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首页 焦点述评 查看内容

陈朝文:关于逐步调整回社会主义方向的建议书(讨论稿)

2015-11-27 21:44| 发布者: 乔峰| 查看: 2650| 评论: 25|原作者: 陈朝文|来自: 投稿

摘要: 关于逐步调整回社会主义方向的建议书(讨论稿)陈朝文习近平总书记的前后两个三十年都不能否定,也不能互相否定的命题,就是说,前后三十年,都是中国建立、发展、成熟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实践探索。社会主义探索就要 ...

关于逐步调整回社会主义方向的建议书(讨论稿)

                          陈朝文

 

习近平总书记的前后两个三十年都不能否定,也不能互相否定的命题,就是说,前后三十年,都是中国建立、发展、成熟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实践探索。

社会主义探索就要特别注意方向性的问题——探索还在不在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基本要求的范围内?摸着石头过河,探索了一段时间后,必须看一看方向还对不对?我和很多同志、人民群众都认认为,探索到现在,已经严重偏离了社会主义的方向,应该调整。

 

第一部分  社会主义方向五大标志

一、逐步彻底消灭剥削的方向

这条标志,就无需更多论证。只有坚持这个方向,才能最终达到没有也不会再出现剥削,实现人们几千年期盼的大同社会。剥削,就是生产资料所有者,无偿占有生产者的部分劳动成果即价值的行为;反之,谁都不能无偿占有生产者的劳动成果即价值,就是消灭了剥削。这里要特别说明,彻底消灭剥削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过程中,剥削残留一时多一点少一点不要紧,只要大方向对就行。因为剥削存在七、八千年了,以此来推断,人类彻底消灭它估计要千年以上的时间,一个国家基本消灭剥削,估计要一两百年以上的时间。

二、逐渐进步到人人平等的方向

人人平等,是人人经济、政治基本权利平等,并不是什么都一样的绝对平等。这是人民群众几千年的期盼,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最终目的。实现人人真正平等就必须消灭阶级。这要经过相当长的一个历史阶段的不懈努力,才能最终实现——是劳动人民,从根本无社会权利到有些社会权利,再到他们自己掌握社会权力当家作主的过程。

三、逐步实现生产、经济完全民主的方向

社会民主管理,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最终目的之一。生产、经济,是人劳动生存、生活的生产、经济,是人生存、生活的根本,所以,社会民主管理,最重要、最根本的,是生产、经济民主管理:所有生产、经济的重大问题,生产劳动者大家民主决定。这也是一个阶段不懈努力的过程——从少数人主宰到职工参与企业管理,再到职工自己民主管理的过程。

四、逐步实现社会政治完全民主的方向

即社会所有特别重大的问题,由人民民主决定;重大问题,由人民代表大会民主决定。这也是一个阶段不懈努力的过程:——从国家官员政治体制到人民有参与社会管理权,再到人民自己民主管理社会的过程。

五、实现生产资料共产制的方向

生产资料共产,就是社会成员共同所有,或者企业职工集体所有。这也是一个阶段不懈努力的过程——从私有制变革到革命国家所有;条件成熟后,再过渡到社会所有;生产归生产者所有,劳动成果即价值谁都不能无偿占有去;生产者拿出自己创造、所有的一部分价值来分配、安排社会方方面面的所需。党领导下的劳动者集体所有制,条件成熟后,过渡到劳动者自己当家作主管理企业的集体所有制。

 

第二部分 摸着石头过河已经严重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一、劳动人民又是受剥削、受压迫、受奴役的雇佣者

社会大部分劳动者都是剥削阶级的雇佣者,成为压在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他们被新三座大山压得喘不过气来,这和资本主义社会差不多,和逐渐彻底消灭剥削的方向完全相反。

二、又是严重贫富两极分化的社会

世界净资产10亿以上美元的超级富豪人数,中国213名,仅次于美国,第二位;吉尼系数,这十多年,都在0474-05,大大超出了世界公认的社会贫富警戒线;几乎又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社会,这和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方向完全相反。

三、又是人民无权的社会

生产、经济上,劳动人民无权;政治上,人代会成了富贵、精英俱乐部,少的可怜的工人、农民只是陪衬。大政方针,精英顶层设计,人民群众没有参与权,甚至提点建议,议论一下,评论一下都不准,或者石沉大海,或者封锁。这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方向完全相反。

