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为什么要把毛岸英送上朝鲜战场? ——澄清政治谣言,恢复历史原貌之一 作者:钢筋水泥 通讯员:王菲 新中国成立前毛泽东的至亲就牺牲了大弟毛泽民、小弟毛泽覃、妻子杨开慧、堂妹毛泽健、侄儿毛楚雄(毛泽覃的儿子),1950年长子毛岸英参加抗美援朝也永远地长眠在异国他乡,毛家可谓是满门忠烈!然而,却有一小撮“公知”“精英”恶毒地攻击毛岸英是为捞取政治资本去朝鲜镀金,以便世袭“帝王”。这个政治谣言在“主流”媒体上肆无忌惮地传播,当权者视而不见,任其流传,恶意玷污人民领袖的声誉,这个政治谣言至今仍蒙骗着很多年青人。 翻开历史,我们看看毛岸英为什么去的朝鲜。 新中国成立才八个月,1950年6月美国就派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公然干涉中国内政。任何人的院角被强盗占去,都不可能对强盗客气。 之后,北朝鲜统一朝鲜半岛的战争爆发,在南朝鲜李承晚的军队几乎被赶进海里时,美国出兵,军事干预朝鲜半岛的统一。美国打着“联合国”的旗号,以“严守雅尔塔协议,恢复朝鲜半岛38分界线”的名义,干涉朝鲜半岛的统一,入侵朝鲜。但是美国侵略者在军事上取得优势顺利向北推进后,并没有止步38线,无视中国政府的多次警告,公然越过38线,杀向鸭绿江,轰炸中国丹东,把战火引向中国东北。 而此时,被外国列强110年抢劫战乱摧残的满目苍夷一穷二白的中国,新政府成立才三百多天,工业,科技,国防百废待兴,一切都在起步阶段,如何应对侵略者的挑衅,中国高层也有较大分歧,对手是刚打赢第二次世界大战,灭了德国日本的头号强国,有现代化的空军,海军支援,有机械化装甲武器,有雄厚的钢铁军工后盾,论武器,中国与之相差好几个等级,而且对手还不是一个美国,而是整个西方资本主义阵营的16国联军。 面对前所未有的军事对决,众多身经百战的元帅级老将军心里没底,态度犹豫。毛泽东清醒地认识到朝鲜对于中国是战略屏障,其作用非常重要,中国历史上来自外敌的侵略,多是以朝鲜为跳板侵入中国东北,历史上,中国政府每一次的软弱退让,无一不是换来列强进一步蚕食中国的野心和欲望,遭受更大的战争灾难。美国已经把战火烧到了中国丹东,其侵略意图一目了然,如果美军站稳朝鲜全境,陈兵鸭绿江边,随时可以挑起战火侵入东北,配合南边的蒋介石反攻大陆,危害人民政权。 这是美国强加给中国人民的,新中国无法躲避的战争。既然看到与美国这一仗无法避免,毛泽东分析了二点: 一、 与其在中国东北打这一仗,不如摆在朝鲜打,因为在中国东北打,即便是打赢了,受战火摧残的也是中国的国土和中国的百姓。 二、 与其受美国干扰新中国建设,等我们的坛坛罐罐建起来再打,不如现在就出手御敌,打完了再建,因为建好后,即便打赢了,坛坛罐罐也打烂了。 新中国的建设需要一个和平的边境环境,但和平从来不是跪拜乞讨所能得到的,晚清政府签卖国条约图什么?不就是图安宁吗,你要白银,给!要土地,割!满足你,总可以不打我了吧,咱们“和平”吧。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12清朝灭亡的72年间,清朝政府同外国政府或外商、国际组织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契约、协约和合约共1175件。割让了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想乞讨“和平”,讨到“和平”了吗?换来的是更多豺狼争相来瓜分中国利益的。就如同某黑讼棍尝到甜头发给其他骗子同行的短信一样“人傻,钱多,快来!” 只有迫使侵略者不敢向你发动战争,才能赢得和平。所以毛泽东力主抗美援朝,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为中国东北争夺一片战略屏障。为新中国赢得一个立足空间。 毛泽东号召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女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在国家民族利益需要捍卫时,毛岸英主动请缨成为第一名志愿军战士。这是毛岸英第二次奔赴战场。恶毒的“精英”说这是镀金,捞政治资本,若是“精英”所臆想的欲接“帝王”之位的政治资本,则这份政治资本必需是:统领三军的战功和威望。 我们知道历史上常有一些需要历练的青年才俊,或是帝王公子,为了具备一些统帅三军的战绩和资本,挂帅出征,而大王多是配以能征善战的猛将和足智多谋的军师辅以左右,把有把握的必胜战绩登载于少帅名下,所建奇功皆归于少帅指挥有方,用人得当。为其脸面贴金,班师增威,以取“镀金”之效。 那么,我们就很好奇地要问一下,毛岸英是志愿军的那一级将帅?手下配有几员猛将?哪位军师为毛岸英出谋划策以便毛岸英建功立业?此时“精英”便哑巴了,因为毛岸英只是一名普通的志愿军参谋,与军事指挥没有关系,他的工作只是翻译,没有人为他的工作增光添彩,相反,毛岸英做的工作是为上级服务,根据首长的需要翻译资料。这是镀金?捞取政治资本?“精英”能否告诉我们哪朝哪代,或哪地哪国取得战争胜利后,会昭告天下,这归功军中文书的英明统帅?即便是皇上如此颁奖,这是给这个文书脸上贴金,还是让天下人笑话他?