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中医对人体复杂性的认识 发现中医的科学性(2)

2014-11-16 21:48| 发布者: 星火| 查看: 2934| 评论: 0

摘要: 中医对人体复杂性的认识发现中医的科学性(2)苗东升内容提要 中医在时间维中考察人体系统,揭示其时间结构的复杂性。中医以生成论理解人体系统,分为生和成两个子过程,重点阐释在“遵四时之法成”的子过程中如何因 ...
中医对人体复杂性的认识
发现中医的科学性(2)

苗东升

内容提要  中医在时间维中考察人体系统,揭示其时间结构的复杂性。中医以生成论理解人体系统,分为生和成两个子过程,重点阐释在“遵四时之法成”的子过程中如何因适应天地巨系统的时间结构而增加的复杂性。中医没有采取以机器模型描述人体系统的方法论,始终以有机论认识人体,从这一侧面更多地揭示了人体系统的复杂性。
关键词    人体复杂性,时间结构,生成论,有机论

引    言
    医学的对象是人体,人体是典型的复杂系统。在对待复杂性的问题上,中西医走出两条显著不同的道路。西医是依托西方近现代科学而形成和发展的,后者走上还原论的道路,把简单性视为现实世界的本质,把复杂性视为掩盖这种本质的表面现象,认为科学方法的功能在于消除复杂性,揭示和把握世界固有的简单性。由于深受这种科学思想的影响,西医力图按照还原论理解人体的健病关系。西方科学只是在晚近才开始认识到复杂性是现实世界所固有的,开始把复杂性当作复杂性对待,着手建立复杂性科学。这一发展趋势必将对医学产生重大影响。但是,鉴于非线性系统的滞后效应,复杂性科学目前尚未在西医中产生明显影响,西医要走出还原论的阴影,尚须付出特别的努力,需要向中医学习。
    中国文化没有发展出还原论科学,也就没有走上崇尚简单性、否定复杂性之本体论意义的道路。中医的理论和实践极好地体现了这一特点。中医没有复杂性这个现代术语,也从未试图简化掉人体系统健病关系所固有的复杂性,它从来都是把复杂性当成复杂性来认识和处理的,因而在精神实质上与复杂性科学有许多合拍之处。我们曾分别从开放论、整体论、非线性论、自组织论和他组织论的角度考察中医的科学性〔1〕,实际上也是在考察中医对人体复杂性的认识。本文则从另外三个方面再作些补充讨论。