四、又是丑恶、丑陋、丑态的社会

这样丑的社会,和旧社会有过之而无不及,和社会主义社会的面貌完全相反。

五、又是危机四伏的社会

群体事件频发;过去闻所未闻的恐怖事件此起彼伏;民族分裂势力猖狂;社会公信力极低;社会矛盾突出、尖锐;恶性犯罪高发;执政党的地位,受到严重威胁,企图颠覆她的领导成为苏共第二的势力有增无减。这根本不是初级社会主义社会的状况。

 

这是以“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论、“猫论”为指导,虚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容,把社会主义变成什么东西都可以装的空筐,鼓励、发展私有资本制经济,社会经济,实际是以私有资本制为主,公有制为补充造成的。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是个伪命题。社会制度与生产力,是有联系但概念、范畴不同的两个东西。社会制度,属于制度、规定的范畴;生产力,属于能力的范畴;生产力的主要构成要素,一是生产工具,二是人们对自然、生产规律的认识,三是生产者的技能水平。社会制度不是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只对人生产积极性、社会经济的平衡、协调性有一定的影响。制度,是规定、约束人与人的关系;生产力,是人和物的关系。生产力分强弱、大小、高低;社会制度不可能这样分,只有合理不合理、合情不合情、科学不科学、好不好之分。

 

第三部分  调整回社会主义方向的方案

如果继续背离社会主义方向,私有资本制完全主宰了社会经济,形成私有资本制的意识、观念、形态后,总有一天,社会政治制度、政治体制也会变成资本主义,那就是社会主义事业被完全颠覆,复辟了资本主义,中国就成了苏联第二。所以,现在必须进行调整。

一、国家鼓励、政策倾斜恢复、发展农村集体所有制

这是六十多年农村所有制变革实践的结论!

六十多年,全国农业所有制变革,主要做了集体所有制和个体私有制的实践探索。

全国有上百上千个坚持了五、六十年的农村集体所有制,规模上,主要是大队即村规模,其次是生产队规模,公社即乡的规模极少。他们实现了真正的共同富裕,人人吃穿住用行、就医、受教育无后顾之忧;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的新农村;把自己社区犯罪减少到很低的水平。从适应生产力水平来说,满足了机械化农业生产力集约化、规模生产、经营的要求,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完全一致。

个体私有制农业村,至今没有成功实现了共同富裕的典型,绝大多数农村,破败凋敝,死气沉沉,是凄凄惨惨地老人加畜力的农业生产力。

几十年正反实践证明,集体所有制,才是中国社会主义农业所有制的正确选择。个体私有制农业,只能是补充。逐步发展、成熟、巩固集体所有制,是社会主义农业的方向。

鉴于集体所有制的人心散了的实际情况,只能采取,国家明确鼓励、政策倾斜支持农村集体所有制的办法,逐步恢复、发展集体所有制。税费征收给予优惠,集体使用的农业机具、化肥、农药等农业工业品,国家给予价格优惠。社会大造舆论环境,大力宣传、报道、描写集体主义思想、精神,好人好事,先进个人,典型事迹。不搞强迫命令。

二、政策上倾斜保护、支持、发展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

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是企业的主人;没有剥削;完成国家上缴任务后,都是企业全体职工的;企业重大问题,职工民主决定;实行按劳分配。没有集体所有制,就没有社会主义。

职工人人差别不大持股的股份合作制企业,也属于集体所有制的性质。

所以,国家对待城镇集体所有制、股份合作制企业,和对待农业集体所有制一样。特别是在私有资本制主宰了社会的今天,更应该保护、支持这种性质的所有制。

社会认真总结、大力宣传,坚持至今的集体所有制、股份合作制企业的宝贵经验,一心为公的先进事迹,形成社会风气、舆论,意识。

三、国家支持悬殊不太大的职工持股企业

因为这种企业,淡化了剥削,抑制了两极分化。华为就是这样的企业,把员工利益与公司长远利益绑定在一起,做到“力出一孔”(聚焦、合力)、“利出一孔”。总裁只有1.4%的股份,华为员工持股会,也叫华为工会,是一个注册社团机构。

