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从全面认识农业现代化——再谈中国农业何去何从,希望中央重视 “农业现代化”,刚完成土改就提出来了,而且一直在实验,从互助组、合作社到人民公社,再到生产队集体经营,尽管受到了过左、僵化政策的制约,但仍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也为改革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弊端和寻求最佳现代化模式提供了经验和教训,应该说前几十年的探索是很有收获的。 80年代初,全国解散了集体农业组织,到现在30多年了,事实证明农业的经营水平因经营组织的倒退而背离现代化越来越远了,如果除开微耕农机和化肥农药,差不多要返回到刀耕火种时代了!虽然全国还有几十个村在坚持集体经营,虽然有了一些私营的、合作的集约化农业组织实现了现代化大农业,但相对一国农业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全国农业的总体现状是衰败、半荒芜、低效、沃田消失、土质破坏、水利失修、劳力断档,简直就是奄奄一息了!虽然依靠低价进口美国的粮食让人暂时感觉不到中国已经缺粮了,但这决非长久之计,不但中华民族的饭碗越来越被别人控制住了,而且白白让一个最能“生金蛋”的“金母鸡”产业“守活寡”,致使中国的产业残缺,其实这也是上届过多透支了未来、本届不管怎样拼打也止不住经济下滑的主要原因。 什么都该现代化,农业更不能例外,农业现代化早就成了上上下下的共识。这些年,每年的1号文件都是说农业的,从没停止过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说法,看上去上头非常重视农业,可一直都是说说而已,现实则正好相反,农业衰败的步伐还在增速。 今年(2016年),农官仍在力陈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可说来说去,都是要推进农业私有化,要学美国大农业,好像离开这一途就再没有农业现代化的路子可走了。所以,笔者明知小蚂蚁不可能让大列车变轨改道,但还是要指出:必须全面认识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的共性,是土地大块连片,机械化耕种,用集约耕种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让农作物产出效益最大化。当然,单家独户各种三五亩,而且三五亩分散到几十处,每处田土只有一两米到数十米宽不等,就连大平原都有很多地块牛都掉不过头,根本没法实行机耕(农机微型化就是这样被逼出来的),所以政府就极力推行农地流转,资本下乡圈地,以私人资本大量圈地来实现集约化现代农业。可是,这是照搬的美国的私有制市场化大农业呀!而且前几年已有很多失败并丢下了烂摊子的案例了啊!笔者在相关文章中已多次指出过中美国情迥然不同,不能照搬美国的现代化农业,这里就不再罗嗦了。 农业现代化,决不是只有美式农业一种模式。只要是集约化大机耕,都叫农业现代化。但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所有制形式、组织形式和经营形式不同,其后果就迥然相异。 1、所有制形式的区别:A·私人现代化农业,是以追逐眼前利润为唯一目标的,农耕不划算,会把农地作为他用;种什么不种什么只会考虑当年赚钱,不会理会国家宏观供需;农产品滞销时宁肯烂掉也不会用于振救饥荒,必引发周期性危机。B·公有制现代化大农业,就可以实现宏观计化与自由经营相结合,实现盈余调节,保障平稳供给。 2、组织形式的区别:A·私人现代化农业,所有资产要素都是老板的(独资或几人合资),是私营企业组织,一是因大机耕经营,用工很少,必造成很多人找不到工作;二是雇工只能出卖劳力,不能享有资产,必造成两大对立阶级,制造无产阶级,种下社会矛盾。B·公有制现代化大农业,要么全资国营,农民是国企职工,是农业企业的主人公,要么国家投资当大股东,农民以农地入股当个人股东,组成新型股份制农业公司,是股东就有恒产,农民(股东)同样是农业企业的主人公。这样,更有利于资产公有化和人民群众当家作主人,也才有实现公平公正按劳分配的前提。 3、经营形式的区别:A·私人现代化农业,老板只会经营眼前最赚钱的品种和项目,必造成不是过剩就是部分品种奇缺,既不利于保障国内供给,也不能有计划地组织出口,还会引发周期性经济危机。B·公有制现代化大农业,全国所有村级、乡级农业公司都是国家公有的,代表全民的政府是大股东,在品种经营方面,就能够按需求来制定宏观生产计划,能够根据地域和产出不同来调节农副产品加工和深加工,就能视各地的出产资源和人才资源来宏观布局农副产品深加工、地方土特产品生产、轻工产品生产、民俗文化产品生产等等,既满足国内需求,又满足国际需求,在宏观计划和微观自由相结合的集体经济体系下,既能满足物质供应又可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周期危机。 所以,同是现代化大农业,就会“同一膏药,熬炼不同,疗效各异”了。农业现代化是刻不容缓的大政,但必须适应国情,必须长远和可持续,必须惠及所有国民,必须独立自主,决不能照搬别国模式。中国,地形、地理、气候、出产、民俗、农耕文化等等,没一样和美国相同,怎能照搬美国现代化农业呢? 党中央、国务院: 希望你们以民族大义为重,站在中国绝大多数公民的立场上、以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为总目标,穿上便服,去民间多听听民众的内心话,特别是微服私访多看看最贫困的地区和百姓生存状况,多参考民间学者和体制内有良心的专家的主张,仔细调研南街村、刘庄村、崖口村、兴十四村、大寨村、华西村、周家庄公社,再重温重温改革前集体农业,总结利弊得失,抛开所谓“顶层设计”,用辩证法思维,系统地研讨三农出路,制定出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的、属于中国自己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吧! |
微信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