从时间维看人体
    世界万物都是时空统一体,都有时空结构。但时间有大小不同的无穷多尺度,在一定尺度范围研究问题,便有许多事物可以不顾及时间因素,只考虑其空间结构。经典科学主要研究力学、物理学、天文学对象,如普利高津所说,它“强调的是不依赖于时间的定律”〔2〕。在对世界的描述中,时间至多是一个外部参量,故经典科学“达到摆脱了时间束缚的描述水平”〔3〕。这是导致经典科学属于简单性科学的重要原因。而随着现代科学从描述存在到描述演化的发展,科学家的“兴趣从物质转到了关系、联系和时间”〔4〕,“我们对自然的描述,日益渐趋于多样性、时间性和复杂性。〔5〕时间意味着演化发展,意味着创新,复杂性与时间性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可以这样说:凡是在描述中允许并且能够约化掉时间因素的都属于简单性对象,凡是不允许、不可能约化掉时间因素的就可能属于复杂性对象。
    人体当然也具有时空结构。空间结构是有形的,易于感知和把握;时间结构是无形的,难以把握,常常处于人的视野之外。以人的时间尺度来考察,人体系统的时间结构不容忽视。西方古代科学文化也富有时间观念,但随着科学方法论确立起还原论的主导地位,现代科学要么采取“时间必须被消去”的方针〔6〕,要么使用可逆时间概念,时间t仅仅是几何参量,而非系统的结构性因素。这些局限性必然反映到西医的理论和实践中,看不到时间是人体系统的结构性因素。西方科学只是20世纪中叶以降才重新强调时间的作用,开始关注事物的时间结构,但尚未在医学中引起足够反响。与此相反,中国文化没有走上还原论道路,始终遵奉不可逆时间观,把时间看成系统的结构性因素。这决定了中医始终把人体当作复杂系统,始终坚持在时间维中认识人体、认识疾病。浏览一下《黄帝内经》就会发现,《素问》几乎每一篇、《灵枢》多数篇章都在讲时间,涉及不同的时间概念,讲的最多的是四时;即使没有直接涉及时间概念的那些篇章,关于疾病和治疗问题的讨论往往也暗含着时间因素。“故从本质上说,中医学把握的是时间整体,属于时间医学;西医把握的是空间整体,属于空间医学。”〔7〕哲学家刘长林的这一判断的某些具体表述尚可存疑1,但时间医学和空间医学的划分颇有意义,值得深究。
    无形的时间虽然不能像物理量那样实地测量,人却可以根据物质系统(如星球)不可逆的循环运动来度量时间,使时间能够为人所感受和把握。对人最有影响的是日、地、月三者的运动,它们之间相对位置的不同,体现出时间的不同内涵和影响。中华民族的先祖们早在数千年前就发现,可以法星辰以制日月之行,定出日月循行的规则(素问二十六),以把握天地巨系统的时间结构。他们基于地球人对时间的感受认识了大小不等的多种时间尺度:昼夜轮替一周为一天,分12个时辰;月亮盈虚转换一周为一月,分上、中、下三旬,大约三十天 ;四季顺序转换一周为一年,分12个月,365天;60个自然年构成一个甲子年。除了这些概念,中医还有更细致的时间划分:五天一候,三候一气,六气一时(季),六十日多为一步(一年六步),等等。时间流逝过程具有功能结构,不同子过程有不同功能。所谓时间结构是一种过程结构,指的是在时间不可逆的展开和流逝中,一个过程如何划分子过程,不同子过程在总过程中居于何种地位,起什么作用,不同子过程之间按怎样的顺序转换、衔接,等等。显然,按照中医的揭示,天地巨系统具有层次嵌套式的时间结构。
    中医法星辰的目的是为了认识人体。人体也是过程系统,按照自身的时间结构存续运行。中医以天人相应的哲学观点认识人体,相信人体系统的时间结构与天地巨系统的时间结相呼应,具有类似的层次嵌套模式。中医为了认识人体时间结构,在法星辰的同时还强调法往古而验于来今,“合人形于阴阳四时,虚实之应,冥冥之期”;高明的医生“先知日之寒温,月之虚实,以候气之浮沉,而调之于身,观其立有验也”(素问二十六)。中医论述人体时间结构的内容十分丰富庞杂,笔者目前远未梳理清楚。我们只看以下几个要点:
    1、年代表地球绕日运行一周,作为过程系统,它的子过程有不同划分法。最重要的是