四、坚定不移发展、壮大国有经济

生产资料以公有制为主,是宪法的基本规定,是改革的底线,原则,决不能动摇,这是对国家宪法,对社会主义的态度问题。所以,国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社会经济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现阶段,生产资料公有,绝大部分是国有,完全可以说,保证公有制为主就是保证国有为主。国有是存在形式上官有的问题,但总不是私有。根据马列毛国家、政党自行消亡学说,将来它就过渡到社会所有,即完全的共有。

1、按六十多年正反实践得出的结论明确国企体制两大基本原则

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到现在,国企体制实践了六十多年,框架有了基本的结论:

一是党委(支部)领导下的厂长、经理负责制

国企,只有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力量才能搞好;个人的力量、智慧,绝对没有集体领导的力量、智慧大。革命军队都是党委领导下的军事首长负责制;战役一般都是集体讨论决定。厂长经理负责制即马钢宪法,没有有效制约、约束、监督,厂长经理容易忘乎所以,无法无天,以权谋私,公权私用,侵蚀国有财产、利益;集体领导才能有效监督。

二是职工参与的民主管理体制

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群众路线,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路线,基本工作方法,职工是国企的力量源泉,是防止资产、利益流失的主力军。职工代表大会是国企的最高权力机关。企业的所有重大问题,必须得到职工代表大会的认可、通过。

2、采取坚决措施,防止国有资产、利益的流失

一是能正常运转生产经营的国企,国有资产不能以股权转让等途径,出卖给私人,防止国企资产、利益的流失,防止国企稳定社会生活、就业、社会秩序的功能被削弱。

二是资不抵债破产的国企,核定资产量,必须向企业职工公示,接受职工的监督,得到职工代表大会的认可,决不能暗箱操作,贱卖。

三是企业的投资、投资效益评定等,要得到职工代表大会的通过。

3、国家政策倾斜国有国营经济

公共财政预算要增加对事关国民经济安全的国有重点骨干企业的资本性投入;适当将科技创新、新型工业化、节能减排等专项资金向国有企业倾斜;增强国有资本在重要产业领域的控制力、带动力和影响力。政府部门对国企的项目审批、资源利用、政府采购、土地税收、社会保障、市场融资等多方面予以支持。

4、摒弃政策“双轨道”,建立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减免企业税负政策,注册立项简化审批环节政策,地方财政补贴政策,土地划拔政策等,应该以“坚持公有制为主”的基本原则,向国企倾斜,更不能歧视国企。国家即社会对各类企业的管理、调控,如执行税费政策、安全环境保护、产品质量方面和项目审批等方面,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方面,应该一视同仁,不能对国企严格,对其它企业马马虎虎,导致国有企业显得经营机制不活,国有企业要比其他所有制企业至少多支付出相当于工资总额50%以上的成本,成本明显高于其他企业。

5、不能再以私有资本制企业的经济效益来评定国企的效益

这是所有制的性质不同决定的。

⑴国企生产、经营、管理,并不是以赚利润为唯一的目的。⑵国企还有社会效益的任务:他尽可能多地解决人们就业劳动生活的问题;他尽可能关心职工生活,解除职工的一些后顾之忧,把企业办成职工之家;他要为和谐社会,稳定社会做出贡献。⑶国企不会挖空心思减少工人的工资等收入;不会克扣、拖欠、赖掉工人工资等收入。⑷国企不会不管工人死活,卡掉生产安全投入。⑸国企不会藐视国家劳动法,强迫工人,超法定劳动时间,超劳动强度地累死累活地干活,给老板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⑹国企不会千方百计克扣工人的防暑降温费、烤火费等国家规定的职工福利。⑺国企不会不择手段甚至犯法捞好处。

6、国有企业实现的利润,主要用于投资,发展国有经济

这是生产不断发展、扩大的基本要求:利润就是剩余价值,主要用于投资扩大再生产。这些利润归“资本家”国家所有,小部分奖励给国有职工,大部分用于投资。企业提出技术、设备改造、扩大再生产的投资报告;国家根据整个社会技术进步计划,各行各业未来需要的预判,批复企业的投资报告,利润企业投资使用多少,上缴社会集中投资使用多少。