有如此捞取政治资本的政治家?也只有自喻为“精英”的蠢货才编得出如此白痴的政治笑话。令人悲哀的是,还有人信。 从“精英”镀金臆想的条件来看,只有战争胜利,才好给镀金者脸上增光,若战败了,何来光彩做为政治资本?以1950年中国的军事装备和国防工业现状,谁能保证对世界头号军事霸主美国纠集的16国军事集团这一战,一定能赢得胜利?如果打输了,毛泽东把毛岸英送去“镀金”岂不是自寻羞辱?可怜的“精英”还不敢称自己比毛泽东更有能力更有智慧吧,你这样的蠢货都不会选这种方式做为你们的镀金方案,你说毛泽东会用这种方式给需要的人“镀金”? 当然,如果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了胜利,毛岸英是否会获得政治荣誉呢,毫无疑问,他也会同千千万万志愿军战士一样,拥有一份志愿军战士的光荣,这是他应得的,也是人民必须给予他的光荣。这份光荣远不足以做为叱咤风云震慑群雄的“政治资本”,接位大统。但足以成为一名受人尊敬的共产党人。如果一定要把这算“政治资本”的话,这确是每个共产党人都应该赢得的“政治资本”,没有这样的“政治资本”,对一个共产党人来说是羞愧和耻辱。 话又说回来,如果毛泽东真有帝王之心,希望毛岸英能获取政治资本控制军权接掌大位的话,是不是有机会为毛岸英安排呢?当然有!而且大把的机会。毛岸英1946年从苏联回国的时候本来就是军人,而且在苏联期间,毛岸英既学习了军政学校和军事学院的理论,又参加了苏联卫国战争,曾冒着枪林弹雨与德军面对面浴血奋战,转战欧洲战场冲锋在前,立有战功,成长为年青的红军指挥员。二战胜利后,毛岸英受到了斯大林接见嘉奖,享受斯大林赠送手枪的殊荣。他本来就已通过自己努力,赢得了有许多同龄人所没有的政治资本,回国之后继续在军队里领兵打仗是顺理成章的,当时东北四野急需人才,为解燃眉之急山东抽调了几万党员骨干紧急北上,为四野的扩编队伍补充干部,很多班、排基层干部成为连、营指挥员。此时毛泽东只要把毛岸英送到四野,这样一位既有军事理论又有实战经验的红军连指导员,林彪必会量才举用,在师团职干部急缺的扩军期,毛岸英的到来无疑是雪中送炭。把毛岸英放在营团岗位上发挥作用,从辽沈战役到平津战役,从渡江战役到解放海南岛,恢弘气势,以四野迅速壮大的部队规模和卓越战绩,毛岸英有足够的成绩给自己“镀金”,可以十分自然地师长,军长,甚至兵团级地往上提拔,来获得“政治资本”,这是最好的镀金机会,风险最小的镀金方案,因为战神林彪指挥的四野,几近是百战百胜的,而在转入战略反攻之后,功勋章几乎是没有悬念的。如此大好的“镀金”机会,几乎可以轻松获得的“政治资本”的好事,普通人都能看到,比我们普通人睿智得多的毛泽东难道看不到? 毛泽东放着这么好的给长子“镀金”的机会不用,他要毛岸英做什么呢?他要毛岸英去当农民!向农民学习,补上劳动课。于是在最容易获得政治资本的时候,毛岸英却脱下军装,扛起锄头,当农民,搞土改。做一个没有英雄功勋资本炫耀的默默劳动者。面对丰硕的新中国政治成果,巨大的解放战争军事功绩,毛岸英无缘分得战役荣誉,这在所谓的“精英”看来,毛泽东无疑是耽误儿子的“前途”。 然而,在面对世界头号军事霸主美国纠集16国军事集团的强敌,战争结果很难预料之时,毛泽东却把毛岸英以一个普通志愿军战士的身份,送到了彭德怀的麾下。 志愿军没有空军掩护的条件,赴朝作战,所有的将士都冒着敌军空袭的威胁,艰苦战斗,没有前方后方之分。在武器装备的巨大悬殊之下,志愿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把美军从鸭绿江边赶到了三八线以南,为中国赢得了战略屏障。同时志愿军付出了很大牺牲,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也献出了28岁的年青生命,在志愿军请示把遗骨运回祖国时,毛泽东强忍丧子之痛,婉言地谢绝了:“打仗总是要死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已经献出了那么多指战员的生命,他们的牺牲是光荣的。岸英是一个普通战士,不要因为是我的儿子,就当成一件大事。”青山处处埋忠骨,毛岸英就永远地留在了异国他乡。 许多善良的人也许要问,抗美援朝毛泽东为什么一定要让自己的儿子上前线? 1951年3月,毛泽东的老朋友周世钊也向他问及此事,毛泽东说:“当然你说如果我不派他去朝鲜战场上,他就不会牺牲,这是可能的,也是不错的。但是你想一想,我是极主张派兵出国的,因为这是一场保家卫国的战争。我的这个动议,在中央政治局的会上,最后得到了党中央的赞同,作出了抗美援朝的决定……要作战,我要有人,派谁去呢?我作为党中央的主席,作为一个领导人,自己有儿子,不派他去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又派谁的儿子去呢?人心都是肉长的,不管是谁,疼爱儿子的心都是一样。如果我不派我的儿子去,而别人又人人都像我一样,自己有儿子也不派他去上战场,先派别人的儿子去上前线打仗,这还算是什么领导人呢?” 这就是毛泽东——我们的人民领袖!处处以身作则,模范带头,把国家的利益,民族的利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上行下效,带领共产党为人民服务。
|