    划分为春、夏、秋、冬,即中医讲的四时,四个子过程前行后续,移皆有序,环转无端。就功能而言,四个子过程代表大气运行的浮、升、降、沉,代表万物的生、长、收、藏。基于天人相应原理,中医认为人体系统也随着春、夏、秋、冬四时顺序兴替而浮、升、降、沉和生、长、收、藏。无论养生或治病,都必须顺四时之序,不可逆四时之序,因为顺则平,逆则病。所谓“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素问十五),首先指的是神须遵循四季循环之序不可逆地向前转动,一旦逆之,人就失去神机。
    2、绕日运行一周作为过程系统,还可划分为12个子过程(月)。12个月份顺序运行
    这种时间结构在人体中也有反映,一种表现是五脏各有当旺之月。正月、二月人气在肝,是肝的当旺之月;三月、四月人气在脾,是脾的当旺之月;五月、六月人气在头,是头的当旺之月;七月、八月人气在肺,是肺的当旺之月;九月、十月人气在心,是心的当旺之月;十一月、十二月人气在肾,是肾的当旺之月(素问十六)。每一脏在其当旺之月与非当旺之月的表现不同,身体的状况也不同,生病之因、病情之传变和发展也不同。当旺不旺或当旺过旺都可能导致人体生病,影响治疗方法和效果。“筋、脉、骨、肉各以其时受月,则病已矣。”(素问四十四)就是说,筋脉骨肉的病变只要在其所合之脏当旺时进行治疗,病就会好。
    3、绕日一周作为过程更细致的划分,得到二十四节气的概念,对人体系统有重要意义。活跃于20世纪上半叶的中医学家彭子益对人体系统的时间结构有很深刻认识,特别强调二十四节气的影响。他认为,先认识二十四节气地面上太阳射到的热降沉升浮的圆运动,才能认识阴阳五行六气;先认识识阴阳五行六气,才能认识十二经。他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学中医学,必先知大气,必先学二十四节气”〔8〕。彭子益对节气概念中的“节”作了专门分析,揭示出时间结构的一种非线性特征。非线性的一种表现形式是非均匀性,在表面看起来均匀展的时间开维中不断积累着非线性因素,到一定时候就会形成一种节。节是人体系统的关卡,能否顺利通过,事关重大。“节与节之间是滑利的,一到节上,便难过去。宇宙大气,交节必郁而后通;久病之人,交节前三日多死。大气郁,人身亦郁”〔9〕。年、季、月、气、候、日、时辰的划分都反映时间结构的非线性特征1,都代表时间流逝中的某些关节。
    4、有助于了解人体系统时间结构的另一种方法是关于一天的划分。一天代表地球自转
    一周的运动,也是一种周而复始的过程系统。它也有不同的子系统划分,中国人最熟悉的是划分为十二个时辰,不同时辰顺次替代对人体系统有不同影响。例如,12个时辰对应12经,每个经都有其当令之时辰:子应胆经,丑应肝经,寅应肺经,卯应大肠经,辰应胃经,巳应脾经,午应心经,未应小肠经,申应膀胱经,酉应肾经,戍应心包经,亥应三焦经。不同时辰的人体由不同的经脉当令,这也是人体系统的时间结构。当令即值班,当令或不当令大不相同。以小肠经为例,它是人体的“受盛之官”,负责消化吸收由胃和大肠传送来的食物。小肠经在下午1-3点当令,工作好坏直接影响五脏六腑的状态。特别地,小肠与心互为表里,“心脏病在最初很可能会表现在小肠经上,在临床上,有一些病人每天到下午两点多钟的时候,就会胸闷心慌。”〔10〕
    5、一天作为过程系统的另一种结构划分,是人体的四时,即朝、午、暮、夜。日、地、月相对位置的连续变化,在此四个时段有显著差别,使人体在此四时的状态也显著不同,不可不察。“夫百病者,旦慧,昼安,夕加,夜甚,何也?……四时之气使然”。(灵枢四十四)
    与主要讲医道医理的《内经》不同,中医另一部经典《伤寒论》主要是讲疾病诊断治疗的,对人体系统时结构没有从理论上进一步发挥,而是把《内经》的思想贯彻于诊断治疗中。他所用的时脉、时行之气、非时行之气、时气病等概念,就是要求医生在时间维中诊断和治疗。所谓“四时、八节、二十四气、七十二候决气法”〔11〕,可能是张仲景的独创。他认为医生要正确地决病生死,必须掌握这种决气法,这需要有“洞解”的思维能力。
    总之,时间按照一定的节律展开和流逝,生存于其中的人体系统必须适应这种节律而运行,因而也具有相应的时间结构。从时间维看待人体、看待健病关系,是中医的一大特色。坚持这样一条认识路线,使中医对人体复杂性有很多深入精当的论述,是建立人体科学的宝贵资源。可以说,《内经》也是人体科学的古代典籍,有关人体时间结构和人体生成论的内容散布于许多篇章,言简意赅,对于建立人体科学和系统生成论大有裨益,亟待深入探索。

