在哲学界所说的部门哲学,他提出了11座桥梁,它们把世界观与基础科学一一联系起来,形成一个严密的整体。且不谈钱老对这个体系内部许多复杂问题的研究和他提出的那些深刻的独创性的观点,单单这种安排的轮廓就引起了我对哲学的很多想法。我想初步谈四点。
    第一,关于哲学的性质。哲学是一门学科,这是大家都承认的,没有争议的。学科的分类是由其对象决定的,哲学是世界观,它的对象是世界,即整个宇宙,其基本内容是关于这个整体的一般原理。它既然是科学体系中的一员,它应该是一门科学,至少应该成为一门科学,并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哲学史同任何其他科学史一样,都是一个从非科学到科学的过程,都是一个从抽象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从松散到严密的过程。科学的哲学已经出现,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或辩证唯物主义,虽然在世界范围内未得到公认,但它满足了科学需要的基本条件。钱老把辩证唯物主义看成科学体系中的平等一员,对它一视同仁,这是非常恰当的。
    第二,关于哲学的位置。钱老把哲学摆在科学体系的顶端,这意味着哲学的对象是至大至高至深至久的,但哲学并不因此而悬在空中,因为它虽以宇宙整体作为对象,但它建立在各种科学的坚实的基础上,扎根宇宙的土壤之中。这种安排也意味着哲学与实证科学不是完全互相外在的截然分开的性质根本不同的两类学科,如流行观点所说,哲学是思辨的,科学是实证的。其实,一切科学都既是思辨的,又是实证的,只不过它们的实证性和思辨性,在多少程度上有所不同而已。在钱老的科学体系中,位置越低的,实证性越强,思辨性越弱;位置越高的,实证性越弱,思辨性越强。哲学的思辨性是最强的,但它并不是没有实证性。哲学原理的真假最后仍是要由实践来检验的。
    第三,关于哲学的功能。哲学既然是一门科学,它的功能无疑在基本方面同其他科学是一致的。哲学有很多功能,主要是指导实践的功能,我们在进行上至革命、建设、为政、研究,下至穿衣、吃饭、出行,都必须遵循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否则就会犯错误。其他科学的主要功能也是指导实践。实际上任何一个实践活动中起指导作用往往不是一门学科,而是多门学科,包括不自觉的知识,这里就显出各门学科之间在功能上的差异来,这种差异是由它们在科学体系中的位置和关系决定的。哲学的位置最高,其作用范围最广,也最抽象,甚至显得可有可无,其他学科的作用比较窄,但比较明显、具体,甚至立竿见影。一个人如果不懂算术,不管态度多么认真仔细,也是不会运算的。当然,这并不是说他一定要系统地学习过算术这门学科,有的人一字不识,也会运算,这是因为他在生活中通过父母亲友的言传身教已经学会了运算。因此哲学并不能帮我们直接解决任何具体问题,但它是任何实践活动的一个必要条件。
    第四,关于哲学的命运。辩证唯物主义的命运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界关注的问题。它在苏联曾经煊赫几十年,曾几何时,已经偃旗息鼓了。它的旗帜在中国似乎也摇摇欲坠了。有人主张用实践唯物主义或历史唯物主义取代它,有的人甚至建议国家以人本主义世界观取代它。辩证唯物主义往何处去成了一个问题。在我看来,它既然是一门科学,它的命运就会同其他科学一样生存和发展下去。大家知道,任何科学一旦形成,就没有被根本推翻的,虽然它的原理会发生许多变化,有的甚至被否定。辩证唯物主义的命运我认为也是如此,它将不断创新,不断发展,也不会被根本推翻。但是,在俄罗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体系形成的地方,它不是已被根本推翻了吗?这是事实。不仅如此,从世界范围讲,它也不曾得到过西方各国哲学界的认可,也就是说,作为科学,它还没有得到过世界范围的认同。这在科学史上是绝无仅有的,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是不是它根本就没有形成为科学,说它形成了,完全是虚构的?我认为当然不是,它之所以形成为科学,是因为它的原理及其体系经得住实践的检验,是以各种科学作为它的基础。它之所以得不到哲学家们的认同,其原因是十分明显的,即因为它是在工人运动中产生的,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世界观,具有强烈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性。这种性质是直接同资本主义对立的。谁触犯了资本主义的利益,谁也得不到资本主义世界的认同。但是,我相信,总有一天,辩证唯物主义是会得到全世界的认同的。
    钱老的科学体系的思想给了我信心,给了我勇气,给了我启迪。我将永远怀念钱老!

                                        (黄枬森 北京大学哲学教授)

2

握手
1

雷人

路过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3 人)

最新评论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毛旗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京ICP备17031636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