7、动员全国人民讨论、争鸣公有制的一系列理论、实践问题

社会主义事业的国企和集体所有制公有制,是人类社会没有过的新生事物,它的一系列理论、实践问题,例如,它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有哪些特有的内容,它是什么特有的生产方式,它是什么生产关系的生产,它是什么体制的管理,它究竟怎样科学管理,按劳分配究竟是怎么分配,它是什么性质,他的发展方向是什么等等,至今还没有根本解决。

怎么办?大半个世纪的时间了,走精英、专家路线并没有解决。因为这是属于劳动人民的社会制度,只能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来解决。

所以,建议国家设立两个平台组织大家来讨论解决:一是大众化的《公有制讨论》杂志,少登载学究式的文章,主要登载大众开门见山的、直截了当讨论的文章,以理服人,逐渐统一意见。二是国家设立互联网“公有制讨论”平台。这里不讨论要不要以公有制为主,只讨论公有制的制度内容,怎么实践,怎么运转,怎么管理。

六、节制私有资本制经济

节制的理由:⑴二十世纪,中国两位伟人孙中山、毛泽东的共识——节制资本;⑵根本大法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基础以公有制为主,私有资本制只能是补充的地位;⑶公有与私有是此消彼长的关系——私有制占有多了公有制占有就少。以公有制为主又鼓励两者都发展是自相矛盾的,甚至可以说是在敷衍根本大法。

节制资本的主要措施:

⑴取消国家、地方对私有资本制的所有优惠政策;

⑵把私有资本制主要限制在第三产业;

⑶对私有资本制企业违法违规行为从严处理。

七、调整对外开放度

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独立的体系,但万事万物又是互相联系的。所以,世界的国家既有开放性的一面;又有不开放的一面,都是有原则、有底线、有度的开放。

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是否定与被否定,更换与被更换的关系,即互为对抗、破坏的关系。所以,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开放,只能是资金、先进技术、设备等的开放,不是国际资本的开放。这是因为,资本,就是以生产资料私有资本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就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体制,开放引进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体制,就等于引进资本主义力量绞杀了社会主义。

但现在却是对国际资本的开放,对国际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体制的开放,即破坏社会主义的国际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开放,并没有达到先进技术、设备等开放的目的。这就造成社会主义事业岌岌可危。这就严重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方向,甚至可以说,是对社会主义的背叛,出卖。对此,国际资产阶级赞赏不已,资产阶级欢欣鼓舞,声嘶力竭地要保护置社会主义于死地的这样开放;社会主义坚定地回答:必须调整;否则,社会主义就危在旦夕。

调整开放度的主要措施:

⑴不再为了GDP的增加而祈求国际资本来中国投资。因为自己有充足资金投资办厂。

⑵不得引进高危险、高毒害、高污染、高排放、高能耗的外资企业;只引进低能耗、清洁、环保、高科技、高技术的外资企业。

⑶为了服务好国际资本经济,原则上将这种经济集中在经济特区,设在经济特区外的特殊外资企业,由国务院批准;

⑷国家、地方取消所有对国际资本的各种优惠政策;

八、调整成社会宏观计划下的市场经济

两百多年的世界经济史证明,我们几十年又证明,自由市场经济调节,是以贪婪为社会经济的驱动力,纵容贪婪疯狂生产过剩成灾,然后,通过周期性经济危机、衰退,严重浪费、破坏生产力、宝贵物质资料的方式在调节社会生产、经济,是放鬼太多不得不捉鬼的经济调节,是没有一点预见性、预判性,“马后炮”式的弱智的调节。

社会生产力不高,自由市场经济以贪婪为驱动力把生产力发展上去,可以;生产力不高,不会造成生产严重过剩,也可行。但生产力发展到机械化、自动化水平以后,它就会造成社会经济严重过剩,不得不大量破坏、浪费生产力、宝贵的自然资源即物质资料。社会危机四伏,就是自由市场经济造成的。社会就不能继续用自由市场经济来调节了。只有调整成社会宏观计划下的市场经济,才有可能化解危机。