从生成论看人体
    2.1生成论与构成论。用系统观点研究对象,大体上有构成论与生成论两种方式。把系统看作既成的或给定的,考察它的组分、结构、属性、功能、行为和演化,揭示其中的机制、规律、原理,是构成论的系统理论。把系统看作从无到有的过程,考察这一过程的条件、起点、阶段、终点,揭示其机制、规律和原理,是生成论的系统理论。当然,系统的构成中有生成,生成中有构成,不可作形而上学的截然划分,但毕竟两者有原则的区别。单纯的构成论是简单性科学的方法论,实质就是还原论,因为构成论最便于贯彻还原论    把系统整体分解为它的构成成分来研究。简单性科学不研究系统的生成问题,因为系统的生成是不能通过把整体还原到部分来理解的,系统生成本质上属于复杂性问题,特别需要整体地把握。生成论是适应复杂性研究的需要而提出来的,但复杂性研究同时需要了解系统的构成。并非说系统生成论一概不讲还原,不了解系统如何构成,也就难以了解它的生成。从认识发展的次序看,人总是先知道事物的构成,再去追问它如何生成。生成论的基本任务就是阐明对象系统特有的组分、结构、机制、属性、功能等是如何从无到有演化生成出来的,揭示其生成的条件、机制、规律、原理等。所以,构成论与生成论的结合才是复杂性科学的方法论。分形理论在这方面给出一种初步的范例,它把复杂的非规整图形还原到若干条简单的生成规则,从简单的源图出发,反复操作这些规则,最后生成复杂的整体图形    分形。
    2.2生成概念的界定。现代科学不区分生和成,把生和成当成不可分割的同一回事、同一个过程。或许是受此影响,现代汉语也把生成当成一个词,表达一个概念,不区分生和成。从《黄帝内经》看,古代汉语把生和成理解为两个词,表达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从新兴复杂性科学的历史高度审视,应该说古汉语的用法更科学,更有意义,更符合复杂性科学的范式。生指出生,即系统从无到有;成指成长或长成,即系统从幼稚到成型,或婴儿长大成人。《内经》有“方生未出”的说法,虽然直接说的是植物,但同时也申明可以推及于人(素问六)。生与成既不得混淆,两者又密切相关。一方面,生是成的前提,有生才可能谈成,尚未生,何以谈成?另一方面,生未必一定能成,仅仅生出来还算不上完成了从无到有的全过程,生而未成的系统并非罕见。人体作为系统,出生不久即夭折的事在科学和生产力不发达的古代极为平常,就是现代社会也绝非罕见。其它系统也有生而未成的情形,如合法注册的新公司尚未开张又宣布取消。所以,区分生与成是系统生成论的重要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对系统论的贡献。
    以人体为对象的医学也有生成论和构成论两种研究方式。迄今为止的西医基本上以构成论看待人体,重在解剖分析,力求弄清人体的构成,基于构成论来阐述病机病理。从威耳和细胞学说的提出起,西医把人体构造还原到细胞层次,基因理论又进一步还原到生物大分子层次,获得越来越精细的认识。中医既以构成论看人体,更重视以生成论看人体。就构成论看,中医对人体的认识仍然停留在宏观层次上,远不如西医。就生成论看,中医已有很多深入思考,显然胜于西医。这集中体现在《内经》中。概括地说,中医关于人体生成的基本观点可以表述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二十五)它包括两个命题,前一命题谈人之生,后一命题谈人之成,内容颇为丰富,我们略加分析。
    2.3先看人之生。人体的本质是什么?中国文化认为,万物化生于天地之间,化天地之精微而生。天地之精微都以气的形式存在和运行,万物皆气聚而生,气散而亡。人亦不能例外,“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素问二十五)人体是天地之气相交合的产物,是气的一种暂聚之形,筋、骨、血、肉、皮、毛等不过是它的载体,是聚气之器,一旦气散,人体就成为尸体。所以,人如何“以天地之气生”的问题,核心是气如何化生、聚集而成为人体的问题。于是就要问:由谁来化生气和聚气?如何化生气和聚气?
    一切具体事物从无到有的生成都是一个有限过程,其中的无却是一种无限的存在。所以,事物的生成必定有确定的起点,我们把它叫做微,断言有生于微是系统生成论的基本原理〔12〕。所谓微,就是以微不足道的物质载荷的、以微不足道的能量传送的关于未来系统的信息核。这一原理在哺乳动物中表现得最典型、完整。中医没有把人体还原到微观层次,不能对受精卵进行解剖分析,但事实上懂得有生于微的道理。中医认为:“夫精者,生之本也。”(素问四)人体作为系统起始于父母的先天之精,两精相搏,合而为一,便开始了一个新生命的历程。用今天的语言讲,精子和卵子结合为受精卵就是新的生命历程的起点,受精卵即人体系统生成过程起点的“微”。汉语把精和微组合一个词精微,精必微,微而妙。现代生物学把生命还原为为DNA,发现DNA储存着人体发育的完整程序,DNA指导受精卵发育,指导细胞分裂,经过十月怀胎而生出新的生命。这是关于人类个体作为系统如何发生的微观理论,揭示了人体系统发生发展的微观机制,但它对人体系统在起点上的整体性特征缺乏认识,所谓基因悖论可能与此有关。中国文化包括中医恰好相反,它不了解受精卵的精细结构、性质和功能,但对受精卵的整体特性却有精当的认识。“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灵枢八)。中医讲的神是人体系统的一种整体特性和机制,神对人体的巨大作用体现在这样一个命题上:得神者昌,失神者亡。人的这种神来自何方?起于何时?中医的回答是:两精相搏谓之神,神并非凭空出现,它源自先天的生殖之精,人之神产生于精子与卵子相搏击而结合为一的那个瞬间。受精卵是由精子和卵子组成的系统,凡系统都具备整体涌现性,受精卵作为系统最重要的整体涌现性就是人之神,尽管此时的神还不同于成人之神,但毕竟确立了人之神的雏形。有了这种雏形之神,就可以靠它来掌控受精卵的发育生长,形成能够聚集天地之气而成为人的各种器官和运行机制,同时神自己也在发育成长。
    生命体被公认为极其复杂的系统,人体更居生命复杂性之巅。人体系统的生成过程包含四个步骤:第一步是无中生微,第二步是从微到人之雏形,第三步是出生问世,第四步是成长。微的产生不仅取决于父母之精的个性,而且与两精相搏的时机(时辰)、环境、激情等有关,带有相当的偶然性。从微到雏形(即方生未出)的演化是在母体中进行的,这个特殊环境大大增加了人体系统生成的确定性,但胎死腹中的危险始终是非零概率事件。不妨设想,如果一个在地球上受孕的妇女被立即被送往另一星球,给她提供生命所需的一切,但天地之气、昼夜四时等大不同于地球,婴儿在母体内的发育必定也有所差别。如果受精卵在不同于人体的母体中发育,差别将更显著。
    如果把人体的生成看作一种过程系统,那么,它包括两个一级子过程。以上三步微、雏、出世都是二级子过程,共同构成人之生这个一级子过程。第四步才是成,代表人之成这个一级子过程。人体系统实际具有的复杂机能是经过由这两个子过程、四个步骤构成的完整过程方可真正获得。
    2.4再看人之成。无生命系统可以被视为生即成,无须出生后再经历一个成长过程。生命系统则不同,生命体比非生命体复杂得多的重要表现之一,可能就是出生后还需要一个成长过程,最高级的人体系统尤其不能缺少这个过程。刚出生的婴儿已经具备人体作为系统的完整结构框架,但基本属于空间结构。出生前的胎儿由于被封闭在母体子宫中,深藏不露,无法直接感受天地大环境的多样性和时变性,尚不能形成人体的时间结构,即使通过母体间接感受天地大环境也仅仅十个月(还不满一个四季循环),远远不具备成人身体应对天地环境复杂性的那些特性、机制、功能,无法承受六气八风的袭击。刚出生的婴儿仅仅具备了获得这种复杂性的前提条件,要实际获得这种复杂的特性、机制、功能,尚须自己后天在大自然的时间结构中亲身历练和学习(首先指人体系统无意识的自组织学习)。
    细读《内经》即可发现两个特点。一是它的庞大内容对于了解人的生而未出阶段鲜有助益,却十分有助于了解人出生后的成长时期。究其原因,既同古人没有还原论科学的微观知识有关,同时也表明古代医家已经领悟到人体系统健病关系及治疗跟出生后的成长阶段关系更大。二是谈空间少,谈时间多,《内经》大多数篇幅都涉及时间的差异和变化对人体状况和医生诊治疾病的影响,谈地域的影响很少。这可以解释为,就对人体复杂性形成的影响看,古代医家认为空间地域变化的作用远小于时间运转的作用。中医讲的五方是空间概念(方位),但常常将五方对应五时,体现了将空间时间化的考量。所以,关于出生后的人体系统如何成长,是古代中医学家关注的重点,其中又着重于时间的作用。人体系统如何实现从生到成的演化?《内经》提出一个总原则:“遵四时之法成”。《内经》的大量内容在于阐述什么是四时之法,人体如何遵四时之法,违背四时之法带来怎样的危害,揭示人体遵四时之法以成的规律性。