社会宏观计划,主要内容是两个:一是把整个社会经济建设投资,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保证未来社会供需、生产与购买是基本平衡的。国家按这个基本原则管理整个社会的投资。二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商品价格,由国家管理。

 

第四部分  主要措施

一、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

马克思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解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结构、组织,科学推论得出结论:资本主义也是发生发展消亡的一个过程;资本主义发展起来后,造成世界社会问题越来越多,开始进入衰亡过程;取代资本主义只能是社会主义,即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社会主义充分发展后,进入完全共产主义;他通过论证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提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原理、基本原则、基本要求。

毛泽东创造性地解决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夺取国家政权的一系列理论与伟大实践的问题;大胆实践,总结观察,揭示了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规律;他一系列理论与实践,原则上解决了,怎样变革、发展、完善到,没有也不会再出现剥削、阶级,人民完全当家作主社会生产、经济、政治的社会主义。

六十多年的实践证明,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社会主义事业就发展,胜利,前进,以其他的什么理论、观点、思想为指导,社会主义就遭难。

二、按共产党的名称从严整顿党组织

共产党,就是实现社会财产共有的政党,为最终实现社会财产共同占有主义的政党。共产主义,就是以财产共有为根本的一种社会制度。这是需要千年以上时间不懈努力奋斗才能最终实现的宏伟目的;首先是经过一两百年的不懈奋斗,实现生产资料类财产共有。这就是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宗旨、价值。

没有为共产主义奋斗到底的政党,就没有成功的社会主义。所以,必须以共产党的名称为根本的标准来建设、整顿自己组织,思想,是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行动的人组成的共产党,把青睐资本主义制度的人清退出党,把贪婪资本家等富人劝退出党,把崇拜西方的洋奴主义者劝退出党。成为名副其实的为共产而奋斗的政党。

社会所有公有制生产经济、科研、事业单位,社会各级领导干部,只能由坚定不移信仰、践行共产主义的共产党员干部来领导,管理。

三、坚持发展、建设人民民主

这是社会主义的目的、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最终目的,是人民成为社会的主人,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自然就是大家民主地投票决定社会的所有重大问题。完全可以说,社会主义事业就是实现真正民主的伟大事业;为真正民主而奋斗的事业队伍,自然就必须是统一领导下的革命民主的队伍。社会主义事业,是劳动人民翻身解放的事业,是人民力量革命的事业,只有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才能使社会旧貌换新颜,取得成功;所以,社会主义事业必须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基本路线。

现阶段的人民民主建设,一是人民群众,只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就应该享有有充分的言论民主权利;二是社会即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问题,应该充分听取、尊重人民群众的意见;三是,在保证党的领导、社会主义方向的前提下,探索人民群众、党员群众选举产生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制度、办法。

四、按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要求总结六十多年的宝贵经验、教训

实践探索了六十多年,既有成功的经验,又有需要反思的教训,是难得的宝贵财富,应该站在社会主义的立场上,认真总结,成为十分宝贵的社会主义事业经验。

五、坚持阶级斗争

列宁给阶级下了十分准确的定义:“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对生产资料的关系(这种关系大部分是在法律上明文规定了的)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领得自己所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列宁选集》第四卷第10页)

再简略的说,就是因为一些人能无偿地占有另一些人的劳动,才把人分裂成不同的阶级。现代社会,一些人能无偿地占有另一些人的劳动,就是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谁都不能无偿另一些人的劳动,就是社会主义制度。

我们社会的实际形势是:一部分人坚决要一些人能无偿地占有另一些人劳动的资本主义;一部分人反对资本主义,要朝谁都不能无偿占有他人劳动的社会主义方向前进。因而分成两大阶级。这两大阶级围绕这个关键问题的争论,吵架,批判,攻击,甚至破坏,就是活生生的、实实在在的社会阶级斗争。

坚持社会主义,就必须进行阶级斗争——批判、削弱资本主义势力的力量,才能逐渐回归社会主义的方向;如果放弃阶级斗争,和资本主义势力搞什么和谐、包容、共赢,让他们的势力再做大,中国迟早是苏联第二,那时就悔之晚矣。

 

                                           2015/11/24

 

6

握手
2

雷人

路过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8 人)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毛旗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京ICP备17031636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