    所谓天地的四时之法,最重要的是大自然在历经由春到夏、由夏到秋、由秋到冬、再由冬到春的循环运转中,天地之气在历经春升、夏浮、秋降、冬沉的运转,万物在经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运转,终而复始,移皆有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中医认为,健康的人“五脏应四时”(素问四)。婴儿的躯体在出生后要学习如何使自己的五脏应四时,该生时生,该长时长,该收时收,该藏时藏。如果该生发而不能正常生发,要么不及,要么太过,人就不能正常发育,就会生病。长、收、藏亦然。其实何止五脏,六腑、血脉、筋骨、皮肉等都“应四时”,都需要在出生后反复历练,才能做到按四时之序生、长、收、藏,人体之气才能按四时之序升、浮、降、沉,从而与大自然的升浮降沉、生长收藏相适应。
    更一般地说,婴儿在出生后应该学习如何正确地应对大自然全部的时间结构,除了应四时,还要应十二时辰,应二十四节气,等等。例如,刚出生的婴儿已有12经脉,但还不能像成人那样在当令时辰正确地当令,需要通过反复历练和学习。还应该学会在地月系统运转的过程中使五脏该当旺时能够当旺,避免当旺不旺或当旺过旺;不该当旺时能够与其它脏腑相生相克,和谐相处。这也是“遵四时之法成”必须包括的修炼课程。所谓“遵四时之法成”只是一个简便的说法,更准确的表达应是人“遵大自然时间结构之法成”。这一目标无疑只能在出生后经过实际生活的长期磨练方能实现,仅靠遗传和母体内孕育是不行的。
    复杂性研究的圣塔菲学派强调适应性造就复杂性,这一原理可用来解释人体系统的生成复杂性。婴儿出生后必须经历一个适应自然环境的长期过程,即婴儿的成长过程。按照中医的说法,婴儿须长到15岁才算成人。这就意味着,一个人从出生后,需要在地球这个环境中经历15次四季(四时)循环、180次月圆月缺循环、5475次昼夜循环(即12时辰循环),经过大大小小难计其数的关节,才能练就地球人类特有的机能,完成从生到成的发展过程。总之,婴儿的五脏、六腑、奇经八脉、筋骨皮肉以及整个躯体是在经历15个年头的适应性学习之后才长大成人的。如此漫长曲折的适应过程造就了人体系统非同寻常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在刚出生的婴儿身上是看不到的。不妨设想,一个婴儿一出生就被送往其它星球,那里也有水、气、食物等能够提供后天之精的东西,但辰、日、月、季、年等时间结构显著不同于地球。他或她在那里长大成人,脏器或许还是那些脏器,但生理机能一定大不相同。他的人体系统与地球人必有差别,健病关系也有差别。如果连受孕和胎内发育都在其它星球,再加上遵那里特殊的时间结构之法以成,其身体与地球人必有更多的不同。
    2.5人体疾病的生成。中医还依据生成论来阐释疾病的生成过程,并且由此引出一系列治法治则。《内经》认为疾病也是有生于微,“夫病之始生也,极微极精也,必先入结于皮肤。”(素问十四)“正气邪之中人也微,先见于色,不知其身,若有若无,若存若亡,有形无形,莫知其情。”(灵枢四)所以,中医要求医生“见微得过”(素问五),防微杜渐,最高境界是治病于微,灭病于微。相反,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起先入结于皮肤的外邪就会进而传送到腠理分肉,进而再传送到血脉,从络脉传经脉,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积微之所生”(灵枢六十),由微而著,直到传入脏腑,铸成大病。所谓“上工治其萌芽”,“下工治其已成”(素问二十六),说的就是作为医生的两种大不相同的境界。 

从有机论看人体
    从科学思想的演进看,各民族的古代医学都信奉朴素的有机论。牛顿力学(机械论科学的代表)辉煌成就提供的榜样,拉美特利“人是机器”思想产生的理论诱惑力,引导西医按照力学来理解人体,用机器模型认识人体系统的构成和运行,从机械制造业获得强有力的技术支持,终于从朴素有机论走上机械论的发展道路。随着现代科学和哲学开始清算机械论,西医也在反思机械论,开始向现代有机论靠拢。但积重难返,机械论的强大影响一时很难撼动。中医始终没有走向机械论,没有人体机器模型的概念,固然不可能得到机械论科学的益处,但也避免了机械论的误导,在宏观层次上显著发展了有机论。
    西方经典科学把客观世界区分为无机界和有机界两大领域,认为在物理世界与生命世界之间横亘着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这使它把有机与无机的区分绝对化,认为只有生命现象才呈现出有机联系,无生命世界只有无机联系,这样的有机论渗透着明显的机械论。中国文化则始终把整个天地都看作有机联系的存在,从未在有机界和无机界之间划出绝对分明的界限,它的有机论中看不到机械论的影响。中国文化深信“人与天地相参”(素问三十八),深信天人合一,其根据就在这里。如果物理世界是绝对无机的,人体为有机的,天人就不可能合一。仅就《内经》看,中医的有机论表现在方方面面,笔者目前还难以梳理清楚,本文仅略提以下四点。
    1、从子系统划分看。规模较大、内部差异较多的系统都需要划分子系统。在子系统划分上,机械论的基本表现方式是强调子系统的独立性原则。用集合论的语言表述,就是:令A、B记系统S的两个不同子系统, x、y € S,记S的两个不同组分(要素),独立性原则要求
    若 x € A,则x € B;若y € B,则y € A;
    或者
    A ∩ B = ф(空集)                 
    早期的系统科学著作或明或暗都讲独立性原则,笔者的著作一再引用上述表达式,正在于深受机械论系统思想影响,思想深处非常欣赏这种表述的简洁性和确定性。对于机器系统、力学系统、物理系统、化学系统等,划分子系统时必须而且能够满足独立性要求,此乃简单系统的特征。对于生命、社会等复杂系统,子系统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独立性,不同子系统之间界限模糊,一个组分可以同时属于不同子系统。此乃有机性的重要表现形式。西医基于机器模型理解人体,力求在人体解剖研究中贯彻独立性原则。中医学表述人体子系统的基本概念往往没有明确的解剖学边界。一个例子是心脏,中医讲的心不同于西医讲的心脏,常常泛指心脑系统。又如三焦,无法截然分明地给出上、中、下的界限。
    2、从不同子系统职能分工看。人体系统具有复杂的功能结构,不同子系统有职能上的分工。机械论的表现是把不同子系统职能分工绝对化,不同职能器官各司其职,不可替代。有机论则认为不同子系统既有分工,又非严格分工,可以“兼职”,可以临时替补,可以暂时代行。人体的脏器几乎都是全面手,一专多能,如肺还有非呼吸功能。中医讲的三焦绝非仅仅是腔,不止有盛放东西的功能,而且是“调动运化人体元气的器官,负责合理地分配使用全身的气血和能量”〔13〕。系统有机性还表现在,对于整体涌现性的形成,关系重于组分。新旧组分不断交替,基本关系却能保持不变,这就是有机性。顺便指出,脑科学目前对脑区的划分也有明显的机械论,过分强调不同脑区的分工。鉴于脑系统从事的是极其复杂的信息运作,不同脑区之间要比人体脏器有更多的重叠、互渗、互补,界限更模糊,不宜把脑区分工绝对化。在这方面,中医能够提供有益的思想营养。
    3、从因果关系上看。在机械论的因果关系中,因就是因,果就是果,界限截然分明;欲使因果发生转化,必须设置专门的反馈环节。在这样的系统中,可以明确划分出一个个孤立的因果链。现代科学,包括数学,都深受机械论的影响。函数y=ƒ(x)是数学刻画因果关系的基本工具,x是因而非果,y是果而非因,因与果界限分明,这就有机械论成分。在西医学对病因病理的阐释中,不难发现机械因果性、孤立因果链的表现。相反,在有机论的因果关系中,不同事物互为因果,因与果处于不断相互转化之中。有机系统中无须专门设置反馈环节,每个环节既处于顺馈线路之中,又处于反馈线路之中,形成复杂的因果关系网络。作为复杂巨系统的人体,没有专职的反馈器官,但人体的所有组分、脏器都有反馈功能,因为人体的每一种要素或脏器都互为因果,不存在单纯的因,或单纯的果。中医基于阴阳五行学说来阐释人体系统的这种有机论的因果关系,五气、五方、五季、五化、五脏都对应于五行,它们相生相克,这就是有机联系。有机联系还表现在可能出现相乘相侮的关系,如木肝生火心,也可能子犯母,火心犯木肝。“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五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这就是有机性(素问十九),机器系统没有这样的特征。对于这种互为因果关系的现象,现代数学、自然科学尚无法刻画。
    4、从表里关系看。作为中医学的一对重要范畴,表与里及其相互关系也反映人体系统的有机性。这至少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脏象关系。凡系统都有表和里的区分,无机系统的特点是表与里少有联系,内在的特征、变故一般都不会在其外表显示出来。有机系统则内外表里密切相关,内部情况在其外表必定有所表现。人体系统尤其明显,脏藏于内,象显于外,从体表之象可以辨识内部脏器的状况,不必一定要用器械深入体内去探测。俗话说,十指连心,此即有机系统的特点。岂止于此,十指连五脏,连六腑,整个人体系统处处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基于这种认识,中医发展了以四诊为核心的一整套诊断方法,以表之症认知里之病。反映在治疗上,脏有其腧,腑有其合,“治脏者,治其腧;治腑者,治其合”。(素问三十八)。二是阴阳关系。阴为里,阳为表,脏为里,腑为表,人体内部器官之间也互为表里。“这种阴阳表里相互配合的关系,中医体现在相表里的脏腑所属经脉之间的相互络属以及其生理功能的密切相关上。”〔14〕无论天地的阴阳,还是人体的阴阳,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形成复杂的层次嵌套结构。无机系统不具备这种复杂性。 
    无机性和有机性是系统整合其组分所产生的两种本质不同的整体涌现性。现代生物学致力于揭示生命的微观机理,对生物体的整体涌现性关注不够。中医缺乏对人体微观机理的把握,但对于人体系统整体上呈现出来的有机性却有独到的把握,阴阳、五行、脏象、经络学说都是阐释人体有机性的理论武器,值得深入发掘。

参考文献
〔1〕苗东升,从复杂性科学看中医    找找中医的科学性,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8,增刊。
〔2〕、〔4〕、〔5〕湛垦华、沈小峰,普利高津与耗散结构理论,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p222、224。
〔3〕、〔6〕伊•普利高津,伊•斯唐热,从混沌到有序,p262、350。
〔7〕刘长林,发展中医学的关键,载中国中医药报社主编的《哲眼看中医》,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p33。
〔8〕、〔9〕彭子益,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学苑出版社,2007,p25
〔10〕〔13〕中里巴人,求医不如求己①+②+③+④,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p536,44。
〔11〕张仲景,伤寒论,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p17。
〔12〕苗东升,有生于微――系统生成论的基本原理,系统辩证学学报,2007(1)
〔14〕朱广仁主编,中医必读,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p34。



以变易观看人体
    复杂性是时间的产物。变易观点,辩证法称为发展变化观点,古代各先进民族都已有之,都属于对事物作定性分析的理论观点。在中国文化中,变易观的源头是《易经》,而系统应用于考察人体健病关系的是《内经》。在西方,文艺复兴以来得力于数学和物理学的发展,由变易观点演化出动力学,或称动态系统理论,是一门定量描述事物运动变化的科学理论。动力学与变易观的共同点是都是在时间维中考察对象,把系统当成过程来看待。不同点是,变易观只考察过程的宏观整体,动力学则把过程还原到瞬时状态,以微分描述过程的瞬时特性(提出瞬时速度、瞬时加速度等概念),以积分描述过程的整体特性,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能够对系统作精确的定量研究。中国文化的变易观始终是定性分析的工具,没有发展出动力学,不能用数学模型来刻画系统,故未能进入现代科学的殿堂,但在定性研究方面。
    复杂性研究终于使人们认识到,能够建立动力学模型的对象属于简单系统,能够定量描述发展变化的动力学本质上属于简单性科学。对于生命、社会、思维之类真正的复杂系统,微分、积分之类数学概念已远远不够了,数学方程、代数结构、概率统计等现有数学工具难以使用。无法建立数学模型,不能据之作定量描述,动力学方法的威力势必大打折扣,能够应用的基本上仍然是定性方法,定量或半定量方法只有局部意义。回头看去,《内经》的定性方法又显示出不可忽视的价值。笔者主要还是一种,尚无力给出深入系统的阐述。
    阴阳之道,变化无穷。中医也并非无穷没有瞬时概念,。
    从机发性看机械论与有机论的不同。尽管现代生物学获得极大发展,但对无机与有机的根本区别尚无深入的认识,倒是中医有助于了解什么是有机性。有机与无机中的“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范畴,机械、机器、机构,机关、机心、机制、机杼、机遇、机会等,天机,“种有机”,内经大量使用。奥秘,。触动神秘的机关,从信息观点看有机与无机的区别。
    简单系统的特点是系统的性态和行为在时间展开过程的不同时刻大体相同或相近,不会出现“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局面。复杂系统则不然,在时间展开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特殊的时刻,系统性态在这种时间点上有某种异常表现,采取不同行动方案或对策会给系统的未来走向造成性质上不同的影响,不得不格外注意,力求把握稍纵即逝的有利时机,避开那些可能导致灾难的触发之机。人体作为复杂巨系统就如此。《内经》在谈到医生候针取气的原则时云:“人有虚实,五虚勿近,五实勿远,至其当发,间不容瞚。”(素问二十五,瞚同瞬)人体系统之复杂性的一种表现,就是人体腧穴循行气血出入之门,也是病邪侵入之门,这里的虚实变化极其微妙,正气去时经脉空疏为逆,正气来时经脉充实为顺。这就是所谓气机,掌握经气往来顺逆之机者,又云:“刺之微在速迟,粗守关,上守机,机之动,不离其空。空中之机,清静而微。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道,扣之不发。”(灵枢第一)基本是
    精、气、神都是系统有机性的凝聚,是能够谈论精气神的系统都是有机系统。中医用这些概念把握人体有机性,的概念,泛有机论。全息性机是环境中稀缺资源的偶然聚会,称为机会。稀缺资源不齐聚乃事物的常态,偏性、偏胜是常态。机的不可控性。机会的出现还可能与系统本身有关。见机而行,暂未见机,则待机而动。他组织可以创造机会。机会难得,易得者非机会。

3

握手

雷人

路过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3 人)

最新评论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毛旗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京ICP备17031636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